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里的人物应该这样“描写”
2022-05-30王树仁
王树仁
所谓记叙文,“泛指一种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来反映客观事物的文章”。记叙文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兼以议论和抒情,写法较自由,便于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下面就简单地谈谈记叙文里的人物应该怎样“描写”。人物描写的方法很多,归纳起来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其中前者是主要的,后者次之。
一、直接描写
直接描写包括概括描写、细节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对话描写等手法。
1.概括描写:就是人物出场前后,在适当的时机,对人物性格或其他方面进行简单概括的介绍,使读者对这一人物有一个总的印象。例如《水浒传》第二回,作者在高俅出场前介绍说:“这人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顽耍,颇能诗书词赋;若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不会。”这是人物出场前对人物性格的介绍,使读者对高俅有了初步印象,为后面情节发展打下基础。
2.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形象的特征、语言、动作、服饰以及微妙的心理活动做细致的描写。富有特殊意义的细节描写,具有展示人物性格的作用,它使性格更丰满、更突出。在《霓虹灯下的哨兵》中,对陈喜的刻画就采用了细节描写。例如陈喜扔掉伴随他走过漫长征途的布袜的细节。扔掉了布袜,实际上是想把“部队的老传统扔掉”。这虽是一个小小的细节,却揭示了陈喜在灯红酒绿的上海,被资产阶级香风吹昏了头脑。
3.行动描写:就是通过人物的行动,来说明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的行动是展示性格的主要手段,人物性格主要靠人物在矛盾冲突中的行动和内心活动的描写刻画出来。例如《水浒传》中武松勇猛、正直、义气、精细等性格,是用“景阳冈武松打虎”“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具体行动来刻画的。
4.心理描写:心理描写的方法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状态。如《红岩》中对甫志高的一段心理描写,就是直接揭示的。当许云峰发现书店的联络站有问题时,他指示甫志高晚上不能回家,并让他马上通知刘思扬躲避。这时对甫志高的心理状态的描写是:“他默默地望着公用电话,心里盘算着,如果打通电话,刘思扬一来,今晚上就别想回家了,别想见到他的妻了。”在这样的紧急关头,甫志高想到的不是革命的利益,不是同志的安危,而是自己和自己的老婆告别,这就深刻地揭示了甫志高自私自利的心理。心理描写的另一种手法是间接描写,即通过对人物外部表情或动作来显示人物的心理活动。如鲁迅先生的《药》中对华老栓的描写。华老栓为了到刑场去买人血馒头,从华大妈手里接过银钱之后,却“抖抖地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华老栓因为给儿子买“良药”治好痨病的希望全寄托在这些银钱上,所以他格外小心谨慎,唯恐这些银钱丢失的心理,就通过这一细节动作,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了。
5.肖像描写: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外貌、服饰、姿态的描写来突出人物的性格。肖像描写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静态描写,也可以动态描写;可以精雕细刻,也可以粗线条地勾勒。如鲁迅先生在《故乡》中对少年时代闰土的肖像描写:“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頂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6.对话描写:对话描写也是记叙文中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段。优秀作品中人物的对话不仅为情节的发展作了交代,而且能显示人物的性格和内心情感。例如《林海雪原》中,杨子荣大智大勇的性格,在舌战小炉匠的对话中,就得到了充分地表现。
二、间接描写
作者不正面描写人物,而是借助于作品中其他人物的反映或对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例如《红楼梦》第三回,写林黛玉初到贾府时,借林黛玉的听觉而描写放肆的王熙凤的形象:“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里不正面写王熙凤,只通过林黛玉的听觉来突出她的性格。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记叙文中,上面这些描写手法并不是孤立的、互相排斥的;它们往往是交织在一起,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比如有的是心理描写,同时又是动作描写或对话描写;有的细节描写又是通过动作或对话来表现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