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学习背景下的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2022-05-30谢文婷

关键词:范文写作能力深度

谢文婷

近年来,新课改对深度学习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要按照深度学习的要求安排作文教学,并在保证作文教学与其他科目之间关联性的同时,提高深度学习背景下的作文教学水平,保证作文教学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及时解决作文教学中的问题,让作文教学满足学生深度学习的要求。

一、影响深度学习的因素

1.学生的群体教学价值不被重视

大部分教师对学生群体的价值没有正确的认识,运用的教学方法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不利于其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2.作文教学模式单一

当前作文教学的模式单一,不利于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而且作文教学资源不足,教师通常都是以教材内容为主,很少开发课外资源,作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严重脱轨,导致学生的作文缺少感染力,不吸引人阅读。

3.评价环节有待完善

在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很多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上,对于作文教学的关注度不足。而且,教师没有意识到评价的重要性,教师不重视,学生也不重视,导致学生不能及时发现作文中的不足,不能做出有效调整,不利于作文水平的提高。

二、深度学习背景下的作文教学策略

1.重塑作文教学情态

深度学习就是对知识系统的重组,即在已经掌握的知识的基础上纳入新的知识,形成新的知识系统,这个过程能让学生将孤立、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有利于加深学习印象。深度学习背景下的作文教学是包容的,也是动态的,让教学不再局限于课本,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都可以纳入其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例如,教学“将一种事物介绍清楚”,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精读《松鼠》和《太阳》这两篇课文,为接下来的写作打好基础。在精读课文的过程中,能掌握“介绍一种事物”的基本写法。接下来,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铺垫式的写作练习,结合这两篇课文的课后习题,找出文中描写得较为精彩的句子或段落,并将其摘抄下来。然后,让学生对摘抄的内容进行仿写。仿写的过程本身就是知识的迁移,虽然没有太大的难度,但对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本单元共有4篇课文,除了针对《松鼠》和《太阳》进行作文练习外,还可以针对其他两篇课文进行仿写训练。这个过程能让学生重新回到文本,有利于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同时还能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不断提升作文水平。

2.激活学生的思维

深度学习提倡多角度思考,注重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当学生的潜能被激发后,就能产生丰富的写作灵感。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在于提高其思维的层次,促使其走向高阶思维,如直觉思维、抽象思维以及创造思维等。教师要指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激发其无限的思维潜力。

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我变成了一棵树》,課文是作者想象力的结晶,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发挥想象力。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中华民族的“龙”“凤”图腾,让学生进行相关联想,从而写出 “我”与“树”产生奇妙联系的作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结合人与树之间的共同特性等内容构思,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观点能产生碰撞,想法也会更加新颖。如有的学生想象“柳树的枝条像姑娘的长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联想和扩写,一篇吸引人阅读的作文就诞生了。

3.创设作文情境

为实现深度学习的目标,要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写作能力激发其写作兴趣,按照深度学习的要求创设符合学生思维习惯的趣味情境,让学生沉浸到良好的氛围中,学习作文理论知识以及相关的语文知识,避免学生在作文过程中因为兴趣不浓和相关知识掌握不足而出现写作困难的问题,确保学生可以根据相应主题和生活经历迅速构思,以提升写作效率。一般来说,在创设作文教学情境时,需要将深度学习与教学情境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来,逐步提升学生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参与度,让学生在合作的状态下掌握写作手法。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调整教学情境中不合理的地方,彰显深度学习的优势和教学情境的有趣,继而为作文教学效率的稳步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比如,教学“这儿真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景物的图片和视频,创设与作文相关的情境,确保学生在观看视频以及图片后能根据主题高效讨论,并在讨论的过程中明确写作目标,引发对作文的思考,在保证作文教学趣味性和情境效果的同时,加深学生对作文主题的体验,确保学生可以把握相关内容,不断提升作文水平和教学效果。还可以创设游戏情境,保证游戏情境与作文教学之间的关联性,让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掌握写作手法和写作知识,从而有效解决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问题,进而将趣味情境和深度学习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突显出来。还需要根据前期制定的目标有效调整趣味教学情境,加强作文教学的实施力度,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作文水平均有所提高。

