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中断、碧水回流背后的力量
2022-05-30许秀华
许秀华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浩荡汹涌的长江好似巨斧,劈开了天门山,奔腾而去。滚滚的碧水东流到此,折向北方。在两岸青山的俯视下,在地平线上太阳升起的地方,一艘小船扬帆缓缓而来。
在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眼中,青山、碧水都是诗。读完这首诗,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思考过:奔腾的长江有能劈开大山的力量吗?为什么长江流着流着会拐弯呢?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首先得从河流是如何形成的说起。
河流的形成
河流的形成发生在陆地上,首先要有一股水流。
这股水流的源头可能来自融化的高山积雪或降下的雨雪,还可能来自涌出的泉水……可是,这些水流的命运不同。有的很快被太阳晒干了,幸存下来的水流或者源源不断地得到水量补充,或者和别的水流汇合……这些壮大了的水流,有的汇聚在低洼处形成小水塘,有的形成一条条小溪流。当水流越聚越大时,这些小水塘和小溪流就成了湖泊和河流。
湖水在湖泊里荡漾,江河在河床里流淌。
河床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河床的形成。
当江河只是最初的一股水流时,它是弱小的,只能寻找地表的低洼处存身。有时,这个低洼处和另一个低洼处离得很远,水流就只能漫出来,在地表漫无目的地游荡。很快,太阳就能将其各个击破,蒸发殆尽。
当水流汇聚在一起成为江河时,它们是有力量的。它们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将低洼处连在一起,冲刷出一条河床,给自己创造一个稳定的存身之所。
说到河床,我们先区分一下河谷和河床。河床是经常被水流占据的地方。河谷是流水切割出来的谷地。河谷比河床的范围要大,包括河床两侧的河岸以及河岸外面的斜坡。
在河流的上、中、下游,河床的形态各有各的特征。通常,上游河床呈现谷底较窄的“V”形,且上游较为平直,中游河床为谷底较宽的“U”形。中游出现了弯曲,下游谷底又宽又缓,且经常弯弯曲曲。
为什么会这样
水往低处走,这是流水自身的运动规律。
同时,河床的形成也和其所在地的地质构造有关,即岩石没有那么坚韧,可以适度向水让步,以实现水滴石穿。
河流主要以3 种方式改变地形:向下的下蚀作用、逆着水流方向向上游发力的溯源侵蚀作用,以及对着河岸的侧蚀作用。
在河流的上游,地势通常比较陡峭,越往上游,地势越高,水流速度越快。由于水流的迅速下切(由侵蚀作用或似乎是由侵蚀作用产生的下向切割),最初的河床呈现“V”形。同时,流水浸泡上游的河床后,上游的河床岩石变得松脆,碎裂为小石块,被流水带往中下游。
于是,河床向上游扩展。由于侵蚀了高处的岩石,上游河床的海拔未必会降低,但会变得更深、更宽,逐渐从小溪演变成一条河。由于水流是直直地使劲,因此上游的河床通常较为平直。
在河流的中游,随着地势的坡度减缓,除了之前的向上游侵蚀,河水开始和下面的大地较劲,河流下面的河床岩石变得松脆,碎裂为小石块,被流水带往下游。同时,由于地球转动产生的科里奥利力(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一种惯性力)的作用,水流中携带的碎石开始在河岸的一侧沉积。同时,由于侧蚀作用,对侧的河岸变得松脆。于是,河床开始变得弯弯曲曲,形成河曲。与此同时,水流在河谷中左右摆动,于是河床以及河谷都变得更加宽阔。
在河流的下游,基本上是平原地带,地势平缓。侧蚀作用和水流的摆动成为主流,于是出现了更多的河曲,使河流表现为弯弯绕绕的状态,这也是李白在诗中所说的“碧水东流至此回”现象的根源。
那么,水流对山体的侵蚀,能否劈开一座大山?
水低山高。当水流行进的时候遇到山,一般会绕道而行。虽然水流可以侵蚀山底,然而山体松动掉落的山石数量会远远超过水流能搬运走的数量,在原地堆积,不仅不会形成新河床,反而会形成堰塞湖,成为阻挠江河奔涌向前的障碍。所以,天门山双峰相对的奇景并非水流的作用,而是地質运动的鬼斧神工。
水流虽然不能劈开一座大山,但是能切开一条山谷。在北京延庆的百里山水画廊,有个景区叫乌龙峡谷,全长约2 千米,河水落差约800 米,是典型的山间河流深切河谷地貌景观。河水生生地在岩石中间侵蚀出一条深而长的河道,犹如大地裂开了一道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