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开展背诵的方法与途径
2022-05-30刘红梅
在小学阶段,语文是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一門学科,通过学习语文不仅可以提升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也能强化学生的表达能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学生积累的知识、素材是很不足的,想要表达内容的时候,无法找到恰当的词语与恰当的表达方式。所以,要促进小学生表达能力、写作水平、理解能力等语文素养的提升,需要加强背诵指导教学,通过背诵的方式帮助学生积累素材,使学生在写作或表达时言之有物。
一、诵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教学方法和策略的角度来看,很多教师并没有采用指导背诵的方式,因为教师认为背诵属于学生课后作业的范畴,并不需要教师的指导。很多教师都要求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多次阅读、朗读来达到记忆的效果。但这种记忆是短期的,学生为了应付教师的抽查、检验会迅速记忆,但在考试结束后就会忘记。教师没有制定相关的教学策略,学生缺少有效的背诵技巧,导致背诵的难度较大,会浪费很多时间,最后学生逐渐厌恶背诵,甚至对语文丧失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正确,语文教学侧重于语法、阅读理解、写作等知识技巧的教学,忽略了背诵的重要性,没有将背诵和其他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无法彰显素质教育的核心地位。在教学中,由于教师将背诵看作一种学习任务,所以并没有树立因材施教、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导致背诵变得枯燥和乏味,学生如果长时间死记硬背,不仅能会影响学生学习兴趣,还会导致学生思维固化,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对学生学习其他内容也有一定影响。
很多教师和家长都认为学生只要理解语文课文的内容即可,不需要背下来,教学侧重于阅读理解和作文表达。但实际上,阅读和写作都与背诵有密切的关系。通过背诵,学生不仅能可以感受优秀的人文素养,还能为自己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写作应该做到字斟句酌,这样才能不断提升作文的品质。通过准确的记忆,学生可以认识到作者使用这个词、这个字的好处,不会随意窜改。但由于教师和家长不重视,很多学生只记得住课文的大概内容,并没有记住真正的精髓之处,不利于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
二、常用的背诵方法
语文学科教学中,背诵是积累知识、丰富素材的有效措施,为了使学生可以快速记忆需要背诵的内容,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掌握背诵的技巧和诀窍。可以通过朗读的方式加深记忆,通过口念、耳听等多种方式进行记忆,也可以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理解和记忆。具体的方法要根据背诵的内容、小学生的特点进行选择,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分割法
背诵并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学习和积累的一种形式,需要采用合理的方法。分割法就是一种有效的背诵方法,所谓分割法就是将需要背诵的内容分割为多个部分,然后通过背诵部分的方式,逐渐完成整体的背诵。
小学背诵以课文和诗词为主。在《瀑布》这首诗背诵的过程中,虽然这首诗比较短,但很多内容容易被学生混淆,进而造成背诵的错误。所以,在学生背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对诗进行分割,按照由远及近的描写顺序进行分割。将远处描写分为一部分、靠近瀑布分为一部分、近处描写分为一部分。学生在背诵的过程中,可以按照这个顺序进行背诵和记忆,避免学生混淆,提升背诵的效率。
(二)透视法
透视法就是根据课文的意境、内涵进行背诵和记忆。首先,要理解课文的内容,对课文中描述的情境进行分析;其次,要对文章中的线索进行分析。
在《桂林山水》这篇课文背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先确定课文一共分为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都描写了哪些内容。这篇课文采用“总——分——总”的描写方式,根据这个规律进行背诵,同时结合朗读联想的方式,促进学生记忆和理解的加深。
(三)感染法
感染法也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在背诵的过程中,应该清晰划分课文的层次,然后通过想象来引发记忆,从而再次勾勒出课文描写的意境,使学生回忆起课文的内容。
在《第一场雪》这篇课文背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从视觉、空间等角度对课文描写的景象进行分析,在脑海中根据课文描写的语句勾勒出雪后的美景。在背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脑海中勾勒出的景色回忆出课文描写的内容。
(四)归纳法
归纳法的应用方式有很多,可以参照板书归纳,也可以借助插图,或者结合重点句子。参照板书,就是教师在黑板上将课文的核心内容、主要结构写出来,通过精简的展现方式来加深学生的记忆,使学生掌握课文的重点,为学生背诵奠定基础;利用图片可以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情境,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也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对学生记忆力的增强有很大的帮助;在重点句子方面,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把文章中的核心词语、句子标注出来,明确文章围绕哪些句子、短语展开,在背诵的时候重点记忆这些短语和句子,然后以此为记忆点逐渐回忆全篇课文的内容,这样可以简化学生记忆的难度,使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也能帮助学生找到背诵记忆的规律。
三、提升背诵效果的措施
(一)有效组织,激发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的背诵效率,教师要做好课堂组织工作,着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快乐的情绪下学习和背诵,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记忆效果。教师可以学生一起背诵,带领学生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教师要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在学生背诵的同时,教师也要牢牢地记住课文内容,通过亲身示范来激励学生。
在早读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背诵方法来背诵课文。为了增加学生的兴趣和认同感,教师可以先用其中一种背诵方法来背诵一段内容。教师也可以和学生进行背诵比赛,通过接龙的方式来增加背诵的趣味性,同时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可以跟随教师或其他同学的背诵不断回忆起课文的内容。教师可以先背诵第一个自然段,然后让学生紧接着背诵接下来的内容。如果学生一时间想不起来,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提示。
在背诵《春晓》这首诗的时候,教师先背出一句“春眠不覺晓”,然后学生接着背诵。学生在背到“夜来风雨声”这句之后,想不起下一句是什么,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同学们想一想夜来风雨声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夜里下起了雨,那么下雨后花朵会怎么样呢?经过教师的提示,学生可以联想到花朵被雨水拍打然后落在地上,进而想到“花落知多少”。此外,教师也可以采用分组背诵、想象背诵、动作表演等方式,增加背诵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参与背诵的积极性。
