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之洞教育思想及其对湖北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意义

2022-05-30杨鹏陈前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张之洞教育思想高等教育

杨鹏 陈前

摘  要:张之洞在推动湖北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上可谓功不可没,这与他自身始终重视“兴学育人”的理念和秉持“中体西用”的教育革新理论分不开,与他督鄂十七载所开展的一系列教育活动更是息息相关。从晚清社会大背景下考察张之洞的教育主张以及他在湖北创办的两湖书院等一系列教育实践,探究张之洞在推动湖北近代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所做的贡献,文章据此展开案例整体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张之洞;教育思想;两湖书院;自强学堂;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23-0120-04

一、晚清社会变局下张之洞的教育主张

1840年帝国主义国家在坚船利炮的加持下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鸦片战争爆发,清王朝国门洞开,因此成为晚清历史的重大转折点,古老的中国被迫向近代迈进。甲午中日战争过后,冲击加剧,中国政治、经济四分五裂,敏锐的中国知识分子捕捉到革新的信号,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反思,并尝试吸收西方知识,自此晚清社会变局初见端倪。

(一)张之洞教育主张产生的背景与契机

在晚清社会的变局下,洋务运动在“自强”“求富”的口号下应运而生,而指导这场运动的主要思想正是张之洞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此后这一思想更是在近代湖北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898年5月,他出版了《劝学篇》重申“旧学为体,新学为用”,反对政治制度的改革。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1901年,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刺激了清末新政的推行,在推行的诸多新政中,清政府依旧是在奉行中体西用的主张下,提出了发展新式教育、重视人才,开始派遣大量学生前往日本学习,并废除了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虽然各项有关文化教育举措的实际效果因种种原因而大打折扣,但总体上新政策的推行旧体系的破除还是成功地使“学而优则仕”的格局被打破。在废除科举制这一项上,改革者尚未权衡出利弊便失去了对下层民众的掌控,下层民众对最高统治者的认同逐渐降低,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则进一步加剧升级。这些晚清时期的政治及教育改革所遭遇的重大挫折,都使得亲身体会过的张之洞对该时期社会及教育方面的变化把握更为深刻,也为张之洞构建其教育思想体系和提出新的学制主张提供了条件和契机。

(二)张之洞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张之洞在构建自身教育思想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晚清教育从传统到近代转型这一客观趋势的限制,他出身官宦世家,又通过科举跻身仕途,受“力学问,树功名”等个人因素的影响。张之洞兴学的指导原则是“中体西用”论。在他的《劝学篇》中对此有所阐释:“体”的目的是“正人心”主要涉及道德问题,这一点是内核;“用”的目的是“开风气”,即通过学习西方技艺来增长见闻,这点主要是为“中体”服务。即就算受到晚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历史大潮流的影响,这一思想的主体依旧是“旧学”,本质上仍旧是中国封建主义的内核,并以此指导一切文化教育的发展,重心依旧是牢固维护儒家“三纲五常”的地位,最终都指向一点: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在此指导原则的前提下,张之洞在教育上的主张依旧是以德育为根本,不改忠君本质,在保留原有封建旧习的基础上,适当发展智育和体育,以此培養新本领,做到思想不变又识时务的“经世致用”之才。张之洞始终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重视发展教育,力主开新学,“所到之处,对教育必有兴革”[1]是他的真实写照。他在任湖广总督期间,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核心思想影响下,大力革新旧式教育,宣传设学校、定学制、变科举、改书院、派留学,还通过“博考外国各项学堂课程门目,参酌变通,择其宜者用之”[2],以此全方位地开展他的教育活动。

