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贵有情,情贵在真

2022-05-30王淦生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2022年8期
关键词:真话老爸鲁迅

王淦生

技法点拨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想使文章能够感人肺腑,“情感真挚”是最起码的要求。一篇记叙文,如果写得虚假、矫情、做作,非但起不到“感人心”的效果,反而会令人反感生厌。因此,判断一篇记叙文成功与否,“情感真挚”是先决条件,为此应当做到三点: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第一,写真事。“真事”是承载真情实感的基础。这里讲的“真事”,正如鲁迅先生所言的“不必是曾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而所谓“会有的实情”,即是指文章中讲述的故事必须符合生活逻辑和客观规律。鲁迅同样是写一个人偷东西被拆穿之后的辩解,“有文化”的孔乙己一直辩称自己的“偷书”行为是“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而“没文化”的阿Q在偷了尼姑种的萝卜被发现后则这样抵赖:“这是你的?你能叫得他答应你么?”都是狡辩,一个玩文字游戏,一个则胡搅蛮缠,这与孔乙己穷酸又爱面子、阿Q泼皮无赖的性格完全吻合,所以读来觉得特别真实。

第二,说真话。“真话”是指能够揭示社会本质、符合发展规律的主题或者观点。当然,在叙事类文章中,这种“真话”未必都要通过议论性语言表达出来,更多的则是借助形象的描述加以呈现。作者在叙述、描写、议论时,要如鲁迅所言的“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力求凸显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起到塑造典型人物、反映社会现状的作用。比如《祝福》中借祥林嫂的遭遇反映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对妇女的精神摧残,让我们认识到拯救被旧制度欺压的劳苦大众,需要精神的觉醒。小说基于真实描述和社会现实的客观再现的“真话”,会让人更容易接受。

第三,抒真情。叙事类文章中的抒情,一要“缘事而发”,而不是空洞浮泛的煽情;二要“点到为止”,最好能将作者的情感蕴蓄于描写与叙述当中,让文笔饱含深情,用故事和人物去打动读者。就像鲁迅小说《社戏》结尾的抒情:“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寥寥数语,使“我”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对儿时伙伴的怀念之情跃然纸上。“豆”和“戏”,是童年自由快乐生活的载体,一个“好”字蕴含无限缅怀与眷恋。

写真事,是情感真挚的基础;说真话,是情感真挚的内核;抒真情,是情感真挚的外在呈现。三者合一,才能赢得读者认可。

经典引路

儿 女

朱自清

我现在已是五个儿女的父亲了。想起圣陶喜欢用的蜗牛背了壳的比喻,便觉得不自在。新近一位亲戚嘲笑我说,要剥层皮呢!

你读过鲁迅先生的《幸福的家庭》么?我的便是那一类的幸福的家庭!每天午饭和晚饭,就如两次潮水一般。先是孩子们你来他去地在厨房与饭间里查看,一面催我或妻开饭的命令。急促繁碎的脚步,夹着笑和嚷,一阵阵袭来,直到命令发出为止。他们一递一个地跑着喊着,将命令传给厨房里佣人;便立刻抢着回来搬凳子。于是这个说,我坐这儿!那个说,大哥不让我!大哥却说,小妹打我!我给他们调解,说好话。但是他们有时候很固执,我有时候也不耐烦,这便用着叱责了;叱责还不行,不由自主地,我的沉重的手掌便到他们身上了。于是哭的哭,坐的坐,局面才算定了。接着可又你要大碗,他要小碗,你说红筷子好,他说黑筷子好;这个要干饭,那个要稀饭,要茶要汤,要鱼要肉,要豆腐,要萝卜;你说他菜多,他说你菜好。妻是照例安慰着他们,但这显然是太迂缓了。我是个暴躁的人,怎么等得及?不用说,用老法子将他们立刻征服了;虽然有哭的,不久也就抹着泪捧起碗了。吃完了,纷纷爬下凳子,桌上是饭粒呀、汤汁呀、骨头呀、渣滓呀,加上纵横的筷子、匙子,就如一块花花绿绿的地图模型。

吃饭而外,他们的大事便是游戏。游戏时,大的有大主意,小的有小主意,各自坚持不下,于是争执起来;或者大的欺负了小的,或者小的竟欺负了大的,被欺负的哭着嚷着,到我或妻的面前诉苦;我大抵仍旧要用老法子来判断的,但不理的时候也有。最为难的,是争夺玩具的时候:这一个的与那一个的是同样的东西,却偏要那一个的;而那一个便偏不答应。在这种情形之下,不论如何,终于是非哭了不可的。这些事件自然不至于天天全有,但大致总有好些起。

我若坐在家里看书或写什么东西,管保一点钟里要分几回心,或站起来一两次的。若是雨天或礼拜日,孩子们在家的多,那么,摊开书竟看不下一行,提起笔也写不出一个字的事,也有过的。我常和妻說,我们家真是成日的千军万马呀!有时是不但成日,连夜里也有兵马在进行着,在有吃乳或生病的孩子的时候!

