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身在他乡的奋斗与成长

2022-05-30闫佳麦延

羽毛球 2022年8期
关键词:队员比赛

闫佳 麦延

2022新赛季,中国羽毛球隊开启了一程海外远航。为了参赛,为了积分,为了回归赛道,全员将士自3月起就进入了“海漂”状态。他们以泰国清迈为原点,往返于比赛各地。对国羽来说,比赛才是正义,此前两年间闷头在国内集训的他们,急需一站又一站的比赛来进行检验和改进。曾经是连轴转的密集赛程,如今则需要加上“更”字,但是“珍惜每一场、每一球”的信念,让他们在自我调节中积极成长。

赛季还在继续,归期依然未定,异国他乡的海漂生活,让他们与家的联系更为紧密。本期,我们采访了依然在紧锣密鼓备战中的大家,听听他们对海外生活的感言,也真心希望他们早日归来。

夏煊泽:海外训练,需要克服的困难更多

转眼在国外训练比赛已经快半年时间了,半年来,队伍经历了许多困难考验,也基本达到了当初我们确定的多拿积分、世界排名向前靠的目标。目前,我们已经回到了清迈的海外训练基地,要充分利用世锦赛前的这一个月时间,做好世锦赛的备战工作。

前段时间,队伍连续参加了五站东南亚比赛,队员们都很疲劳。因此,接下来的这一个月备战时间,我们首要的任务是让队员们调整恢复,加强体能储备。同时,我们还要对这几站比赛进行认真的总结。总结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查找出问题所在,并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及时加以弥补。

就之前五站比赛的整体表现而言,我们的男单和女单可以说有进步亦有起伏。像女单,我们有四人可以参加今年的世锦赛。这四人中,陈雨菲、王祉怡的表现相对比较稳定,何冰娇近期的起伏较大,韩悦则有明显提升。而男单,在汤杯失利后,我们认真总结了得与失,进一步明确了以我为主、以快为主、以攻为主的指导思想。在之前的几站比赛中,大家也可以看出,陆光祖、赵俊鹏、李诗沣等队员的进攻多了,说明他们在比赛中都有意识地在贯彻我们的指导思想。但是,他们虽然有了攻的意识,但手段还略显单一,在比赛中技战术的合理运用还不太成熟。总体而言,单打目前需要重点解决的就是提升队员阅读比赛的能力。再有就是在风大的球馆里比赛,我们的队员对于风向的把控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在国外训练和比赛了半年时间,每天只能通过视频与家人联系,尤其家里遇到什么事情也无法提供切实的帮助,大家的心里多多少少都有点不踏实。另外,在海外训练,各方面的条件肯定不能与国内相比,我们需要克服更多的困难。但世锦赛是我们今年非常重视的一项大赛,我们肯定会全力以赴去争取最好的成绩。接下来的一个月,我们要把备战工作做细做实。

乔斌:新教练、新课程

我是4月底亚锦赛时才出国和大家汇合的。短短三个月,却感觉过得很快。以前很多运动员转型当教练员,都是先带队一段时间,再通过一些低级别的比赛和小队员磨合。但对于我来说,当教练是在特殊的疫情环境下,一出来带队员参赛更是直接到高级别比赛,相当于运动员训练直接上量,我也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

连续几站比赛下来,多少会感觉有点累,毕竟教练要看整个组的队员。500赛时,我们最多有六名队员能打上,那就要跟六个人分别研究各自的对手,做好各自的战术布置。前两轮比赛都是从一早就开始,一直打到晚上,队员们都分布在不同的时间段,所以有时我还得下场陪他们热身。带队比赛真的不容易,队员只要打好自己的比赛就行,我们教练则要和每一位队员合作,军导和夏导更是要看完整个队的全部比赛,大家都很不容易。

这几站比赛,我印象最深的是马来西亚的半决赛,陆光祖1比2输给了最后的冠军瓦多约。我觉得阿祖每一场都很努力、很拼,但总是有点不够释放,但在这场比赛里,我觉得他全情释放出了。

出来了一段时间,新手爸爸特别想念儿子,也想念妻子。最近,儿子会在视频里喊爸爸了,这让我很欣慰,也很开心,感觉人一下子就不疲倦了。

清迈这边和我想象的不同,我总以为东南亚会很热很热,但到了这里我感觉只是比较闷,紫外线强,只要不在太阳下就挺凉快的,似乎还没有国内热呢。训练之余,我每天都会跑跑步,保持一定的训练量。退役几年了,我暂时还有一颗时刻保持身材的决心,至于能保持多久,我只能说尽我所能啦!

