APP下载

90后“铁裁缝”陈士恩:从技校生到首席技能专家

2022-05-30张建

风流一代·青春 2022年8期
关键词:底壳中车机车

张建

陈士恩一天的工作是在持续的“呼叫”中开始的,“陈工,帮忙看下图纸。”“陈工,矫正出问题了。”……确认物料、看图纸、处理问题,他就像生产线上的“医生”,随时解决各类“疑难杂症”。

他是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中车)机车制造中心部件班班长。工作十多年,凭借过硬的技术,他从一名普通的技校毕业生成长为“技术大拿”,荣誉累累——全国技术能手、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技术能手、江苏省企业首席技师、常州市十大杰出青年、中车首席技能专家……

古人说“三十而立”, 在三十岁出头的年纪,陈士恩的人生已经稳稳地“立”了起来。

干一行,爱一行

陈士恩的老家在湖北武汉农村,初中毕业后,因成绩不理想,他就跟叔叔学做服装生意,准备闯荡社会。但是,亲戚劝他去技校学一门手艺。征求家人的意见后,他进入湖北荆州的一所技校学钳工。

学技术,陈士恩认为自己有优势。爷爷和爸爸经常跟机器打交道,如榨油机、碾米机,有时候出故障,得动手拆开修理。

他从小见惯这些场景,看得多了,也喜欢敲敲打打。在技校,这份见识被放大,他成了学校里拔尖的学生。毕业前,学校集中培训包括陈士恩在内的50多名表现优异的学生,争取让他们进入富士康工作。

意外却不期而至。

2008年,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影响到方方面面,陈士恩和同学们进入富士康的机会没了。

2009年春节期间,技校的老师给陈士恩打电话,告诉他中车招聘的事,询问他的意向。爸妈跟陈士恩说:“去吧,江苏是经济发达的省份。”第二天,他赶回学校,办完毕业手续,当天晚上就和之前集训的50多名同学坐上了去常州的大巴车。

自此,陈士恩在中车迎来技能立身的精彩人生。

中车主要从事铁路客、货运内燃机车的研发、制造和维修,业务涉及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城轨车辆、工程机械等轨道交通装备多个领域。

陈士恩的岗位是冷作工。

冷作工又称铆工,俗称“铁裁缝”,即通过识图、备料、划线组装、矫正等流程把各种型材、板材按照图纸和技术要求做成产品,陈士恩介绍:“就像做板凳,其他工序把做板凳所需的材料、型材等都准备好了,冷作工负责组装出一个合格的板凳。”

陈士恩说,冷作工的难点有两个,一个是识图,一个是矫正。识图就是根据图纸要求作业,是精细活,而矫正才是最考验人的工序。板材或工件经焊接出现变形后,冷作工要依据火焰温度、板材弯曲程度等因素找到变形的原因,找准矫正位置进行矫正。若没有扎实的功底,这一步很容易出纰漏。

而且,中车的冷作工做出的许多部件都用于内燃机车的关键部位,“铁裁缝”要在“毫厘”之间下功夫,容不得半点马虎。

陌生的环境,全新的工种,陈士恩面前摆着一堆难题。

不过,他很快调整好情绪:不要考虑太多,先学习,把手艺学会,把工作搞好。

下班后,陈士恩不打游戏,不逛街,晚上自己加班学习与工作相关的理论知识,没有书就借,后来在网上一套一套地买来自学。

做技术工作的“新手”,一般都有师傅传帮带。陈士恩跟在师傅身边,师傅传授的实操技能,他很快就能掌握。

等他上手“做活”了,师傅鼓励他放开手脚,哪些地方做得不对,师傅会及时纠正。踏实、肯干、会钻研,陈士恩博得师傅的好感,师傅将工作经验和心得倾囊相授。理论搞懂了,动手能力越来越强,陈士恩找到窍门了。不到 3 个月,他就“出师”了。

其实,一入职,陈士恩就展现出过人的长处。

刚入职的几个月,他每天跟着师傅对机车油底壳焊接变形处进行程序化调修。油底壳是机车的重要部件,工艺要求很严格。

陈士恩观察到,一些材料本身不平整,经过焊接等工序后却自然恢复了平直,省了调修这道工序。他就想,可不可以人为地制造“不平整”,让材料焊接完后正好达到平直的要求呢?据此,他提出建议——将油底壳的边框预先垫成圆弧形。在师傅们的鼓励下,他大胆试验,最终获得成功。

