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革命传统类课文教学资料运用策略

2022-05-30李婷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李大钊革命资料

李婷

革命传统类课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导致学生在内容理解和情感认知上有疏离感。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梳理、分析和运用资料,帮助学生了解革命故事的背景,感受革命先烈的精神,接受革命文化的洗礼,为树立文化自信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课前收集资料

学生往往对革命传统类课文中的故事与人物存在着陌生感和距离感,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预习课文时收集相关资料,达到消除陌生感和距离感的目的。

一是背景资料。在革命传统类课文中,革命背景沉淀在文本具体内容之中。学生要弄清革命背景,就必须按照主题词收集相关资料,确定哪些资料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和把握人物精神品质。如五年级下册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其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学习目标有“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看上去没有涉及收集资料方面的要求,但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毛泽东的动作、语言、神态所体现出的内心活动都有着特定的历史内涵。如果没有大量资料的辅助,学生就无法理解毛泽东在儿子牺牲一事上的艰难抉择。那么,学生需要收集哪些背景资料呢?首先是课文内容的历史背景——抗美援朝战争。学生需要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的时间、原因、历史意义。其次是相关人物资料的收集。毛泽东是抗美援朝的最高统帅,彭德怀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毛岸英是志愿军司令部作战参谋。最后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志愿军战士有多少,葬在哪儿。学生自主收集这些资料,对课文中毛泽东的动作、语言、神态就能够从革命传统的角度进行理解和把握: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毛泽东既是最高决策者,又是一位因为战争失去儿子的父亲。

二是人物资料。学生学习革命传统类课文,需要重点关注文本描写的革命英雄人物。由于年代久远等历史原因,学生阅读文本中的故事,会有一种陌生感,需要阅读相关资料才能走进人物内心深处。学生收集资料并将它制作成“英雄卡”,写清楚英雄人物的姓名、出生年月、牺牲年月、主要事迹和人物评价。“英雄卡”能够集中体现英雄人物的主要信息,方便学生交流预习所得,也能够体现学生在理解和把握英雄人物精神和品质上的学习起点。

二、课中有效补充

在革命传统类课文中,相关的背景资料是从整体角度收集的。在学习具体课文时,教师要及时补充关键性的资料,帮助学生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一是借助资料理解文本的语言。进入文本细读阶段,课文中的一些与时代、人物有关的词句,成了学生学习上的障碍。如《七律·长征》中“更喜岷山千里雪”的诗句,字面意思是:更加让人欣喜的是翻越了千里白雪皑皑的岷山。学生此前通过阅读、观看影视剧以及收集资料,了解到红军在长征途中经历的千难万险,而这句诗竟然用“更喜”来表达红军战士爬雪山的感情,这种理解上的矛盾必然是学生学习语言中的一个难点。对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两方面的资料:一方面,红军战士爬雪山时遇到的困难,许多战士永远倒在了雪地上;另一方面,诗人毛泽东是站在长征胜利的角度来写这首诗的,不仅向围追堵截红军的国民党反动派宣告红军长征的胜利,还通过革命浪漫主义的笔法,将长征途中的一切艰难困苦包括岷山的千里雪都视作“等闲”。由此可见,诗人要表达的是红军战士乐于和困难做斗争的勇气和必胜的信心。

二是借助资料化解情感认知之难。与普通故事类课文相比,革命传统类课文中人文主题的把握是很重要的教学目标,教师用革命精神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文字运用中体会和感悟文本蕴含的思想感情。如《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中,描写日寇被打死的声音是:“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描写五壮士牺牲的声音是:“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有些学生对文本中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不同的声音提出了疑问。教师适时播放《狼牙山五壮士》电影片段,让学生借助影像资料直接感受到敌人被打死是大快人心的事,叫声与配乐都带有欢快感;五壮士的牺牲,则是一件让人悲伤的事情,人们的情感是悲伤的。

三、课末综合运用

革命传统类课文学习不能局限于课文本身,教师要抓住课末的时机,引导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让学生自主收集更多资料进行拓展阅读,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一是运用资料强化革命传统教育。对于革命传统类课文的学习,教师可以抓住结束新課的契机,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资料,强化革命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如《小英雄雨来》一课,编者安排学习的语文要素目标是抓住长课文的主要内容。由于课文篇幅比较长,学生围绕语文要素目标进行学习,课文中必然还有不少革命传统内容没有作为教学重点进入学生的视野。教师在课末总结时可以提出:节选课文篇幅很长,大家可以收集资料看看雨来被称为“小英雄”还有哪些原因,我们要向雨来学习什么?这样的问题就能够突破课堂教学的限制,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多方面的资料才能解决。学生在运用资料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

二是运用资料拓展革命传统学习。教学革命传统类课文,教师要适当开展拓展阅读活动,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接受革命传统文化教育。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作者回忆了父亲李大钊在革命的危急关头,坚持留在北京开展党的工作,最终被敌人逮捕并杀害。学习课文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描写李大钊牺牲前后的文章,从不同层面感受这位为了党的事业不惜牺牲生命的共产党人的风采。如《李大钊遇难前后》《缅怀李大钊》等。学生通过集中阅读描写李大钊牺牲前后的作品,能够更加清楚地懂得李大钊牺牲的价值和意义,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总之,在教学革命传统类课文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资料在教学中的作用,适时运用资料帮助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文化教育。

猜你喜欢

李大钊革命资料
李大钊《青春》
与李大钊一起就义的路友于烈士
李大钊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中共早期领导人李大钊英勇就义前后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