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花园放牛”大学
2022-05-30王天伟
王天伟
我和华南农业大学(本文简称“华农”)的缘分还要从考研说起。由于考研失利,我未能被一志愿学校录取,进入了调剂阶段。那时,我每天都十分焦虑、紧张,害怕自己无法“上岸”,甚至夜不能寐、食不甘味。有天夜里,我百无聊赖,刷着微博,忽然,微博推送了一则招生宣传片,正是华南农业大学的。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调剂系统中填了“华南农业大学”这一志愿。未曾想到,我就这样被录取了。
录取结果出来时,我是喜忧参半的。因为没有实现去成都上学的梦想,我心里感到很难受,但在这些天的了解中,我发现华农是一所十分优秀的高校,地处一线城市广州,坐拥市中心千亩“花园”,在广东的认可度也很高,这让我对华农越来越满意,觉得能去学习不失为一件幸事。最重要的是,我在微博上看到这所学校还有自己研制的酸奶等奶产品,这对于热爱喝奶、从小被叫成是“奶娃子”的我来说,属实是大大惊喜。
如今三年匆匆,临近毕业,我对华农的爱越发深厚。在这里,就让我来为大家做个介绍吧。
百年底蕴专农事
华南农业大学坐落在“花城”广州,土地总面积 8261亩。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始创于 1909 年的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暨附设农业讲习所。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中国人民优秀农业科学家”的丁颖院士、“时代楷模”卢永根院士等知名学者都曾在此工作。2022 年,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评估中,华南农业大学的作物学专业榜上有名,成功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如今的华南农业大学已发展为一所以农业科学、生命科学为优势,农、工、文、理、经、管、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除农学院、林风学院、园艺学院、兽医学院等与“农”强相的学院,这里还有工程学院、数学与信息学院、艺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
提起农业,我曾经和很多人一样,第一印象就是撸起袖管在田里插秧或者戴着草帽在园中摘果的农民,殊不知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新技术被引入,为传统农业赋能。比如现在为了精准检测农作物病虫害,除了凭借多年的种植经验,还可以借助生物化学技术;过去大田作业往往会消耗大量的人力与时间,现在自动化无人播种机、耕作机等已经逐渐普及开来;针对农药难以沉积吸附等问题,纳米农药应运而生……这些都不再是故事里才能听到的。未来,科技与农业两个领域的碰撞会迸发出更加灿烂的火花。
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是国家长治久安和百姓丰衣足食的重要保障,是保证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在华农,很多专业的学习研究都会围绕农业来展开,比如机械专业会学习农机的设计与制造,计算机专业会以果园或农田中采集的图像作为分析对象,自动化专业会设计抓取果实的机械臂控制系统,视觉传达专业会设计茶叶等产品的包装等。在华农,除了有专业的老师,学生中也是藏龙卧虎,你随便对一名工科生发起提问,或许他也可以在农学方面侃侃而谈。
科技助农新天地
我的研究方向是面向果园的无人机遥感病害检测技术,也就是使用无人机作为平台搭载各种传感器,去果园里采集可见光或光谱数据加以分析,这其中涉及电子、光学、遥感和农业等多方面的知识。当前的学科发展不再是“单打独斗”,各个学科之间相辅相成、交叉耦合才是大势所趋。所以,尽管我的本科专业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看似与农业并无关联,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在深造时选择学习农业知识仍然有用武之地。选择这样的研究内容,对我来说一方面是兴趣使然,可以继续深入学习自己的本科知识,并且能够接触到其他领域的知识;另一方面,这也是很大的挑战,因为多学科交叉学习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辛劳,休闲娱乐时间会被大大压缩。最初,我一算时间就会感到焦虑,逐渐步入正轨后,我开始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