二、张之洞在湖北的教育实践活动

晚清教育总体上处于从传统向近代转型的历史转型期,该时期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改革层出不穷,虽然大部分教育实践的改革因各种历史实践因素的影响而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挫折,但或多或少对推进近代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唤醒文化新风气等方面有所促进。张之洞自始至终对教育实践寄予了深厚期望,在十七年的督鄂生涯里,以湖北为据点,开展了广泛的教育实践活动,可以说,张之洞教育思想的实践是“中体西用”理论的现实体现。在他众多的教育实践里,下文主要以推动湖北近代高等教育为关联点,展开对两湖书院等三所院校创建与发展过程的主要分析。

(一)两湖书院的修建与管理

两湖书院由张之洞于1890年在湖北主持修建,正式落成于1891年春,在校舍规模、经费、师资等方面都远胜于当时湖北乃至全国的其他书院,具有十分优越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书院内设有监督厅和分教厅,用作监督书院日常办公和教师日常办公所用。又设有正学堂为礼堂和讲学之用,“正学”二字在两湖书院中还隐藏着更深层次的“诱导”之意,这里要“正”的就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伦理道德,因此实际上学生读书是不可能各凭兴趣地自由选择的。还设有楚贤堂作祀奉楚地先贤之所。设南北书库,总计藏书可达4万余卷。总体上两湖书院的修建财力充足、选址考究、布局恰当,在硬件设置方面创造了十分优越的办学条件。两湖书院的办学宗旨据时势之变有所调整,但总体上并没有跳脱出张之洞兴学的指导原则——“中体西用”论。起初旨在培养“出为名臣,处为名儒”的人才[3],即仍以取得功名为主要目标。张之洞在1897年重新拟定的课程规定中,对两湖书院的宗旨进行了再次说明,即开设两湖书院的根本之意,就是为国家培养目前需要的紧急人才,故设算学、地图、文学以及经学为四门必修课,所有学生必须修学不予缺一。

两湖书院对学生的管理,从日常学习到生活交友都有专门的规定。如学生在学院修学期间不准赌博、吸烟,不准结党营私、酗酒闹事,违背规则,不遵纪守礼的学生将被驱逐出书院。此外,书院“每名每月常膏火银三两,每月官师二课,住院二百四十名,两课均有奖赏,以课卷之高下为等差,惟草率谬妄者不给,此外调到录取而不愿住院者,为外课。自行投考者,为附课。每月亦二课,有奖赏,无膏火。课取视人数斟酌,无定额”[4]。从上述办院宗旨及学生条例种种都可看出当时两湖书院的管理已十分成熟规范,对学生的限制无论是从思想还是行为上,严苛程度都可见一斑。

(二)两湖师范学堂的形成与发展

两湖书院的成功之处也源于不断的锐意革新,自成立之日起,两湖书院总共经历过三次大的改革和演变,并最后发展成为两湖师范学堂。首次改革是在酌改学堂办法时期,前后七年,完成了从书院到学堂的过渡,这一时期的改革主要落脚点为课程的改革,对两湖书院原本的课程设置在有所删减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西方科学知识的内容和课程设置,而原本实学方面的课程仍旧被保留了下来。在这一时期主要做了课程安排与设置方面的一些改动,更加重视实用学科的教学,渐进引进西方先进科学知识课程,课时安排比重有所上升,各自权重方面有所调整和规制,在此基础上张之洞还开设了近代体育课。此外在教学方法上也一改往日松散的教学为统一的课堂讲学,这也为以后往班级授课发展做了铺垫。为了与课程改革保持同步,张之洞还相应地做了考试制度方面的改革并颁布了诸多奖励方法,试图通过奖惩激励学生研究策论文章,但实际上学生在得到奖金之后更多埋首于专研西方实用科学,但这也侧面说明当时高等教育的近代化至少在湖北已经形成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了,当然这也与张之洞的改革密不可分。这一系列的改革也使得两湖书院完成了由旧式书院到近代学堂的过渡。第二次改革是在1902—1904年,时间较短,仅为一次局部范围的小调整,旨在适应新的学制,将原本的学堂改为了涵盖文学、理学、法学的两湖高等学堂。在此基础上张之洞依旧继续加强对课程的调整与革新,在课程比重上历史、地理等学科的权重进一步提升,新设的学科主要有财政、律法等西方实用课程,并将240名学生削减掉一半做进一步分流,此阶段两湖高等学堂培养学生为“1+3+1”模式,分别由普通科、专门科和外出留学研习构成。最后一次改革发生在1906—1909年,这次是为与学制的变化保持一致所做的改革,最终将两湖高等学堂改为两湖师范学堂,目的是培养初等学堂师资,也是为了根据学生成绩好坏进行一次初步的分流,这段时期的改革又称为总师范学堂时期。