陶嘉明:推波助澜,齐力合作

从3月初就开始了海外征战,这几个月过得很快也很充实。从欧洲到韩国再到东南亚,比赛衔接得很紧凑,穿插的训练时间也要利用好。所以回想起来,这半年我认为是过得很快的,既要在比赛中检验,又要总结新问题,还要有突破。

女双组有四对组合参赛,总体来说打得还不错。我和姜京珍教练都会分配好在比赛中如何盯队员,包括赛后进行总结、看录像布置战术。以前没有连续打过五站比赛,包括去年苏杯和汤尤杯三大团体赛连在一起,这也让我们在拿完冠军后或是由喜悦重新开始,或是打得不好后要如何为队员进行疏导,这之间确实都需要不同的方法,也是我们要认真研究思考的课题。

在清迈集训这么长时间,我已经适应了这边的环境。基地里很原生态,鸟类、知了都很多,每天见都习惯了,连见到蜥蜴还有大壁虎也习以为常了。而且,这里一直是高温天气,时间一长也就不足为道了。

平时,一个人在房间时还是很想家的,有时间就会打视频电话联系,多和家人还有孩子沟通。在外时间久了,吃的方面还好,欧洲和东南亚的中餐水平都不错。一般会比较想吃川菜,喜欢吃辣一点的重口味。

杨明:习惯快节奏 ,学会去放松

时间确实过得很快,现在已经习惯了这种一边比赛一边训练的生活节奏。3月到4月从欧洲到韩国这段时间相对会觉得有些漫长,因为疫情影响会有些焦虑,到了东南亚这几站比赛就好多了。

比赛期间,都是和从前很接近的固定流程。作为教练既要盯比赛,还要与队员沟通好,所以肯定要调整好精神状态。休息时,我就喝喝茶、听听音乐、吃些美食,以此调剂一下。

人在异国他乡,想家是肯定的,所以晚上和家人视频是必须做的事情。平时,我是个什么都能吃、没有忌口的人,这次在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都吃到了一些国内的美食。当然,我最想吃的还是广西的米粉。而且,来东南亚比赛,这里的气候和生活气息跟我们广西差不多。再有我从小就习惯了南宁的温度,还不怕晒,所以在清迈还挺享受的。去训练馆时我都不坐车,因为走路过去出点汗很舒服。

陈其遒:知己知彼,无惧无畏

我是1月1日回到国家队男双组、重新和昔日的队员们一起并肩作战的,我觉得这段时间过得非常充实,也非常有意义。从成都集训的点滴积累,到后面一系列的比赛经历,都很好地反映了我们男双组的一个奋斗历程。

时间过得很快,一天又一天,一周又一周,而且有一份对比赛的期待,以便检验训练成果,发现问题再去解决问题。这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有所期盼,所以我给这一阶段定義为“爬坡阶段”。现在,我们的目标非常清晰,所有男双新组合都要尽可能地多挣积分,提升世界排名,争取一切可能的比赛机会,这样到年底就可以不受积分的限制报名参加高级别比赛,明年就可以参与到奥运积分的竞争行列中,追逐我们的奥运梦想。

其实比赛只是一个竞技过程,更多的工作在平时。平时训练,我和队员之间的交流沟通会比较多。我会告诉队员知己知彼,首先要做到了解自己,专注于自己的打法特点以及心态的调整。到了正式比赛的时候,我就放心让队员们自我发挥,只告诉他们我看到的、我感受到的,让队员们学会在场上独立作战,应对千变万化!我一般会观察对手,看看录像,给队员们做一些分析和准备,比赛中关注队员们的发挥。

我早就习惯了这种生活,不会觉得特别疲劳,何况队员们还会带给我胜利的喜悦呢!从去年10月15日离开家,到现在已经有9个多月了。这几个月一直在国外训练比赛,每天和家人通话、发微信,互相问候,尤其和女儿视频是必修课。在此也要感谢夫人的理解和支持!她独自在家带着女儿不容易。

在外征战,我对吃的要求不算很高,方便快捷就好,一般在食堂吃,粉面、小吃就可以很满足,偶尔才出去改善一下伙食,吃吃火锅、烤肉等。在海外可以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中国的火锅都可以吃得到。很有意思的是,一位泰国华侨接触我时,说我长得像泰南人(泰国南部本地土著)。起初,刚来到清迈基地时,对基地里的壁虎等小动物不太适应,现在已经完全习惯了。我对东南亚的气候、食物、环境等是完全适应的,另外,这边水果真的很不错!

陆光祖:月是故乡明,太阳晒不黑

眨眼间,出来已经快半年了,时间过得真快,眼看就是世锦赛了。

最近东南亚的一系列比赛结束了,我觉得自己发挥得比较正常。虽然没有进入决赛,但我更注重过程,每一场比赛我都竭尽全力争取胜利。通过这一阶段的比赛,我更加明确了之后的训练方向。可喜的是,五站比赛下来,我觉得自己的体能保持得很好,这算是一个收获。

出国比赛,我们无论到哪个国家,都是主要吃中餐。现如今,也确实每个国家都是遍地中餐,真的太棒了。不管是当天比赛结束还是平时在清迈训练的休息日,我都喜欢奖励自己吃顿好的,没什么比吃好吃的来得痛快了。吃着吃着,我就想念起家乡徐州的烧烤了,贼香!