我的同学们研究的方向可谓是多种多样,有研制农业采摘机器人的,有研究无人机喷施农药的,有利用当下很火的神经网络进行猪脸识别的……很多课题听起来就十分有趣。所以,没必要再戴“有色眼镜”看待农业,它早就不再是以前的那个它了。
最是羊城春好处
我们学校的天河五山校部占地 4457 亩,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形成了“五湖四海一片林”的优美环境。建校以来,学校一直很注重校园环境的建设,在几代人的努力下,形成了华农别具特色的校园环境。行走在校园里,但见湖水碧波荡漾,处处鸟语花香,真是美不胜收。虽然地处市中心,距离广州塔不过几站地铁的距离,但是校园建设闹中取静,并无喧嚣之扰,使得广大师生能够安心学习和工作。
每年三月中旬,得到春雨滋润,校园里处处生机勃勃。华农的紫荆花是出了名的,每年盛放之时,很多游人会前来校园中赏花、露营,热闹非凡。除紫荆花外,还有黄花风铃木、木棉和炮仗花等值得一看。华农保留着很多当年国立中山大学的老建筑,后来的建筑也大多采取仿古制式,红墙青瓦与红花绿叶相得益彰,很适合大家取景拍照。无论你穿的是清纯可爱的 JK 制服,还是古典庄重的汉服,都能在华农找到合适的拍摄地。想象一下,和家人或朋友一起,带着精心准备好的美食,逛完校园后找一处阴凉的地方坐下,将野餐布铺好围坐其上,一边聊天一边美餐,置身于沁人心脾的花香中,将一切烦恼抛在脑后,这是何等的享受。
华农还有一片树林,其中树木品种繁多,形态各异,只有专业人士才能将其一一辨认,普通人走进其中仿佛置身于迷宫,所以不建议单独前往。不夸张地说,就连经常去“探险”的我也不能保证自己熟悉每一条路。午后,阳光透过茂密的树冠洒下来,如梦如幻,路面是松软的泥土,并无人工修缮——这里的一切都还保持着大自然原本的模样。在这里慢慢走着,仿佛心灵也会被洗涤,有“返璞归真”之趣。
行思皆有“神兽”伴
作为一所农业大学,华农的校园中自然少不了动物们的身影。清晨迎着朝阳走向图书馆,可能会有猫咪为你引路;饭后在操场上散步,或许就能偶遇在跑道上横躺的狗子;周末去大草坪野餐,“神兽”牛牛成群结队地从你身旁路过,尾巴晃来晃去很是俏皮;雨后,路旁的灌木上经常可以见到鸡蛋大小的蜗牛在缓缓爬行,似乎时间在它们周围都变慢了;树木园里,各种悦耳的鸟叫声从看不见的地方传来,营造出世外仙境般的氛围;湖中偶见鱼儿嬉戏,一个打挺就溅起层层水花……
学校各处分布着很多流浪猫,虽然无家可归,但是得益于善良的同学们,它们一个个都被照顾得很好,白白胖胖的。等到时机成熟,为了防止他们继续生生不息地繁衍,就会有人挺身而出,将他们送去绝育。哈哈哈,虽然很“惨”,但也是为了它们好。有些猫咪由于经常出没于人流密集的地方,身影被大家捕捉到后,拍成照片、视频在各大群中流传,慢慢就成了“小网红”,还被大家取了名字,比如大肥、米花糖、贪吃等。大肥更是有专属定制的小房子,水碗里的水、饭碗里的猫粮时刻充足,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博士师姐”。经济管理学院的楼后面常年住着一群小猫咪,只要带着猫粮去就可以撸上几把,有几个胆大的跟人特别亲热,不知哪位高人,直接给那里取名为“校内猫咖”。
学校牛棚养着的“神兽”牛牛们,其实是为动物科学专业的同学们做实验而饲养的,但平日里它们都受到了很好的照顾,每天有专人带它们去散步。与野生或流浪的动物相比,它们可以说是“有编制”的幸福宝贝。每次有人问起我在广州哪所大学就读,只要对面是广东人,我就说是“花园放牛大学”,他们总能第一个想到是华农。
华农的同学们还成立了“小动物保护协会”,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救助校园内的小动物们,我也有幸成了一名会员。协会群里每天都会分享动物们的状态,在哪里发现了新的猫咪,哪里有需要救助的小动物,哪个幸运的流浪动物被成功领养了……这些消息我们总能第一时间在群里得知。有时候小动物病重需要长期治疗,同学们还会自发筹款帮忙。偌大的华农因為有了这样一群人而变得格外温暖。
一入华农,终身不忘。丁颖精神在这里代代相传,先辈们以身作则,扎根农业,奉献终生,吾辈又有何理由消极懈怠?我们应时时刻刻鞭策自己,在成长的路上不懈奋斗。有幸与华农结缘,让我相信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句话。来到这里后,我绝没有一丝后悔;离开这里时,我带走的是知识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