(三)自强学堂的创建与管理

自强学堂为现武汉大学的前身,犹如京师大学堂在北京近代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地位一般,自强学堂在湖北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中依旧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自强学堂是1893年张之洞在武汉地区创建的第一所外语专门学堂,其宗旨为“讲求时务,融贯中西,研精器数,以期教育成材,上备国家任使”[5]。课程初有方言、格致、商务、算学四门,每科由学堂出题,按月考试,计划每门延教习1人,招学生20人。1896年张之洞同学堂总办蔡锡永筹划改订自强学堂章程,取消格致和商务2门的单独考试,仅专课外国语1门,先让学生学习外文,并将商务和格致材料作为课本,更深入的研究则放于精通外文后,如此循序渐进,以改教学不实际的弊病。之后张之洞还认识到化学的精奥,将附设在汉阳铁厂内的化学堂并入了自强学堂,并在自强学堂内组织中外专家翻译西书,内容大多以商务律、铁路律、种植畜牧为主,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京师同文馆和上海广方言馆译述的不足。此时自强学堂主要的职责为专研外语、学习化学以及兼譯西书。1903年,自强学堂易名为方言学堂,开设课程除原本5门“要紧”语言(英、法、德、俄、日)之外,又加了修身、文学、史地、算术、交涉、理财、教育、体操等课程[6]。根据1909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当时在校教职员约35人,学生226人。几届毕业生中,有出国深造者、有去往各省任教习者、有从事翻译者,也有办理厂局商务等等,都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不少专业人才。辛亥革命时期,方言学堂校舍充当衙署,学宫变营房。1913年5月,又改名为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后演变为武汉大学。

三、张之洞对湖北近代高等教育的推动意义

张之洞在湖北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改革与实践是卓有成效的,可以说湖北地区早期文化教育现代化的蓝图是由他一手绘制并组织实施的。他在武汉构建的全面系统、领先全国的教育体系以及培养出的大批高等专业人才都成功地推动了湖北高等教育的近代化发展。他自身的教育思想也不断在改革旧式书院,创办新式学堂的过程中得以渗透和持续发展。

(一)促成了湖北近代高等教育体系的构建

张之洞的高等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其所著的《劝学篇》中,全书贯穿的中心思想即为“中体西用”,这一思想直接影响到《癸卯学制》有关中高等教育阶段教育宗旨的制定,即“以谨遵谕旨,端正去向,造就通才为宗旨”这里所说的“通才”就是“新旧兼学”的人才。这一宗旨体现了中体西用的基本精神,同时也为湖北近代高等教育提供了较为明确的指导思想。对高等教育体系构建的具体实践则始于张之洞1905年上奏请求废科举,科举制度的结束也为高等学校的发展扫清了障碍。有关高等教育体系的构建张之洞做了专门的论述:首先要设立专门的高等学府,改书院为学堂,和中小学形成相衔接的体系。新式学堂、实业、师范、普通结合,这都在两湖书院的三次改制中均有所体现。其次关于高等教育毕业生的出路问题,他通过设立严明的考试和奖励机制,既保留了传统书院教士、养士的传统,以解决其后顾之忧,又积极向近代学校靠拢,同时也为国家挑选新式人才提供了途径和为高等学堂生源提供了保障。在学校经费方面,巧借汉口茶商富足的商业资金保障其学堂办学经费的充足,又招纳商人子弟入校学习专业知识反哺当地商业发展,这在当时不得不说是一大创新。在高等学堂的课程内容设置上,张之洞的初步设想是“通经史、重实用”“新旧兼学,政艺兼学”[7],通过从小学、中学再到大学堂相衔接的教育体系,层层深入,最终通过高等学堂培养出知识渊博的人才。而他对高等教育制度的构想,在两湖书院第二次改制期间即改为高等学堂时期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实施,并由此开两湖大学预科学堂设立之先河,在此期间还对课程设置、行政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适应近代化的改革。