做一行,精一行

工作正常向前推进,生活似乎波澜不惊。工作一年多,陈士恩遇到了一個学本事的契机。

当时,一辆机车的油底壳焊接结束后发生变形,矫正难度很大,技术人员一直没调整好,“一个工件,调整两三次还调不好,就不敢再轻易弄了,用老师傅的话说叫‘僵了。因为用火多了,材料没有多少收缩量了,不敢再调了。” 陈士恩说,有的工件,无论怎么处理,焊接结束都会变形。矫正并不是出问题,而是特定的产品必须要经过的工序。矫正工作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矫正,另一个是预防变形的矫正,后者技术要求更高。

当天晚上,中车另一位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被请过来帮忙。第一次,没调好。然后,工人把工件翻身,继续调整。矫正时需要用水降温,“新兵”陈士恩就一直打水、浇水,一个多小时后,终于矫正到位。

那一次,陈士恩看出门道了,“矫正工作是冷作工的‘精华所在,得把这门手艺学会。”

他拜入中车退休的、经验丰富的老师傅门下,既学矫正,也学预防变形矫正。他平时就爱动脑筋,老师傅也愿意教他。后来,类似的矫正难题又出现过,陈士恩冷静地拿起烘枪,顺利解决问题。

在此基础上,他还进行技术改良,使得矫正过程中火焰更集中、热量更小。

“我们的工作,遇到特定的产品,遇到特定的问题,才能学到知识。”陈士恩说,工作中不可能经常出现问题,但是,一年之中如果出现一次问题,能把问题解决,就能挽回经济损失。

21岁,陈士恩就成了冷作工高级技师。以此为起点,他开始不断进阶。

冷作工的工作跟焊接有相通之处,为此,陈士恩跟中车的焊接大师张忠学习焊接技术,仅用四个月,就拿到了焊工中级技能鉴定证书,之后又拿到高级证书。后来,他又拜钳工大师袁志刚为师,重新学习钳工知识,成绩也不俗。

大师们悉心指导,自己勤学苦练,陈士恩掌握了冷作工、焊接、钳工等多项技能。

他在技能比赛中崭露头角、攻克HXN5新造机车油底壳焊接反变形工装制作、完成“GE机车油底壳焊接变形项目攻关”“国铁车油底壳调修改进”等多个创新项目、发表多篇专业论文。

其创新工艺“反向调修和线状加热配合调修”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且一次矫正合格率达到98% 以上。由此,陈士恩总结归纳了“油底壳调修法”“箱形件结构预防变形与矫正”“阿根廷机车端部头部组焊质量控制”等操作法及《机车总风缸、空心轴总组装》等操作要领指导书,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

28岁,陈士恩当上部件班班长。在班组里,他年龄最小,班组遇到不好解决的问题,他三下两下“手到病除”。

现在,他大部分的精力用来抓管理,如物料异常、产品异常等,都得管。“一天不知道得解决多少问题,比以前自己干活还要累。”他感慨道。

经常有工人找他“取经”,不管是实操技能还是技能考试,他总是知无不言。

很多人跟他说:陈士恩,你的技术已经到顶峰了,没什么可学的了。

陈士恩没打算“躺平”:“我们这一行,懂的多,工作就好做;知道的少,站在那里就跟傻子一样,这也不会,那也不会。”

他还想在其他领域继续提升技能。

况且,他还有新目标。

他拜过的师傅、焊接大师张忠,曾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劳模两项“国字头”荣誉,是他尊敬的榜样。这两项荣誉可不是随便就能评上的,陈士恩说:“得自己努力,不然目标遥不可及。”

猜你喜欢

底壳中车机车
大连机车
中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中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中车金融租赁有限公司
重载机车牵引计算仿真系统开发及其应用
中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焊接油底壳开裂问题研究及优化设计
滑块反顶机构在薄壁铝合金油底壳压铸成型中的应用
基于CTC3.0系统机车摘挂功能的实现
一种机车联接箱工艺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