在外比赛和训练,阳光没有让我更黑,因为我本来就黑。黑不黑没区别,但还是家里的太阳晒着舒服,这跟家乡的月亮更加圆是一个道理吗?家对于我来说其实就意味着放假,虽然偶尔想放松,但责任在肩上,还得继续努力。

赵俊鹏:快慢总有时,想念爸和妈

在国内的时候,我就很喜欢在休息时选择一种慢节奏的放松方式。可能就是找一个咖啡厅,喝喝咖啡,吃点甜点,坐一下午。现在,每周一休息时,我也都喜欢这样的放松方式。在清迈,水果很多,也是一种甜品。

这半年去了好多国家比赛,边比赛、边移动、边训练,这样的感觉很久没有尝试过了,这也让时间流逝得更快!如果在泰国训练,可能时间会慢一点,但一出去比赛,时间就好像快进了一样。匆忙之中,想念家里的一切。每周都会和爸妈视频,聊聊比赛,聊聊训练,就会特别想他们。随之而来的就是馋妈妈做的藜蒿炒腊肉和啤酒鸭,等我回国了,我一定要马上吃一顿湘菜或川菜,要是有妈妈做的江西菜,就更好了!

李诗沣:经历最宝贵,英语待提高

跟着队伍一路在外也快半年了,从前总是盼着赶紧到成年赛场比比看,经过漫长的等待,总算有了这份宝贵的体验。

通过这几个月以来的比赛,我确实学习到了很多东西,不管是赛练结合的节奏,还是在外生活的一些技能。说起来,时间过得真的挺快的,记得年初时自己对状态很没把握,因为伤病恢复需要时间。但近来比赛的感觉有所提升,至于惊喜,还谈不上吧。现在,我知道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要在磨炼中向优秀的运动员学习。

在之前五站的比赛中,我认为难点还是自己这一关。如何面对每天的训练,面对每一场比赛、每一个球,都是由自己决定,所以希望自己还是把握好之后每一天的训练,包括后面每一场比赛都尽可能不要留下遗憾。

青年赛时可能出国时间就一两个月,现在算是基本跟着比赛辗转了。在国外,因为英语不好,平时最多是逛下超市,理理头发。和爸妈联系的频率大约是一周一两次,还行,想家的情绪还能坚持。由于我吃不了辣椒,所以,回国后还是想吃北京烤鸭、拉面啦。

翁泓阳:既要紧张,也不能急

出来四个月,比赛打得好的时候,觉得时间很快,因为挺享受比赛过程,但打得不好时,就会感觉很煎熬和漫长。最近比赛打得都不太好,确实和刚出来时的表现有差距,我觉得主要是思想和心态出现了问题。

这倒不是因为输球被质疑,我一向不会被外界的评论影响。最近主要是比赛心态没有调整好,想赢怕输的想法多了,总是容易着急加速进攻,忽略了战术和合适的限制手段。一旦对方适应了我的进攻和打法,那就会因为无法得分而更加著急,陷入不好的循环。为此,最近要带着紧迫感和比赛的紧张感投入到训练中,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

训练之余,我喜欢给自己奖励点好吃的,比如奖励一杯奶茶。我特别想念国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尤其是妈妈做的牛肉汤。

陈雨菲:新的赛季稳定前行

这半年时间已经打了十站比赛,说起来,确实有慢慢找回一些2019年时的感觉。像东南亚的四站比赛,其实每一场都会有一些疲劳感,但在局面不同的情况下如何去调动自己,这确实对我是个难题。

说起来,这几站的抽签也让人很费解。我们每一站几乎一模一样,如果是打不一样的对手,可能还会调动得更好一点。比赛期间,最让我感觉放松的时候,就是所有事情结束后往床上一躺的那一刻,那简直是回到了天堂。

在清迈,队里会安排一些活动让大家放松一下,我甚至去骑过马了。不过,可能是我比较懒,休息日我更愿意待在房间。还有,前几天我和雅琼姐配对,和小冯还有小林来了一场混双,场面可以说是极为惨烈。本来打双打我这种单打慢节奏就比较被动,然后对面的小冯身高像巨人一样,接发的时候真的是吓人。偶尔和别的组一起练练,还是挺有新鲜感的。

接下来这段时间就要备战世锦赛了,要认真对待每一堂课。

韩悦:逐步适应,渐入佳境

这几个月感觉过得不快也不慢,但是经过比赛的打磨,如今我更能明白上场该如何打球了。没有比赛的时候,就和国内的感觉差不多,心态上如果出现一些起伏,会做一些和羽毛球无关的事情,分散一下注意力。

