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秋之际说节气

2022-05-30伊兜

新少年 2022年8期
关键词:二候公历三候

伊兜

二十四节气准确地反映了自然节律的变化,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每个节气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看到下面这些元素,你一定猜对了,本期我们要讲的正是七八月里的节气。它们是:小暑、大暑、立秋和处暑,一起来了解吧。

小暑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1个节气,时间为每年公历的7月6—8日。暑,是热的意思;小暑,即为小热。也就是说,从小暑开始,炎炎夏日来了,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

小暑有三候。一候温风至——暖风吹来,已经完全没有凉意,而是夹杂着热浪;二候蟋蟀居宇——本来生活在田野里的蟋蟀,这时就来到田舍农家躲避暑热;三候鹰始鸷(zhì)——由于地面温度太高,老鹰带着雏鹰从巢中出来,在清凉的高空学习飞行。

热在“三伏”的说法为人所熟知,即初伏、中伏、末伏,通常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我国北方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煎饼摊鸡蛋”的吃食传统。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体能消耗大,很多人会有“苦夏”的感觉。这个时候及时防暑解热、补充体力很重要,吃几块甜甜的西瓜或是喝上一碗绿豆汤,都是不错的选择呢。

大暑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2个节气,时间为每年公历的7月22—24日。古人云“大者,乃炎热之极也”,这就很好理解了,大暑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最炎热的节气。

大暑有三候。一候腐草為萤——夏夜,萤火虫把卵产在枯草间,古人见到萤火虫从草中飞出,就以为萤火虫是草变的;二候土润溽(rù)暑——大暑时节,天气闷热、土壤潮湿,大地如同蒸笼一般;三候大雨时行——一湿、二热,是大暑节气的两个特点,这个时候,天空中随时都会有雨水落下。

高温、闷热、潮湿、多雨,大暑时节,人们会感觉不太舒服,但对农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正所谓“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大暑下大雨,粮食的收成才会好;“大暑不暑,五谷不起”,如果这时天气不热,那作物的生长也不会好。

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时间为每年公历的8月7—9日。“立”有开端之意,所以立秋是标志秋天开始的节气。不过从气象学意义上说,立秋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还处于夏季呢,天气依旧炎热。

立秋有三候。一候凉风至——立秋过后,傍晚吹来的风让人感觉凉爽;二候白露生——昼夜温差变大,空气中的水汽会在清晨结为露珠;三候寒蝉鸣——感知秋天来临,寒蝉也开始鸣叫。

民间在立秋这天有晒秋、啃秋、贴秋膘等习俗。“晒秋”就是利用自家屋院挂晒农作物,“啃秋”是在入秋这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贴秋膘”就更形象了,天气转凉,胃口大开,要吃炖肉、烤肉、红烧肉等,正是“以肉贴膘”。

处暑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时间为每年公历的8月22—24日。正所谓“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意味着暑气将消失,气温逐步走低,进入秋季了。

处暑有三候。一候鹰乃祭鸟——到了处暑时节,老鹰就在大量捕食鸟类了;二候天地始肃——指万物开始凋零,呈现出一片萧索的景象;三候禾乃登——“登”在这里指盛粮食的器物,禾乃登表示各种农作物丰收。

处暑不同于小暑、大暑,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因此处暑前后,白天可能气温还是比较高,但早晚温差较大,要注意预防感冒。

猜你喜欢

二候公历三候
节气与物候
节气与物候
双闰年是什么年
寒露
圈里事儿
立冬,原来“冬”是这个意思!
二十四番花信风
新月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