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防治与饮食原则,你了解多少?
2022-05-30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的血管狭窄、痉挛或阻塞所引起的缺血性心脏病。该病为临床常见的多发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冠心病患者会出现心绞痛、胸闷等症状,其心血管健康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在生活中,不少人对冠心病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需要注意的是,冠心病患者若不积极治疗,则会使生命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合理安排膳食,是预防冠心病急性发作的基础。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冠心病的防治、饮食原则等相关知识。
一、冠心病的防治
1.引发冠心病的高危因素
(1)血脂异常。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等与冠心病的发生关系密切。
(2)高血压。舒张压与收缩压长期升高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脂质沉积,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3)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因存在糖类和脂质代谢异常的现象,因此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较高。
(4)肥胖。重度肥胖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
(5)其他因素。冠心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有家族史者、日常生活习惯不良者患冠心病的可能性较高。
2.冠心病的发病信号
心绞痛是冠心病发病的主要信号。患者的心前区会出现憋闷、疼痛或压迫感、紧迫感。半数以上患者的胸痛会牵扯到左肩、左手,有些患者的咽喉也会发生疼痛。疼痛持续时间多在1~15分钟,较少超过30分钟。患者出现心绞痛症状后需要立即就地休息,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同时拨打120。部分患者心绞痛发作的症状不典型,可表现为牙痛、肩背痛、颈痛、胸闷、上腹部不适等,凡突然有前述不适症状者都应尽快就诊明确病因。
3.冠心病的预防措施
(1)定期检查。年龄超过40岁的男性、有冠心病家族史人群及绝经后的女性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心电图、心肌酶等检查。
(2)防治相关疾病。积极防治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定期检测血脂、血压和血糖。若已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必须按时服药,养成监测血压、血脂和血糖的习惯。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3)改善生活方式。①合理饮食、食不过量、不偏食,不可食用过多甜食和高脂肪类食物,适当补充膳食纤维、维生素和钙,多食用五谷杂粮。每日摄入的热量控制在6000~8000 千焦,蛋白质控制在60~70克,脂肪最好不要超过50克。②规律生活、放松心情,可培养业余爱好,以缓解紧张情绪。③适当锻炼,增强体质。建议循序渐进地进行有氧运动,每周运动2~3次,注意不可突然剧烈运动。
(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中医医院 王忠昆 邮编:065499)
二、冠心病患者饮食宜“多彩”
冠心病患者的饮食宜讲究“红、黄、绿、白、黑”。
1.“红”指红葡萄酒
每天饮用红葡萄酒50~100毫升,有助于预防冠心病。因为,红葡萄酒中含有的抗氧化物质能夠阻止血栓堆积,进而起到预防冠心病的作用。
2.“黄”指黄色蔬菜
胡萝卜、甘薯、西红柿等黄色蔬菜富含胡萝卜素,具有减轻动脉硬化的作用。其中,胡萝卜还有降低血压、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血糖等作用。
3.“绿”指绿叶蔬菜
菠菜、韭菜、芹菜等绿叶蔬菜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适当多吃,可减少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有助于预防心脏病和脑卒中。其中,芹菜对冠心病伴高血压的患者具有降低血压、镇静安神的作用。
4.“白”指牛奶
每天早晨喝一杯牛奶(约250毫升),有助于预防冠心病。因为,牛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钙、铁等多种人体需要的物质,能有效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和控制人体胆固醇的含量。
5.“黑”指黑木耳
每日食用5~10克黑木耳,可有效预防冠心病。因为,黑木耳中含大量维生素,对降低人体血液黏稠度、胆固醇含量均有良好的效果。
(湖南省肿瘤医院院感办 周艳华 邮编:410013)
三、冠心病患者要避免三大认识误区
1.使用“偏方”能治愈冠心病
目前,治疗冠心病的方法主要包括生活治疗(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药物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系统地服用,而不能盲目相信所谓的“偏方”。此外,冠心病只能被缓解,不能被治愈。
2.没有症状就不用治疗
很多冠心病患者初期没有症状,当出现明显症状时,则说明病情已经很严重了,而且治疗难度增加。因此,千万不要等到出现胸闷、胸痛、气促等冠心病的症状时才引起重视。平时可以通过心电图、血脂分析、血压测量、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进行综合判断。如有冠心病征兆,则应尽早干预,以防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衰等并发症的发生。
3.年轻人不会患冠心病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压力的增大,冠心病患者日益年轻化。所以,平时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运动,定期体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防患于未然。
(湖南省南华大学附属长沙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高米 邮编:41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