近来在清迈我们回归到一周六练、周一休息的节奏,所以休息日我会选择躺着或是去按摩。至于乡愁,全凭跟家里人联系来消解,每天都会问候一下。

王祉怡:走出黑暗,面对挑战

征战6个月以来,我现在的感觉就是大开大合、大起大落。每当场上有一定突破,相伴着就会马上坠入一个谷底。在经历了团体赛三单失利后,我的意志低落了很长时间,即使是要求自己必须马上面对、走出来,可心态持续在一种应激保护的状态中,体验了人生经历中黑暗且消沉的一面。不过,我还是想感谢教练和队友们的鼓励与开导,他们对我说,不要因为一场球就失去信心。

和队友们比起来,我的经验算是比较少的,所以比赛是全勤参加。在此前连续五站比赛中,我从印尼站开始逐步有所改观,在场上精力不会忽然间就散掉,渐渐找到了以前的专注和比赛感觉。接下来就是以训练为主了,还是要踏实面对好每一堂课、每一个球。

郭新娃:想家,亦想赢

我对吃的其实没有太大要求,能吃饱就行,但我还是很想念我家的锦州烧烤,这是独一份的味蕾。上一站在新加坡尝到了类似国内北方的烧烤,作为一个不太专业的“烧烤专家”,我又想家啦!现在和家人联系没有在国内的时候多,因为比赛和训练中时间和精力顾不上,但是依然无阻每天都很想回家呀。倒不是在国外不习惯,而是自从疫情以来,我们就没怎么回家,所以一直都挺想的。

出来三个多月了,一直在比赛,也忘了时间过得快。我们的运气确实很差,有一半的比赛都是第一轮碰到自己人,心态上确实有点小崩溃,但也没办法,只能当是锻炼了!

接下来,我们有世锦赛的任务,而殊贤又是唯一兼项的球员,我们这个月要争取多配合,争取在世锦赛多突破。两对前辈很优秀,作为晚辈,我们也很想用胜利证明自己。从我这边来说,要增强自己的能力,努力减轻殊贤在场上的压力和消耗,这也是在为姐姐(郑雨)备战。

刘雨辰:搭档很积极 ,曙光已微露

这半年的努力终于有了金牌入账,算是对自己和搭档的一次肯定。不过,现在的排名还是比较低。

我们已经过了最黑暗的阶段,基本不会因为积分而让参赛受到影响。只是继去年无缘世锦赛后,今年依旧参加不了,但在心态方面比起上一次已经有所进步,知道遇到困难、遇到问题先扛着,顶顶就过去了。

跟搭档欧哥合作很开心,他一直都比较积极,偶尔会想得比较多,遇到困难找不出方法时会泄气。但双打是两个人的事情,遇到状况,就要两人一起商量解决。

至于在东南亚适不适应的问题,我一个北方孩子真的会觉着这里太热了。加之我本來就胖,还爱出汗,是不是有种火上浇油的即视感。而且比赛期间洗衣服也是一个问题,如果有洗衣店,还能少了这一环节,如果没有那么,每天是至少要洗8件的节奏,回到清迈训练,一天换10件球衣也是常事。

我基本每天都要和家里人视频,一般都是爸妈催着我赶紧拨。接下来我们要针对东南亚五站的分析,加强自己的同时提高与欧哥的配合衔接水平,后面的日本公开赛要当一个大赛来对待,以此检验训练的实效性。

欧烜屹:学会沟通,学会调整

这几个月我感觉过得很快也很充实。最初一直在兼项,前几场感觉还没有什么问题,打到后面对手越来越强,强度也比较大,尤其到了决赛,就会出现体力问题,精力和专注度也有所下降。

通过近几站比赛,我觉着自己最大的难点在于不能够一直保持很好的状态,场上发挥不太稳定。当然,现在遇到困难时我已经学着让自己先冷静,跟搭档沟通,把心里的不顺说出来,再进行调整。

东南亚是真的热,我基本就喜欢待在房间里。入乡随俗的是,出门会穿人字拖。家里会把大家一起吃饭的大合照发我看,基本上每天都会跟家里视频一会儿,这是必须的。

王昶:赢得开心,吃得就开心

出来两个月,我们打了四站500赛,时间还挺快的。每天打完就准备下一天的比赛,而我们这几站还打得不错,有下一场的日子还挺多的。第一站是磨合,到第二站冲出了一点成绩,后面两站受伤病影响打得比较累,状态下降,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记忆。

众所周知,我是吃不胖的男孩子,所以别提我得有多开心了。这里有我喜欢的海鲜,有咖喱蟹,有生腌系列;有好多水果,我喜欢山竹,还有榴莲(我能吃,但不主动吃),我喜欢的蓝莓在这儿却一般般。出去比赛也是,每天最放松和最开心的就是赢了球、打得好了,可以考虑奖励自己吃点好吃的。有的吃就特别心满意足,迎接每一个下一场。

虽然没有世锦赛任务,但我们报了日本公开赛,最近要先恢复身体,再根据这四站的情况来做针对性的备战。这几站碰了不少印尼组合,他们对有风向、球速快的比赛更稳定,但他们的中前半场并没有那么难以突破。我们也有这样的技术和实力,只是尚需完善,我们要好好努力!