(二)奠定了湖北近代高等教育渐进稳定发展的格局

教育体系的构建离不开教育渐进发展对其的巩固作用,反过来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也进一步促进教育的稳定持续发展。这点对于湖北近代高等教育历经数次改革仍稳步向前发展也同样适用。首先就是张之洞“中体西用”思想的提出并被付诸湖北的教育实践。在此要辩证客观地看待,虽然在今天看来这一思想中包含了太多封建的成分,但之于当时的社会和背景而言,这一思想无疑是进步的且能被付诸实践的。因为教育的近代化作为整个社会近代化中的特殊一环,虽不像改革国家政治体制那样敏感,但作为与经济政治密切相关的重要部分来说,对国家发展的影响和助推作用依旧十分重大,且人才的培养往往不以主持者的意愿为转移,西方近代技艺、文化的大量涌入,必然会造成新学堂学习的兴起以及对封建传统的怀疑和否定。张之洞是完全意识到这点的,他的教育改革思想不至于那么激进,也充分考虑到了社会和朝廷所能接受的变革速度与程度,使教育有了兴革的空间,从而一步步推进了湖北近代高等教育的递进式发展,并将其不断发展的教育改革思想渗透其中。其次是张之洞能在坚持原有教育思想的同时依据时局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使之更能符合实际教育实践,这点在自强学堂由最初四门课程改成专修五门,重修外文,后又再兼学化学,令附翻译这一过程中体现得十分充分。同样,湖北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以至当今武汉全国四大文教中心地位的形成也与张之洞自始就注重“兴学育才”的,从未终止教育活动密不可分,在长达十七年的督鄂期间,更是不遗余力推动湖北教育的发展以及近代化走向。这一点在当时两湖书院经费来源、学生管理中奖励设置之丰厚等方面均有所体现。

(三)培养了大批湖北近代高等专业人才

两湖书院改制后的毕业学生为社会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他们不仅在湖北担任发展教育的重任,也对京师和一些省份的教育作出了贡献。如两湖书院的不少学生积极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这并不是张之洞的初衷。两湖书院的卓越成就,至今仍为人们所赞誉。那些从湖北经张之洞创办的书院或学堂中毕业的优秀高等专业人才,受过新式学堂较为专业的高等教育的熏陶,毕业后从事各专门行业,又实现了反哺其他领域的作用,当时这些优异的毕业生也对推进湖北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吕达. 论张之洞的洋务运动[J]. 东北师大学报(教育版),1985(03).

[2] 张之洞. 张之洞诗文集(增订本下)[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3] 王喜旺. 教育家张之洞研究[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6.

[4] 杨金德,贺亮. 甘鹏云年谱长编[M]. 北京:团结出版社,2020:67-70.

[5] 朱有瓛. 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上册)[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6] 朱华雄,杜长征. 中国近代商学教育的早期尝试与挫折——以武昌自强学堂为中心[J]. 高等教育研究,2012,33(11):91-96+ 109.

[7] 冯天瑜. 张之洞评传[M]. 开封:河南教育出版社,1985.

(责任编辑:淳洁)

猜你喜欢

张之洞教育思想高等教育
张之洞的“三不争”
再论晋抚张之洞之口外七厅改制
浅论罗家伦的民族主义教育思想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贯彻陶行知教育思想加强师德建设的研究
张之洞被“教育”
张之洞军事思想论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