4.与生活结合起来

写作源于生活,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生活中挖掘素材,有话可说就不会对写作产生畏难情绪。教材是教学的重要凭借,也是提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重要载体,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了解教材,将教材内容和生活联系起来,并在此基础上挖掘生活素材。

例如,教学《金色的草地》,教师要重点指导学生移情体验兄弟俩快乐玩耍的情境,同时跟随主人公的视角感受不同时间段草地的不同色彩,促使其养成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提升作文的感染力。

5.积累写作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也是如此,没有素材就无话可说,这就需要在深度学习中加强学生对写作素材的积累,并在掌握充足写作素材的前提下按照作文主题写作,逐步提升写作能力,确保将深度学习的作用全面体现出来。还需要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为写作素材的积累提供保障。除了观察生活,还可以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拓宽积累写作素材的渠道,提升学生对各类素材的运用能力。也可以指导学生在网络中积累写作素材。网络上的内容五花八门,教师要做好监督工作,避免学生受不良内容的影响,进而对身心发展不利。

比如,教学“我的植物朋友”,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指导学生观察常见的植物,并养成勤观察和勤记录的习惯,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这样写作时就不愁无话可说了。观察时,可以从植物的形态、色彩以及状态入手,提高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激活写作思维的同时,满足深度学习对小学作文教学的要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从作文主题入手搜集相关材料,有针对性地观察、阅读等,积累写作素材。还要教授正确的写作技巧,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运用到作文中。将阅读与写作结合到一起,能增强学生的深度学习意识,并在深度学习过程中解决作文教学的问题,促进作文教学的顺利进行,保证深度学习背景下作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6.巧用范文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展示与作文主题相关的范文,要求学生在品鉴主题范文的同时掌握写作技巧,避免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结构混乱和不知所云的问题,提升作文的可读性,为写作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参考。教师还可以从深度学习入手指导学生模仿范文,让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在深度学习的背景下提高写作能力。教师应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在课下阅读书籍,借鉴范文的写作手法,积累好词佳句,以充实自己的文章。不同学生的思维存在一定差异,应发挥范文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让学生可以在写作思维的引领下学习写作知识,不断提升教学效率。

比如,教学“20年后的家乡”,教师可以在学生想象20年后家乡的面貌时,展示范文,让学生在了解范文内容和结构的前提下写作,汲取范文的精华,保证作文内容的合理。选择范文时,应考虑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理解能力,并按照实际分析结果和相关教学要求调整不合适的范文,保证范文与写作主题具有关联性,保证深度学习与作文教学之间的结合力度,将深度学习的要求落到实处,让深度学习促进作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综上所述,为促进作文教学顺利开展,不仅需要加强深度学习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力度,还应结合深度学习创新教学方法,逐步提升作文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写作能力。深度学习背景下的作文教學不再局限于课本,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都可以纳入其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学生的潜能被激发,能产生丰富的写作灵感,这样写作时就不愁没有思路了。为实现深度学习的目标,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写作能力激发其写作兴趣,按照深度学习的要求创设符合学生思维习惯的情境,让学生沉浸到良好的氛围中写作,避免学生因为兴趣不浓和相关知识掌握不牢而出现写作困难的问题。写作源于生活,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教材是教学的重要凭借,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了解教材内容,将教材和生活联系起来,并在此基础上积累生活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素材就无话可说,教师要加强学生对写作素材的积累力度,并在写作素材充足的前提下按照作文主题写作,逐步提升写作能力。除了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还可以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拓宽积累写作素材的渠道,提升学生对各类素材的运用能力。还可以展示与作文主题相关的范文,要求学生在品鉴主题范文的同时掌握写作技巧,避免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结构混乱和不知所云的问题。教师应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让学生在好习惯的引领下学习写作知识,不断提升写作能力。

猜你喜欢

范文写作能力深度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范文引路 习得方法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春色几许(简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