梁伟铿:正年轻,需提升

虽然我和王昶是最后一批出来的,还不到3个月,仍处在比较新鲜和有冲劲的阶段。但因为一出来就参加了四站比赛,所以感觉时间还是过得很快的。比赛的时候时间过得比较快,每天的安排也特别满:早上起来练力量,吃完饭睡个午觉,边睡还要边留意比赛进度,睡觉也要算时间的。

要说慢的话,在清迈训练时就比较慢。对了,还有每天比完赛也是过得比较慢。其他人可能赢球了就想休息,但我更想趁着自己状态好快点打下一场,所以一直到第二天比赛前都会觉得比较漫长。

我每晚都会和家里视频半个小时,家里人总会说他们今天干什么了,吃什么了,可太让我馋了。国外大部分中餐都偏辣,很少粤菜,所以我特别想念粤菜,想喝早茶、吃宵夜!

我们期待下一站比赛能打上日本公开赛,还有之后的比赛。最近这段时间,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球路和战术的学习与落实。我们还年轻,体能和力量都还比较有保证,有冲击力,问题主要是有些出球不太合理,配合也还有漏洞。所以,接下来我们会重点提升这些方面。

周昊东:努力去适应,心态不消极

现在的难点是要去适应这种紧凑的节奏,没有很长时间去备战一个比赛,而是要一站接一站地打。心态上,遇到困难还是要积极面对、调整,不会去消极抱怨。在赛场上出现问题,要积极解决,输了球也要全面总结怎么会出问题,我们两人的沟通还可以。

在东南亚,我不害怕晒太阳了,也不怕黑了,遇到虫子也不觉着多了。回到清迈,休息日我一般会出去逛一下,会看看动物吧。清迈基地其实和在国内训练没有太大差别,就是场地不多,我们各组之间会穿插着练。

现在最想吃成都的火锅,虽然国外的火锅也可以,但味道还是比不上祖国版的。可以说,我是时时刻刻都在想家,有空就会打电话视频,比在国内时要频繁得多。

何济霆:明确目标,积极改进

东南亚几站比赛下来,我其实没有特别疲倦。虽然比赛确实是从来没有过的密集,但2019年那会儿比赛也很多,所以现在就比较容易接受。其实,最关键的是在连续比赛中,输球后如何快速调整自己的心态,重新投入到下一站,自己正努力在这一点上有新的理解。

出来五个月了,当时还觉得来日方长,时间会很慢,但现在回看还过得挺快的,尤其有比赛的时候,时间嗖嗖地过。出来之后,在不同国家吃中餐比较多,特别想念国内的冰粉、烧烤串之类的,也想念家里的味道。

平时在清迈周一休息,我都会抓紧机会睡到自然醒。我属于比较贪睡的,平时训练都要早起,但是如果让我睡,我能睡到11点!

接下來一个月要备战下一站比赛,我和昊东还是要加强自身的实力,明确目标。我们要利用这段时间回看这几站比赛的录像,尤其是最近输印尼男双比较多,要加强自己发接发以及第三、第四拍的处理能力。我觉得,只要发接发不被对方跳开分,相持住了,我们就有实力和对方较劲。

谭强:失败的经验是成长的养分

在国外吃得最多的还是中餐啦,越吃就越想北京的涮肉,我可太喜欢吃涮肉了。

和很多人的感觉不一样,我觉得出来比赛的这几个月过得特别慢,很慢很慢,主要是因为一直在一种节奏里。疫情之前,我们都是打完两三站比赛就能回国,可以放松,再进入下一轮的备战。但现在在国外,回不了国,加上新组合的积分任务重,就算是没有比赛,也都处在一种紧张的备战环境中,就感觉时间过得比较慢了。

觉得时间过得快的时候往往是临近比赛的那么几天,因为我们在训练中会出现问题,如果还没解决就要出去比赛了,就会觉得时间不够用。训练时想用比赛检验,比赛时想有训练积累,这就是我们都特别矛盾的点。

这三站比赛,我们的签运都不太好,对手都是强手,都打得很激烈,特别是当感觉自己百分之百投入之后差一点就能赢,就会造成很大的失落感。不过,这一年经历了汤杯、苏杯、世锦赛等大赛的考验,自己对待失败的心态也有了变化,特别是对待公开赛的失利,会从中积极汲取经验,让其成为自己的成长养分。

