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周年记

2022-05-30

党员生活·中 2022年8期
关键词:教育部双减培训

时针拨回到一年前。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

如今,整整一年过去,“双减”成效有目共睹,这场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的变革,正越发深刻。

规范校外,减轻负担

不了解“双减”之前的义务教育生态,就无法了解“双减”带来的巨大震动。

在教育焦虑的裹挟下,家长打“鸡血”,“鸡娃”遍地,学生和家庭在教育上的投入规模不断扩大,校外培训市场异常火热。

虽然教育部门明令禁止,但“小升初”潜规则不断。“点招”“坑班”盛行,校外培训机构举办的各类竞赛,成为公办学校招收学生的标准。

这一链条甚至蔓延到“幼升小”,学龄前儿童就要识文断句,满口ABC,掌握四则运算。当着北京某市一级一类幼儿园园长的面,一位家长说“你们园办得不好,不教小孩英语、数学,小孩不会写字,唐诗也背不了几首”,弄得园长哭笑不得。

繁荣的表象下,教培行业教师资质不达标、超纲教学、预付费乱象、机构跑路、合同欺诈、未成年人保护不足等问题层出不穷。机构一旦“爆雷”,往往引发群体聚集“要钱要说法”,冲击社会稳定。

公办教育体系和质量也受到严重冲击,培训机构的高薪让一些教师人心浮动。

“在中国教育历史上,校外教育从来没有如此市场化,如此地影响、取代、干扰正常的学校教育。校外教育本应该是学校教育的影子,但现在学校教育反而成了校外教育的影子。”有专家直言。

有鉴于此,校外培训机构乱象能否得到整治,对“双减”工作成败来说,有着重要的风向标意义。

如此,便也不难理解这一年间,“双减”工作的雷霆万钧。

政策上,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出台配套文件30多个,对实行政府指导价、预收费监管、上市公司清理整治、作业管理等方面明确具体规定,形成“1+N”政策制度体系。政策层面上细化具体要求,为地方执行“双减”政策提供了具体依据。

落实上,教育部有关部门持续开展巡查执法,在周末、中秋、国庆、寒暑假期间开展暗访,累计出动执法检查人员44万余人次。国务院教育督导办每半月将“双减”工作情况通报给各省级人民政府,督促政府履责。

效果上,全国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超九成,培训收费较之前平均下降四成以上,25家相关上市公司全部不再从事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建成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2.0版。

巨大变革下,家长们感受最为直接。

据报道,深圳家长以往“慷慨解囊”为孩子报补习班,培训费用数以万元计的家庭比比皆是。“双减”之后,这一费用骤减至数千元,而且大多花在艺术、体育等非学科类培训上。当地市民王先生说,两个女儿以往花在培训班上的费用每年可达20万元,如今不必再去培训班,一家人去爬山、游泳、做手工,不仅费用不高,更收获了多彩的亲子时光。

近期,据教育部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根据第三方对全国32个省份75万名师生及家长的调查,79.42%的学生未参加学科类培训,93%的家长表示学科类培训支出减少,其中76%的家庭培训支出减少一半以上。

与此同时,全国近11万家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纳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机构资质审查、收费行为规范、预收费资金监管等关键环节全面加强,“爆雷”“冒烟”等风险显著减轻。

提质校内,强化阵地

当校外培训机构正在接受彻底整治规范时,“双减”的另一场重头戏——校内教育提质增效、强化教学主阵地作用,也在加速推进。

社会对于“双减”的关注讨论乃至担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倘若减少了校外培训,孩子的成绩会不会受到影响?要留出课堂时间用来做检测,教师教学任务能否完成?让学校去做课后服务,能否保证质量?

