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孩子自主性,郑板桥有妙招

2022-05-30岳晓东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22年8期
关键词:郑板桥育儿自主性

岳晓东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拥有自主性的孩子更加乐观、坚定、果敢和阳光。那么,父母要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呢?

郑板桥教子有方,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主性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晚年得子,取名宝儿。他虽然将儿子视如珍宝,但从不溺爱,而是尽力培养孩子独立,经常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在山东潍县(现潍坊)当县官时,郑板桥把儿子寄养在弟弟郑墨家。郑板桥担心弟弟会溺爱宝儿,特意写了一封信《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信中写道:

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悱恻,毋为刻急也……我不在家,儿子便是你管束。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犹子而姑纵惜也……

不光如此,郑板桥曾特别交代夫人:吾儿如同一张白纸,污染入心的东西不可以“溅落”,误之,会留下难以洗刷的遗憾。

传说,郑板桥临终前把儿子叫到床前说,想吃他亲手做的馍。儿子在厨师的指点下亲手蒸了馍,急匆匆地送到父亲床前。然而此时,郑板桥已双目紧闭,身旁放着一张遗书:

淌自己汗,吃自己饭,自己事業自己干。

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郑板桥育儿,可谓煞费苦心。他的育儿之道,就是让孩子从小自立自强,一不啃老,二不懒散。他不在乎儿子读书、中举、做官,只希望儿子做个明理、宽厚的好人。

我凑了一首打油诗,来总结郑板桥的育儿理念:

板桥育儿有奇招,

孩子处事多请教。

自己事业自己创,

淌汗劳作多骄傲。

直到今天,郑板桥教子的故事依然脍炙人口,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培养儿童的自主性是每位父母的重要使命。自主性,包括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行动、独立求助,不完全依赖他人,也不受他人的干扰支配。在心理学上,儿童自主性是自律、自信、上进心、独创性、责任感的体现。它与基因、家庭背景没有直接关系,更多是靠后天的训练养成。只要父母用心培养,定会让孩子逐渐成为独立自信、遇事有主见的人。心理学研究表明,自主性包括3大核心内容:

自我依靠,指孩子能够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如起床、穿衣、大小便、听课、做作业、参加考试等。

自我约束,指孩子能够敦促自己完成预定任务,并克制约束或延迟满足那些自我放纵的欲望。

自我主张,指孩子能够对生活安排有自己的主见,并知道怎样去表达或争取那些属于自己的权益。

父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其重要环节是与孩子保持有效沟通。想当初,我在哈佛大学做实习咨询员时(1990—1992年),曾给学生们举办过4A有效沟通工作坊,包括Accept-Ask-Advice-Adjust 4个部分。现在,我把它调整为面对亲子关系的沟通模式:

Accept(接纳孩子):父母先听孩子讲话,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让孩子把话说完,并接纳孩子的情绪波动。

Ask(询问孩子):父母在听孩子讲完之后再做询问分析,以充分了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并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判断。

Advice(建议思考):父母询问完之后再给孩子提建议,这样就很有针对性和靶向性了,孩子也更容易接受。

Adjust(调整策略):父母提的建议未必合适,需要由孩子自己去思考和实施,发现问题后再做调整。

4A有效沟通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主性,但身教胜于言教,父母还需要身体力行。比如,有些父母希望孩子“自主约束”,自己却做不到。爸爸批评孩子一玩起手机就没有节制,孩子随口就怼回去:“你说我总玩手机不对,那你为什么总喝酒?为什么天天搓麻将?什么时候你不喝酒、不搓麻将了,我就不玩手机!”父母言行不一,难怪孩子不服气。

摆脱讨好型人格,学会自主沟通

随着孩子年龄增长,父母一定要学会放下身段与孩子平等对话,让孩子在被尊重和理解的氛围中学会自立自强。从心理学上来讲,孩子的成长就是走出自我、学会换位思考替别人着想的历程。所以,父母要引导孩子从小培养共情能力,在“自我”和“他我”之间不断切换。尤其是孩子大了,开始有自己的主见,势必会与父母产生冲突。这时候,亲子关系就需要升华,这叫重构亲子关系。

在这当中,父母要学会放手、放权,在孩子的人生中充当引导者,而不是主导者。也就是说,父母要学会鼓励孩子自己做主。孩子要破壳、成长、自己做主,父母一味干预肯定会引起孩子反弹,久而久之,亲子双方就变成相爱相杀到天涯。

如果父母包办一切,那么孩子就很难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无法实现“自我依靠”。如果父母过于强势,孩子内心太压抑,性格就会变得越来越隐忍,既不敢表达,也不敢反抗,不会“自我主张”。直到有一天,孩子在外面受了气,你说,孩子,你要保护自己啊,不能怂!可孩子说,你一直都在给我做“怂怂”训练,给我做过“勇敢”训练吗?

有些孩子隐忍着、隐忍着,内心就变得十分脆弱和敏感,总想让大人高兴,害怕受伤,心里疲惫,最后养成了讨好型人格。讨好型人格的概念,是由美国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女士提出的,泛指那些追求取悦他人、没有原则性、自我动摇的人。他们一方面十分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认可,另一方面又很容易对别人的态度感到愤怒、怨恨、表里不一。

摆脱讨好型人格最重要的步骤是让孩子学会果敢表达,就是当自己的愿望和权益受到忽略或挤压时,要学习积极争取和维权,实现“自我主张”。这不是让孩子去绝对地闹取,而是去智慧地索取。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能够明白,争取了未必就能得到,但不争取就肯定得不到。

父母教孩子从小学会自主式沟通,是培养孩子自信、自尊的重要保障。“自主式沟通(Autonomous Communication)”是指在沟通中,既考虑自己的权利和感觉,也考虑对方的权利和感觉,以争取双方权利平衡与理性沟通的最大化。

自主式沟通,是在沟通两极(被动式沟通和攻击式沟通)之间的一个最好的中介点。被动式沟通往往表现出回避冲突,所以不能够替自己维权,不能够把自己的话说得很明确,很容易被对方制服,放弃自己的一些观念,最后自己生闷气。而攻击式沟通则往往力图控制对方、压榨对方,或者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当然就制造了不公平。

自主式沟通中有几个核心元素:一是追求公平对等,二是明确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三是机智巧妙地表达自己意愿。当然,其中最重要的元素是表现诚恳。在自主式沟通中,要明确地表明做某件事情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让对方感到诚意,对方就更容易配合了。

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曾言,“爱,是理解的别名。”在引导孩子学习自主式沟通的过程中,父母应该给孩子一份他所期待的理解和尊重,使他与父母沟通时没有胆怯,没有恐惧,没有愤怒,没有怨恨。那么,他就会更愿意在父母面前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父母越鼓励孩子多表达、多共情,孩子就会越自信,就越能换位思考。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善于维权,处事果敢,并能自如地表达自我。

总之,有自主性的孩子会更加乐观、坚定、果敢和阳光。革命导师马克思曾言:“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我以此言送给各位父母共勉。

猜你喜欢

郑板桥育儿自主性
偷偷摸摸育儿
郑板桥:挣脱“小人儒” 回归“君子儒”
郑板桥劝学
及时雨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
实用英语教材与艺术生自主性培养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育儿神器
维护科学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