任翔宇:等待比赛,等待收获 

这五个月说快不快,说慢不慢。今年才过了一半呢,时间还早,尤其是没有比赛或者输掉比赛时,就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

我们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这三站比赛中都是输在第二轮,而且都是输给印尼组合,两次“双A”,一次输“亨山”,主要还是中前半场不如对方,抽挡也没对方好。这也是我们接下来这个月要提升的地方。输球后就要等下一站比赛,这种等比赛的感觉挺难受的。特别是早两个月,我们连比赛都不一定能报得上,就更加纠结和焦虑了。

不开心的时候,我喜欢用多吃好吃的来安慰自己。别看我不胖,但我吃得可多了!泰国的咖喱蟹、火锅、西瓜冰、通心菜都是我爱吃的,天气热嘛。作为在广东生活长大的四川人,我特别想回国吃地道的川菜和粤菜。再努力一下,等我回国了,希望带着收获回去吃好吃的!

陈清晨:疲劳来袭,枕头为伴

眨眼间出来半年了,我觉着时间过得挺慢的。因为之前从没有试过一直在国外,讲实话很想回到祖国的怀抱。不过,为了克服异乡的感觉,我出发海外都会带枕头,已经陪了我蛮久,它体积不大刚好可以放在行李箱。

最近连续比赛,再次体会到自己的连续作战能力不够强,尤其比到后面几站,对球的感觉会越来越生疏。一直都在想办法克服这个难题,对胜负的心态也在调整。

现在我们回到清迈休整,一周训练之余我们会在休息日去按摩放松,因为积累了整周的疲劳还是需要放松的。在东南亚,吃的比较习惯,不过,说起来还是很想念广东的美食。所以,和父母多联系,解解相思苦。

贾一凡:出门在外难,姥爷云守护

或许是因为巨蟹座恋家的特质,我觉得这次海漂六个月,真是过得很慢的一段时间。特别是之前连续五站比赛,这是从未有过的体验,打到后面,精力和体力都非常疲劳。以前赛后训练完还可以补点力量,现在练完坐班车回来要先睡一会,再去练力量。

因为巨蟹座本来就很恋家,在海外久了,更会加重想家的情绪,而且我也确实有几年没回过家了。好在每晚泰国时间9点整,我和姥爷都会来一通视频连线,除非是比赛期间或是在飞机上。我家人一般不会在比赛时联络我,赢了会发个祝福,输了就会让我静一静。

转眼在外面六个月,我也再次相信自己的适应能力不错。现在的我已经习惯了原生态的环境,不再对太阳有恐惧,然而会飞的虫子还是可怕的。出门的话,我有必带的“三剑客”——墨镜、防晒霜、驱蚊水。

在清迈,我们还是周一休息。我会去买杯咖啡,但这边实在太热了,也没办法在外面溜达。这边的水果虽然山竹、红毛丹、荔枝都小小的,但是很好吃,还有可以闭眼入榴莲。另外,偶尔还能吃到一些意想不到会出现在清迈的中国美食,像炸酱面、油泼饺子、糯唧唧,特别解馋。当然,去做做按摩也可以让身体放松一下。

回国最想吃煎饼果子、鸡蛋灌饼、炸酱面、饺子、铁锅炖大鹅,这是我一瞬间想出来的东西,因为在外面也会有湘菜和火锅、粤菜,但是传统的北方美食很难吃到,所以很想吃北方大菜。

张殊贤:姐姐给信心,比赛是积累

我是第一次在外比赛这么久,满满的新鲜感。从德国站开始,对手基本都没有打过,所以姐姐(郑雨)在赛前会帮我分析对手的打法特点,让我做到心里有底。姐姐不愧是经验丰富,她每次都能在场上第一时间感受到我的状态,比如精力下降、着急或者累了,她会和我沟通,再调整我们能做好的技战术。还有一点就是,我怎么跑她都能保护我。

打了十多站比赛,现在心态上有了很大变化。以前总是不太自信,缺少对自己的肯定,现在也依然做得还不够,但比起之前好了很多。我们今年进了几次决赛,刚开始时因为太注重结果,人很紧,在这个过程中做得不够耐心。如果再有机会,相信自己会更专注过程,把比赛当成对自己的一次锻炼。其实,我自己是比较缺乏信心的,一输球就会说自己不行,但姐姐会帮我分析这场没做好的原因,而不是我真的不行。

出国那么久,我和妈妈联系得比较勤快,每天基本都通话,她会嘱咐我很多东西。爸爸就和我很像,话比较少,全靠妈妈传话。以前很累的时候会很想家,但是现在想家都是因为想吃好吃的,像是糯米饭、甜酒粑、素粉,以前妈妈都会寄给我的。在清迈,我出门的活动只有按摩,因为这里实在太热了,加上我比较懒,在房间里看看比赛、看看剧就感觉不错。