为了提高学生背诵的主动性,在学生成功背诵完成后,教师可以予以一些赞扬或奖励。为了增加趣味性,教师可以采用闯关背诵的方式。根据背诵内容的难度、多少,教师可以设置多个关卡,学生每通过一个关卡,教师就给学生一份小奖励。例如,教师设置了五个关卡,1-3关为背诵故事,数量有少至多;4-5关为背诵篇幅较长的课文。学生每过一关,教师可以为学生盖一个印章,根据印章的数量为学生颁发奖品。学生可以反复挑战,直到成功为止。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加学生背诵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背诵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二)重视指导,传授方法
在学生背诵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有效的指导,学生可以掌握背诵的技巧和方法,进而更加快速地记忆需要背诵的内容。在背诵指导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带领学生分析背诵的内容,使学生理解内容的含义、结构等特点,这样才能选择正确的背诵方法。
学生学习的课文普遍采用总分、分总、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描写顺序普遍为时间顺序、方位顺序、事件发展顺序等等。在背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然后捋顺文章按照什么顺序进行描写,在背诵的时候可以根据这个顺序进行背诵,这样学生就可以快速准确地记忆文章内容。
例如,《观潮》第四段只有三句话,在指导学生背诵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这三句话采用怎样的描写顺序,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结合透视法和感染法进行背诵和记忆。这三句话采用由远及近的描写方式,重点词语包括移来、拉长、横贯江面等等。文章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远离时的声音和形状通过比喻的形式展现出来,包括:千万匹白色战马等等。学生在背诵的过程中,可以先根据关键词和结构顺序、修辞手法在脑海中构建出场景,然后根据具体的场景把课文内容背诵出来。因为采用由远及近的描写顺序,所以学生可以先联想站在远处时的情境,然后将描写的语句背诵出来。紧接着想象自己走进江水,将描写近处的句子背诵出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降低学生背诵的难度,使学生更加快速地记忆和掌握。
(三)重视阅读,提升能力
在背诵的过程中,为了加深记忆,可以从阅读入手,通过反复的阅读来增强语感,进而达到“脱口而出”的效果。阅读记忆和“死记硬背”应该区分开,阅读也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朗读,而不能仅通过反复阅读硬性记忆。如果仅仅是因为阅读多次而记忆,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则学生很快就会忘记背诵过的内容,或者与其他内容混淆。所以可以采用阅读理解和背诵记忆结合的方式。
在实际背诵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前文所述的背诵方法来降低背诵的难度。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可以抓住文章中的领头句、领头字词、过渡句和重点词,根据这几项内容帮助学生背诵和记忆。例如,《观潮》第四段背诵中,横贯江面、形成水墙、浩浩荡荡等都是这个自然段中的关键词语,记住这些词语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当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主动背诵,还要帮助学生掌握符合自身特点的背诵方法。为此,教师需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背诵要求。例如,针对记忆和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主动背诵,在背诵课内知识的同时,也可以背诵一些课外古诗或课文,鼓励学生积累更多知识和素材;针对记忆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从方法教学入手,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背诵方法。一些学生想象力较强,可以采用透视法、感染法的背诵方式;一些学生总结能力较强,则可以采用归纳法的背诵方式。只有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背诵方法,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背诵效率,使学生在背诵的同时也能理解文章内容的含义,而不是死记硬背。
(四)利用插图,增强记忆
图文结合的方式更容易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因为插图可以将抽象的语言形容转化为具体的场景画面,学生根据插图分析语言描述的意思,并且在脑海中形成具体的画面,更加直观的理解作者描绘的内容。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帮助学生加深记忆,也可以选择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图片帮助学生背诵。在观看图片的同时,教师可以结合感染法、分割法、归纳法等背诵方法,使学生先理解课文的含义,然后根据脑海中的情境明确课文描述的顺序,最后细化到具体的词句之中。不仅如此,利用图片也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灵活性。教师可以准备多张类似的图片,然后在图片下方列出课文中的句子,学生根据句子内容选出对应的图片。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深化学生的理解,使学生认识到不同词语带来的表达差异,增加学生记忆的精准性。
在《桂林山水》这一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课文的第一段描写了漓江的水,从静、清、绿几个方面来描写。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张漓江水的照片或者动态图,使学生更直观的感受漓江的静、清和绿,从而深入理解作者的感受,与作者产生共鸣。以“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这句话来说,教师可以展示清澈的江水图片,江底露出沙石,学生结合图片就会更加认可这句话,并且由于自己也有同样的感受,所以印象也会更加深刻,记忆就会更加扎实。教师也可以采用“看句子选图片”的方式,在“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这一句下方放三张山的图片,要求学生根据句子的描述选出真正的“桂林的山”。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的记忆更加精准,避免学生出现混淆、错误的情况,同时增加课堂趣味性,使学生更加活跃。
这种背诵方式主要在具体的情境背诵中应用,适合片段记忆。如果是整篇课文,涉及的内容、情境比较多,不适合采用这种方式,反而容易使学生产生混乱。所以,教师要根据具体的背诵要求和内容选择方法,确保背诵指导的有效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背诵是十分重要的一种学习方法。通过背诵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知识和素材,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采取有效的背诵方法,提升学生背诵的能力,借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刘红梅,山东省黄岛区实验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