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鐘雲:用水墨向世界詮釋東方美學
2022-05-30謝瑜
謝瑜
馮鐘雲:1967年出生於北京,現工作生活於澳門,職業畫家,擔任澳門蓮花衛視的美術總監,澳門北京同鄉會會長等職。1991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作爲被人民美術出版社收錄在《中國當代名家畫集》系列中的自由藝術家,他以自己不斷變化的作品創作,寬闊而大膽突破的人生經歷,爲中國當代水墨拓濶了新的發展可能,堪稱中國當代水墨畫里程碑式的藝術家。其作品曾被中國美術館、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澳門蓮花美術館、日本富士山美術館等多個美術館收藏。
澳門文化底蘊深厚,寧靜而美好,不乏藝術人才,有的是土生土長的,有的是從北京等城市來澳門定居的藝術家。本期人物訪談,我們邀請了北京籍的中國水墨藝術大師馮鐘雲先生,分享他的藝術人生,以及對澳門發展文化事業的看法等。
藝術需要傳承與創新
藝術家的成長,常常與自身的稟賦、學識修養及社會大環境密不可分。馮鐘雲18歲便憑藉《南瓜寫生圖》參選80年代中國畫展,作品被中國美協收藏;20歲考入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24歲在中央美術學院畫廊舉辦個人畫展。
談起自己的藝術人生,他笑言:“我的繪畫藝術屬於現代大寫意,傳統方面的學院派,當年中央美院中國畫寫意專業,就招收了我這一位學生,所以當年是七位老師教我這一位學生。”因此扎實深厚的學院派功底很好傳承了傳統中國畫的精髓,也在他的繪畫裏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他生性熱愛自由,熱愛自然山水,與生俱來的自由天性,使他在傳統中國畫的基礎上不斷追求尋求屬於自己的創新與突破。多年來馮鐘雲一直研究水墨畫的創新,曾與新加坡、荷蘭等國外畫廊簽約,在國外工作期間,他注重學習吸收西方優秀的繪畫技法,使中國水墨畫煥發出新的韻律與意境。
馮鐘雲爽朗健談,真實而又睿智,他談道:“對於藝術,我們需要有傳承精神,先有傳承,再談發展。如果我們失去了中國文化的藝術語言,就會失去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中國的繪畫藝術是十分完善的,包括材料、技術語言、哲學觀念等,是一個完整的體系。要根植於中國傳統的東西,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我自己的繪畫風格是根植於傳統的中國畫藝術,再來當代化。”
在他看來,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持久的力量,他回憶道:“當年我在荷蘭做展覽時,就只有我一位是來自中國的畫家,自己的作品受到了大家的肯定,在欣喜之餘,感到外國人其實也是懂得中國的文化。”在藝術的傳承與創新中,馮鐘雲使中國傳統水墨畫藝術煥發出燿眼的光彩。他屢次成功舉辦畫展:2011 年,“中國水墨畫(馮鐘雲)展”在荷蘭海牙美術館舉辦;2013年,“寫意中國” 中國當代水墨名家提名展在意大利卡薩雷斯博物館舉辦。;2014年,“中德藝術家聯展”在德國舉辦。
今年6月,“寂道”馮鐘雲水墨展在青島美術館成功舉辦。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張子康先生曾這樣評價此次展覽:“馮鐘雲的這次展覽,作品涵蓋了他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代表作。從傳統文人畫、現代水墨到實驗水墨均盡含其中。”
澳門適合發展文化藝術產業
2012年,馮鐘雲選擇到澳門工作和生活,談及爲何做出這樣的選擇,他直言:“澳門是一座精緻的城市,既有傳統的,又有現代的韻味,適合藝術創作。澳門老區充滿了人間煙火和人文浪漫,融入街區的宗教場所處處可見,這裏生活是慢下來的,民風是樸實的,是一座寧靜和諧的城市。我很喜歡澳門。”
對於澳門經濟要轉型的問題,馮鐘雲坦言:“我認爲文化藝術產業特別適合澳門,因爲澳門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酒店、會展中心等,既時尚又國際,且澳門的文化底蘊深厚,中西文化在這座小城和諧共生,熠熠生輝,是個很適合發展文化產業的地方。”他說:“我在澳門看過多場高水準,有的可以說是頂級的藝術展覽,可惜現場觀衆不多,如果類似的展覽在北京舉辦,相信要排隊入場了,所以在澳門還需要培養觀衆,需要政府做適當的宣傳引導,營造社會的藝術氛圍;香港、新加坡的藝術發展模式值得澳門學習。”
在他看來,澳門經濟要轉型,人才的引進很重要,也是當務之急。他認爲,澳門需要引進文化藝術管理方面的人才,如有經驗的策展人、藝術基金管理者等。他提道:“澳門可以學習打造藝術品保管庫,適合做藝術倉儲,因爲澳門的硬體設施很好,而且是低稅率。很多大型酒店都有展廳,會展場地等,亦適合舉辦大型的藝術博覽會。”他舉例說:“北京的嘉德藝術品保管庫,位於嘉德藝術中心大廈的地下二層,依託中國嘉德近30年的文物藝術品保存管理經驗,並引進國際最先進的保存管理系統以及完備的安防體系認證,為國內外收藏家、企事業單位、藝術機構提供安全、私密和專業的藝術品存放空間等,這種發展模式值得澳門參考。”
希望世界更瞭解
中國傳統藝術
馮鐘雲熱愛生活,熱愛人間的煙火氣息,這使得他的繪畫作品溫潤而具有生活氣息。對於生活和藝術,他是這麼看的:“我不喜歡造作和醜陋的藝術,中國畫是唯美的,借物抒情,是一種含蓄美。追求雅俗共賞,不是孤芳自賞;我相信好好生活,有情感有情趣的人,他的藝術才可能打動人。我喜歡輕鬆愉快地畫畫,有滋有味地生活,這樣的一種生活狀態。”
畫畫、習武、帶孩子,可以說是他的生活主旋律。他說,自從有了兩個孩子後,自己的性格和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變,在作品中也自然流露出來了。
馮鐘雲喜歡中國武術,從小習武,可以說是功夫一流的武術家。他說:“武術和中國畫有許多相通之處,西方人的對抗擊打認為兩點間直線距離最短,可是中國人的打法是曲線,那曲線是最接近於直線的曲線,是運用拋物線原理;通過命門和丹田的氣息導引,內牽外連旋轉滾出來的螺旋纏繞力,在運動中把力量無私地給對手。”中國優秀的繪畫和武術技藝自然成就了馮鐘雲水墨世界的與眾不同。
最後,馮鐘雲真誠地說道:“未來希望自己的創作更真實寫意,讓世界上更多的人瞭解什麽是中國的藝術,包括歷史的沉澱和中國人的智慧,讓中國畫在國際上擁有自己的地位,為中國的文化自信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此祝福他未來的藝術之路美好而寬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