面对担忧质疑,教育部态度明确。有关负责人表态:“教育部始终把校内减负提质作为‘双减工作的根本之策,切实强化学校的教育主阵地作用。”

一幕幕新气象在大江南北呈现。

在甘肃,定西市安定区中华路小学设计提升素养的多元作业——

“请大家按照自己的想象和观察,画一幅关于春天的美景,并对自己画的春天进行介绍。”教师话音刚落,孩子们已经迫不及待开工。不少学生当堂就完成了作业。

“崭新的作业形式,告别了机械抄写,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绘画能力,真正提高作业效能。”该校语文教研组组长杨希娟说。

在陕西,榆林市绥德实验中学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

该校打造28个学生社团,涉及非遗国学、艺术、体育、科技四大类,供学生自主选择。为高质量开展社团活动,学校专门聘请剪纸非遗传承人、书法协会专家、专业舞蹈教师等11名校外教师。学生们在各级各类文体竞赛中成绩突出,为省市输送不少优秀体育、艺术特长生。

在北京,朝阳区实验小学打造提质增效的新型课堂——

学校全面梳理小学六年数学教材,提取出58节关键课,囊括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核心知识。在关键课的打磨中,教师把握住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也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数学学习负担明显减轻。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城的小商贩们注意到,每到双休日,县城曾国藩文化广场和郊区的文塔山公园里,学生娃明显增多了。“生意好多了。”小商贩们高兴地说。

小商贩们或许不知道,这是一年来娄底市各个学校紧紧围绕“双减”政策,落实作业减负提质的結果。双峰县的一名家长说:“要求家长代劳完成的作业没有了,我们不用再投入大量精力参与到孩子的作业中,家庭氛围也好了很多。”

据教育部统计,一年来,各地各校作业总量和时长调控基本达到了规定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面作业的学生占比由“双减”前的46%提高到90%以上。与此同时,课后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有91.7%的教师参与提供课后服务,基本满足了学生不同学习需要,自愿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比例超过90%,有力促进学生学习回归校园。

如何让“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道理其实很简单,只有校内“吃得饱”,才不必去校外“加餐”。

唯有治本,方能行远

“宝贝们的暑假来临,如果有需要帮助孩子规划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课程的家长,可以随时联系我。”

日前,一些曾经消失的培训机构销售人员,又开始给家长发送暑假“攒班”信息,并特意强调“都是原版课程内容,精品小班课,英语有幼儿段”。

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并不意外。这一年间,有关部门对此类情况的打击治理,从未停止。

从另一角度看,培训市场的“隐形发育”,折射出的是巨大的社会惯性。

唯有治本,方能行远。

“双减”,绝不是为“减”而减。它更是吹响公共教育强势回归的号角,是奏响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进行曲。

这一年,以“双减”为契机,有关部门撬动基础教育整体改革,引导各方回归立德树人初心,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推进课程、教学、考试评价各个环节系列改革,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重塑教育生态。

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增强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引导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135个县(市、区、旗)入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名单,它们将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为全国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作出示范。

各地认真落实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着力扭转唯分数、唯升学不良倾向,积极構建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评价体系。

学校普遍更加重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完善教学管理规范。99%以上的学校建立了教学基本规程,认真执行教学计划,注重强化教学管理、教研备课、教学评价。

干部教师轮岗、打破“名校壁垒”和“学区壁垒”,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和“公民同招”政策,优质高中“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调整考试指挥棒,从知识立意走向素养立意,不考校外培训和社会竞赛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回归校园……

一年来,基础教育改革的坚冰,加速融化。

“这些工作跟上了,‘双减工作才能真正落地,具有生命力。”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说。

一年间,由“双减”工作传达的强劲信号,传导到教育生态系统的细枝末节。

“双减”之前,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学科培训是市场主赛道。“双减”之后,体育、科学、艺术等非学科培训方兴未艾。经过阵痛,一批校外培训机构已初步实现转型。

“面对‘双减,不要钻政策的空子,而是借机反思与总结,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这才是这场大变革真正的意义。”一名教培行业投资人士有感而发。

猜你喜欢

教育部双减培训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教育部召开座谈会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教育部:高考地方性加分项目2018年减至35个
我校两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