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孩子在家跳绳算噪声污染吗?

2022-05-30

现代家长 2022年8期
关键词:侵害人容忍度环境噪声

问:我兒子明年参加中考,即使居家上网课,也不敢放松体育锻炼,所以每天都在家里跳绳。没想到,孩子跳绳的声音影响了楼下邻居。请问,孩子在家跳绳算噪声污染吗?

齐先生(北京)

律师说法:生活中,由于个人体质、生活作息习惯等因素的差别,不同的人对声音的耐受程度不尽相同。有些人容忍度高,觉得大白天楼上楼下有点动静很正常,只要不是在大家休息的时间、不是太过分就行。但有些人容忍度较低,邻居产生些许动静可能都接受不了,认为是噪声污染。

法律上有噪声污染的概念,是否构成噪声污染并且达到污染侵害的程度,这不取决于个人感受,而是有客观的判定标准。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看行为是否过分。过分,需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第一,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第二,干扰到他人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

对普通住宅声音分贝的要求,在我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里有明确规定,白天不超过55分贝,夜间(22时至次日6时)不超过45分贝。是否超过分贝值,一鉴定便能证明。

但是,即便超过了规定的分贝值,也不一定就构成侵害,还要看噪声是否足以干扰到他人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对于这一项的判断标准,要根据大多数人的感受,以理性的标准来评判。

司法实践中,会考虑声响的大小、声响的频率、运动的种类、运动的时间、被侵害人受损情况、被侵害人的身体状况、侵害人的过错程度以及针对声响做出的减损措施等,并结合疫情等特殊时期的特殊需求来综合判断。

孩子在家跳绳,如果避开了大家的休息时间,原则上认为属于居家生活产生声响的合理行为,一般不会构成噪声污染。除非声响过大或频率过高,对楼下住户的影响超出了一般容忍限度,则可能构成噪声污染侵害,需要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如赔偿、道歉等。

猜你喜欢

侵害人容忍度环境噪声
正当防卫制度的完善探究
环境噪声智能检测终端设计
基于云服务的环境噪声智能监测系统研究
正当防卫杀人的本质及回避危险义务理论
——以美国为参照
略谈侵权行为下混合过错的责任划分
正当防卫不法侵害问题的探究
南海某海域环境噪声与风速相关性研究*
模糊容忍度与专门用途英语阅读水平相关性研究
铁路环境噪声测量中的问题分析
口语产出质量与模糊容忍度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