郑雨:搭档给惊喜,前进有动力

出征前就知道要在外面待很久,转眼就过去了半年时间。这些站比赛打下来,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惊喜是殊贤,她小小的身体里居然有着大大的能量。

因为殊贤是个很努力的孩子,经常是不仅自己计划得很好,有时也会把我的计划列好。接连打到决赛,我依然很惊喜、很紧张,因为我们目前的实力距离世界顶尖运动员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也很期待每一次能够与更多的高手学习较量,这也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其实,平时训练总会嚷着休息时怎么出去玩,要如何逛吃,但真正到了一周练完,就哪儿也不想去了,只想去做做按摩放松一下。

我和父母会经常视频,最爱问他们“吃饭了吗”,想讓他们吃给我看看。我妈经常会分享很多猫咪的视频给我,每次看都特别想我们家的猫。

如果问我回国想吃什么,那就是绝味,这是我人生最后时刻想要再吃一次的美食之一。当然,我们在海外也能吃到很多中餐,要感谢在外弘扬中国美食文化的同胞们,让我们在国外也能吃到很好吃的火锅和中餐,满足我的中国胃!

李汶妹:放下失败,做好过程

时间过得挺快,一眨眼2022过去一半了。其实每年都在感慨时间过得太快,一年比一年快。

东南亚这几站比赛自己的表现总体来说比较正常,会有起伏。经历了很多失败,下来以后自己也会很焦虑。有的时候自己可能还不太感觉到,但身体给出的反馈告诉我压力其实很大,是潜藏在意识里的那种无形的压力。

我跟玥姐会及时沟通,也在努力想办法做到更好,但确实结果可能不太如意。我现在的想法就是做好过程,不再太在意结果。

我会比较想念妈妈做的菜,也只能透过视频看看了。我的休息日安排比较简单,一般会去剪个头发,约小王(王祉怡)或者炫炫(刘玄炫)出去吃个饭,有时间的情况下也会按摩。此外,在这边我不怕晒黑,大家都羡慕我皮肤嫩白,珍珍(夏玉婷)今天还说我怎么越晒越白呢?当然啦,我出门必带的肯定是防晒霜。

杜玥:组合需时间,耐心再创业

新赛季的这半年是从未有过的体验,因为一直都是在海外比赛或训练,时间感觉时而快时而慢。因为比赛打得磕磕绊绊,心态上也是反反复复。输球后难免会失落,但需要不断调整自己,因为下一站又很快来了。

跟妹妹(李汶妹)的沟通还是挺多的,场上场下都比较正面积极,比赛完及时复盘,训练出现问题也会立即提出。作为新组合,我们必须互相鼓励。

我是很恋家的,回国最想吃妈妈和姨妈做的菜,还有热干面。虽然最近一直在东南亚穿梭,但是我比较不怕热,只是仍然很怕晒、很怕黑,包括怕虫子。出门会带保温杯、遮阳伞,以及陈清晨算吗?最近有点迷上滑板,平时休息时自己会感受一下不同项目。当然,更多时候是在刷一些高手视频,先入门看看。

刘玄炫:渴望突破,建立自信

这半年挺不可思议的,其实过得挺快的。这十来站的比赛,我对自己的表现并不太满意,一直是止步两三轮的节奏,比赛中缺少突破。我觉得这和着急与不自信都是有关系,自己也在努力调整。我和搭档合作很久了,平时会分享一些有意思的东西,每次比赛下来也会深入沟通。

虽然在国外可以吃到火锅,但还是免不了会想念长沙我家里人做的饭菜啊。即使在东南亚待了不少时间,我依然对太阳心有畏惧,不过现在没那么怕虫子了。接下来,我要在清迈潜心发力,好好储备新能量。

夏玉婷:抓住机会,树立信心

这半年来,我和玄炫其实都会有点着急,因为比赛中我们发挥得不算很好。每次赛后总结完,我们会在训练中去练很多、沟通很多。毕竟比赛就是机会,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我们也很想证明自己,所以那根弦不能松。我们必须要在场上有所突破,以赢球来树立信心。

在异国他乡我还是挺适应的,队里会组织我们一起包包子、包饺子,小时候我就很喜欢做这些,所以可以在队友面前一展身手。当然啦,要说到吃,我还是最想吃妈妈做的饭。

作为一个太容易晒黑的人,在东南亚真是不太友好。晒同样的太阳,我一定会比他们黑两圈,而且关键是我还很难白回来。不过,现在我倒是习惯了这些原生态的虫子了。

郑思维:万里传喜讯,云中陪伴娃

在海外半年多,每天都会惦记着家里人,特别是太太怀孕很辛苦。现在宝宝出生了,我就隔着手机屏幕看看他,让他先熟悉我的声音。没办法马上回家,也只能折中先云陪伴了。

经过几个月的比赛,一站接一站,时间还是过得挺快的。转眼又到了世锦赛,目前的备战安排,前两周会以身体训练为主,增强一些力量。因为之前长时间的比赛对身体的消耗挺大的,通过力量训练,对伤病也是一种保护。再后面两周,就会以技术为主来冲量了。

