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月夜悲芦笛
2022-05-30蔡晓鸿
蔡晓鸿
笛声悠悠,往往能触动人们的情肠。“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触动的是迁客的惆怅之意;“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触动的是游子的寂寞之情;“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触动的是诗人对春色的期盼;“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触动的是诗人对世事沧桑的感喟。对于身处塞外的戍边将士来说,一曲凄凉的笛声,又会触动他们怎样的情感呢?品读唐代诗人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便能知晓答案。
【诗歌先读】
夜上受降城①闻笛
[唐]李 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②尽望乡。
注释:①受降城:唐景龙二年(708),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另有一种说法是,贞观二十年(646),唐太宗亲临灵州(在今宁夏灵武西南)接受铁勒诸部的归附,后世便将此地称为“受降城”。②征人:戍边的将士。
【妙语解诗】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前句写的是声,后句写的是情,用袅袅的笛声将思乡的暗流汇聚成情感的洪波。边塞“沙似雪”“月如霜”,环境本就苦寒凄凉,再闻笛声,谁人不生出思乡愈切之感呢?
一首诗中,经过前面的铺陈蓄势,最后一句一般会直抒胸臆,一吐衷肠。李益的诗则不然,他独辟蹊径,并未直抒思乡盼归之情,而是巧妙地将全诗的景、情、境定格于“征人望乡”的镜头之中,用这一镜头表现边关将士深切的思乡之情。这样写,让人回味不尽,达到了“句终而意不绝”的效果。读罢诗篇,“征人望乡”的镜头停留在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
“不知何处”,用以映衬大漠的广阔空寂,表现听到笛声时的迷茫怅惘。“一夜”即“整夜”,足见时间之长;“尽”意为“都”“全”,无一人例外。“一夜”与“尽”结合,更能表现征人离乡之久、征戍之苦,多种情感蕴藏其中。
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边月空悲芦管秋”的诗句,此句便由李益这首诗的后两句化用而来,足见这两句诗的艺术魅力。
【诗意放送】
塞外,大漠,一轮明月照亮了边关。
这轮高悬的明月,见证了朝代的兴衰更迭,见证了狼山猎火、青海长云,见证了直捣虏庭、醉卧沙场,见证了黄沙百战穿金甲,见证了貂锦五千丧胡尘。
受降城外,一幕幕战与和、胜与败、攻与守的历史曾在此上演。英雄曾在此施展謀略与抱负,将士曾在此奉献血泪与精魂。
独自站立在受降城上,举目远眺,绵延数十里的山峦之上,耸立着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就在这沙丘之下,埋葬了多少白羽金鞍、旃裘胡骑,埋葬了多少征人的刁斗、公主的琵琶,埋葬了多少山东兵士关西卒的尸骨。而今,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
近看,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边地苦寒,每至隆冬,将士们都要苦叹朔风如刀,袭面如割;苦叹云海雪涌,马蹄冻裂。现在虽然还是深秋,寒意却已伴随着月色浸透了古堡,浸透了沙丘,浸透了蛰伏于关隘、深夜未眠的征人。想起这里曾经有过的阴谋与野心、杀戮与牺牲,还有那掩埋于黄沙之下的累累白骨,这种寒意就更为深重了。
四下里寂然无声,更显得空旷寥落。刀光剑影暂时退去,鼓角争鸣暂时停歇,万籁俱寂。
可是,不知从何处飘来一曲呜呜的芦笛之声,似邈远而又切近,似模糊而又清晰,随风飘散,溢满边关。不眠的将士披衣而起,徘徊月下。笛声凄凉而哀婉,应当是一曲《折杨柳》吧!
当年从军时,夜晚夫妻话别,为妻子吹奏的,就是这首曲子。
当年从军时,黎明爷娘相送,耳中萦绕的,就是这首曲子。
不由得再上戍楼,翘首南望,那里是故乡的方向,是亲人所在的方向。
将士们,当你们塞外回首的时候,可曾想起,家中父母老迈少人问,妻儿羸弱愁断肠?
可叹!说不定,明天又会烟尘漫天起,鼙鼓动地来,埋没多少春闺梦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