我的朋友大概都是爱孩子的。少谷有一回写信责备我,说儿女的吵闹,也是很有趣的,何至可厌到如我所说,他说他真不解。子恺为他家华瞻写的文章,真是蔼然仁者之言。圣陶也常常为孩子操心:小学毕业了,到什么中学好呢?——这样的话,他和我说过两三回了。我对他们只有惭愧!

可是近来我也渐渐觉着自己的责任。我想,第一该将孩子们团聚起来,其次便该给他们些力量。我亲眼见过一个爱儿女的人,因为不曾好好地教育他们,便将他们荒废了。他并不是溺爱,只是没有耐心去料理他们,他们便不能成材了。我想我若照现在这样下去,孩子们也便危险了。我得计划着,让他们渐渐知道怎样去做人才行。

但是要不要他们像我自己呢?这一层,我在白马湖教初中学生时,也曾从师生的立场上问过丏尊,他毫不踌躇地说,自然啰。近来与平伯谈起教子,他却答得妙,总不希望比自己坏啰。是的,只要不比自己坏就行,像不像倒是不在乎的。职业、人生观等,还是由他们自己去定的好;自己顶可贵,只要指导,帮助他们去发展自己,便是极贤明的办法。(节选自朱自清《儿女》,文章有删改)

特色简析

这篇《儿女》是朱自清除《背影》外的另一篇表现亲子之情的文章,虽然没有《背影》出名,但所传达的亲子之情,却是一样的真挚。文章通过真切、细腻的笔触,写出了孩子们的淘气和顽皮,更表现了父亲从粗暴到理性的转变。尤其是文末列举“我”对多位朋友的“教子”心得的讨教,更是凸显出“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爱子观”,充分表现了父亲对子女的深沉博大的爱。

佳作工坊

老 爸

黄雅雯

很小的时候,我便学着电视剧里的女孩子叫爸爸“老爸”。其实,那时候的爸爸也不过三十出头,正属于“一枝花”的年纪,英俊挺拔,跟“老”一点儿不沾边。所以当他听见我对他的“亲切称呼”时,总像个孩子似的嘟起嘴巴:“爸爸真的有那么老了吗?”

可我依旧那么顽皮地叫他,爸爸也渐渐习惯“老爸”的称谓,甚至在我面前也这样自称了,“闺女,听老爸的话!”“丫头,老爸给你买了本书。”“乖女儿,别把老爸抽烟的事告诉你妈。”嗨,这个不老的“老爸”!

成长的路上,老爸牵着我的手,缓缓向前行走,我就像依偎在他身边的一棵小树,不知不觉地从他的腰间蹿到了他的胸口,而今已经可以将脑袋倚上他宽厚的肩头。而老爸依旧是我身旁一棵俊朗挺拔的大树,岁月在他的身上似是停滞的,而老爸的形象仿佛已被定格。幽默、乐观、健康、博学,这个“老”字在他身上似乎永远也派不上用场。

“你是上帝为我派来的天使,给老爸灌注了青春的魔力。”老爸这样诠释他不老的秘密。我相信这是真的,因为老爸从未跟我说过半句谎言。

“哦,老爸,我只要你年轻,我愿意永远守在你身边。”我扳过老爸的手指,与他拉了拉钩。

老爸笑了,突然间我看到了他眼睛里有晶莹的东西在闪烁。

可我还是违背了自己的诺言,因为我要离开爸妈,到远方的城市去读书了。

我在聆听了老爸一遍又一遍的叮咛之后,也给老爸留下了一句叮嘱:“可不许离开我之后偷偷变老哦!”

而老爸似乎没有牢记我的叮嘱。在我第一个学年放假回到家时,蓦然觉出了老爸的变化。在一个阴雨绵绵的清晨,我听见老爸跟老妈唠叨他腰背酸痛;在一个悠闲宁静的午后,我坐在老爸的身边,他鬓角的银丝蓦然闯进了我的眼帘;在一个安恬温馨的晚上,老爸翻起我儿时的相片,眼角却瞬間荡漾起一道隐藏着岁月沧桑的波纹……

老爸,你真的“老”了吗?

是否因为我没有守在你的身边而让你多了一份牵挂?用什么才能将这个“老”字从你的腰背、从你的鬓角、从你的眼角拂去?

我不再叫你“老爸”了,因为我希望你永远年轻,希望你一直陪我走下去,爸爸!

名师点评

文章以“老”为线索,以“老”与“不老”为支点,满怀爱意,将“老爸”的形象和父女之情描摹得真切传神。文章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靠的是精选生活中常见的细节来承载和传递情感。文中的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饱含深情,流露出爸爸对女儿的疼爱和不舍,以及女儿对爸爸的依恋和敬爱。

责编:谢奇睿

猜你喜欢

真话老爸鲁迅
鲁迅,好可爱一爹
真话能走多远(节选)
真话都可以写吗
老爸
鲁迅《自嘲》句
这些老爸,“爸”气十足!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