黄雅琼:调整状态,目标大赛

前几周,感觉时间过得飞快,东南亚五站比赛一下打完了。算起来,从3月出发到现在已有近半年时间。这段日子,按照自己的最初想法,去努力找回之前自己的一些状态,能够做到我觉着挺好的,接下来的就是时间了。

離世锦赛还有一个月的时间,首先把自己的身体调整好,之后是上量,储备体能,同时需要把之前几站比赛的问题总结出来,最后一周就是找比赛感觉,多打打对抗。基本在清迈的这一个月,就是这样的一个节奏。

因为东南亚第五站退赛没有打,在清迈的队友人数不多,所以凑在一起打了一些有意思的对抗。其中,和菲菲(陈雨菲)打了场混双,对面是小冯和林芳灵,场面十分有趣。但是,我也想吐槽下我的搭子,她真是一如既往的对隔网的对手毫无畏惧,像钓鱼一样的放网屡次被小林扑死。不过,这应该就是单打的特点吧,哈哈哈。

有时候,我在外面吃到一道炒菜,就会突然想起妈妈,因为她也会做而且做得特别好吃。一般,我们每天都会联系,比赛期间也会抽空和他们聊几句。

王懿律:成长就是一场历练

转眼我们出国比赛也快半年了,期间有很多的经历,算是对自己的考验。重新回到比赛轨道,对自己的身体和心态都有考验。首先是克服伤病,其次,在比赛中经历失败后,心态要重新调整,要不断坚定信心。这确实是对自己的一种历练。

累的时候或者遇到问题的时候,肯定会想家人,联系也比之前在国内时频繁了。接下来在清迈的一个月,还是控制好伤病,让自己保持能力,同时解决之前比赛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黄东萍:调动好情绪,跨越挫败感 

这几个月对我来说比较困难,但自己的心态还是比较好的,因为方法总比困难多。

跟以前只想着做好自己相比,现在每一步都会有些沉重,因为自我怀疑的时候比较多。一站又一站的比赛都是高强度、高精力,如何走出来再投入进去,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积极调动自己。有时候知道自己没打好,但下一站还是遇到一样的问题,会有挫败感,但也必须要跨过去。

前段时间爷爷生病了,平时他从不问我什么时候回家,因为知道我在外面比赛,但这次跟他视频的时候,就问我“什么时候回家让爷爷看看”,那一下让我有点绷不住了。我从小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希望过个几年我能好好陪陪他们,每天想方设法地给他们做好吃的。

现在回到了清迈,最紧要的还是让身体得到恢复,给伤病一些时间。

冯彦哲:成绩不理想,训练更重视

如果我说想念国内的麻辣烫,你信吗?其实,在国外也有好多火锅,泰国这边也特别多海鲜,咖喱蟹这个菜已经吃过无数次了。但吃着吃着,天津家里的饺子成为最想吃的。饺子哪里都有,泰国也不例外,唯独家里的不一样。

这几站比赛我和小林打得都不太理想,我们也在调整和反思。难得地连续比赛才真正知道,系统性训练是多么宝贵,当你力量不够,就很难维持那么长时间的比赛。所以,现在只要有时间训练,自己就会很重视,多积累、多储备。

就生活而言,好像回到了2019年时,紧凑感很强。在国内集训时,可能每天的生活都一样,睡觉前反而没什么盼头,也无所谓放松和紧张、备战和释放。现在,每天躺上床的那一秒、那一瞬间,都会感觉非常释放和放松,希望美美睡一觉,迎接明天的挑战。

林芳灵:低落时家人就是动力

没比赛的时候特别想比赛,有比赛的时候特别想训练,这是我们的铁规律。不过老实说,打比赛的时间过得特别快,很紧凑。这几站比赛我和小冯打得都不理想,疲惫感主要来自于心理,还是希望自己能多专注自己,少在意别人的评论,好好充实自己。

有时候输球了压力会大一点,这时比较享受的是洗完澡准备睡觉时的孤独和冷清,思考今天的得与失,最后放空自己,倒头就睡。输球的时候会难过,也会特别想家,我也是那种时时刻刻都想家里的人,基本上每天都跟家人发微信,几天就会视频聊天。最想念的,一定是妈妈做的秘制排骨和爆炒沙虫!

想到這些,就会想到自己当初选择出去打球的选择,家里也一直以我为荣。所以,为了自己的选择,为了家人的寄望,我更加要努力打破当下的困局,迎难而上。

猜你喜欢

队员比赛
健美比赛
以“一刻钟”导航队员“一辈子”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如何引领队员开展红领巾寻访活动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队员
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
选美比赛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
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