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言传不如身教
2022-05-30田栋
田栋
郭子仪靠着过人的胆略和忠贞不渝的品格,助大唐再造社稷,数次平定藩镇哗变和外敌入侵,成为大唐王朝当之无愧的擎天一柱。
都知道在家庭教育中,身教大于言传。而唐代大将郭子仪便是其中代表。郭子仪秉承忠义、谦和、恪尽职守的原则,平定安史之乱,化解异族入侵,为唐王朝再造社稷立下大功,而郭氏一门在中唐以后也一直声名显赫、人才辈出。这一切,都离不开郭子仪以身作则的家风教导。
将生死置之度外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河北河南沦入敌手。当此危难之时,郭子仪不顾兵少将寡,在另一位唐军大将李光弼配合下,带领本部朔方军经河北门户井陉深入敌后,攻拔常山郡,又败叛军骁将史思明于沙河和嘉山,“斩首四万级”,“于是河北十余郡皆斩贼守者以迎王师”。
玄宗奔蜀、长安陷落之后,太子李亨在一班朝臣拥戴下北上灵武,即位为唐肃宗,继续领导平叛大业。但肃宗朝廷草创、势单力孤,又是郭子仪响应号召,率朔方军五万前来归附并宣誓效忠,这才“兴复之势,民有望焉”。唐肃宗大喜过望,委以重任,而郭子仪也因此开启了自己久遇圣眷、跌宕浮沉的宦海人生。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九月,叛将仆固怀恩趁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元气大伤,引吐蕃、吐谷浑、党项、氐、羌等二十万大军入寇,并占领了都城长安,册立了傀儡皇帝。仓皇出逃的唐代宗急命郭子仪为关内道副元帅,出镇咸阳防御。面對敌众我寡的极端情势,郭子仪白天击鼓虚设旗帜,夜晚则多燃火光,击鼓扰敌,吐蕃军队“惶骇而去”,此次入寇就这样虎头蛇尾地收场了。
然而好景不长,时间刚刚过去两年,不甘失败的仆固怀恩就又一次引吐蕃回纥三十余万大军再次南下。危难之时,唐代宗第一个想到的还是屡立奇功的郭子仪。郭子仪也当仁不让,带着儿子郭晞,将兵一万奔赴泾阳前线居中指挥。一万对三十万,局势危如累卵。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一个消息的传来暂时扫除了阴霾——异族屡次三番入侵的始作俑者仆固怀恩已经病死在鸣沙。吐蕃和回纥军队失去了共同的协调人,相互间的矛盾也暴露出来,于是分营驻扎。郭子仪当机立断,决定亲自前往回纥大营,以曾并肩作战平定安史之乱的旧谊说服对方和自己再度联合,掉转枪口攻打吐蕃,收分化瓦解之效。
见到年近七旬的父亲已将生死置之度外,跨上战马,郭晞赶忙拉住马头制止。郭子仪不为所动,大声说:“彼众我寡,我们父子身死事小,国家危难事大。如果能用至诚之言感动对方,重修旧好,那是四海之福啊!”同时用马鞭击打儿子的手,一边呵斥:“滚开!”接着带着几个随从策马扬鞭,绝尘而去。
后面的事正如郭子仪所料。回纥军首领药葛罗见郭令公几乎是单骑来访,不免大惊,遂带领诸将“下马罗拜”。在郭子仪一番语重心长的告诫之后,回纥诸将终于捐弃前嫌,决定共同打击宿敌吐蕃。吐蕃很快得到了消息,大惊失色,趁夜“引兵遁去”。郭子仪趁势与回纥军合兵一处,追击吐蕃军队,夺回被掳掠的唐朝“士女四千人”,又一次成功化解了危局。
郭子仪靠着过人的胆略和忠贞不渝的品格,助大唐再造社稷,数次平定藩镇哗变和外敌入侵,成为大唐王朝当之无愧的擎天一柱,连唐肃宗也不得不说,“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
举重若轻与谨言慎行
安史之乱平定前后,唐王朝对杀伐征战的武将集团极为忌惮。功勋大将如李光弼、来瑱、裴茂等人,或屡遭诋毁、明升暗降,或动辄得咎、流贬赐死,几乎无一善终。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切身体会,加上确实功高位显、为人侧目,郭子仪始终保持着举重若轻、谨言慎行的态度,以高度的政治智慧妥善处理了和皇帝、权臣及家人的关系,使郭氏一门持续数代不衰。
唐朝中期以后,皇帝为了实现对武将的绝对掌控,多派监军随军出征。而监军多以皇帝宠信的宦官充任。这让武将集团对宦官群体既畏又恨,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军队和皇权的矛盾。
但是郭子仪对肃宗时的权宦鱼朝恩和代宗时的权宦程元振,都采取了坦诚相待、妥协避让的态度,既不居功自傲、盛气凌人,也不卑躬屈膝、违心逢迎,最大限度地保持了相对融洽的关系。
郭子仪主持收复长安、洛阳后,乘机联合李光弼、鲁炅、许叔冀等九节度使,联兵二十万进围安庆绪所盘踞的相州,欲与叛军做最后决战。但此时唐肃宗君臣担心武将们功高震主,故意不设主帅,竟然派遣宦官鱼朝恩担任所谓“观军容宣慰处置使”,到一线指挥作战。结果导致唐军人数虽众却号令不一,终至围攻失败。鱼朝恩还朝后,把责任全部推到了郭子仪身上,唐肃宗当即把郭子仪召回京城雪藏。
此时已经孑然一身、闲居京城的郭子仪依然和鱼朝恩保持礼仪上的交往,并未表现不满。郭子仪入朝后,鱼朝恩邀请他游览章敬寺。面对众人对鱼朝恩阴谋加害的担忧,郭子仪不以为意、欣然赴约,让鱼朝恩大为感动。
唐代宗大历二年十二月,郭子仪父亲陵墓被盗掘,盗墓者也没有被抓到。时人多认为鱼朝恩素来妒忌郭子仪,肯定是他派人干的,担心郭子仪会忍无可忍,兴兵反叛。
没想到郭子仪见到皇帝竟号啕大哭,还把父亲陵墓被盗的责任揽在自己身上:“我领兵作战时不能禁止官兵为乱,放纵士兵掘人坟墓。这是上天对我的谴责啊,和别人没有关系!”一场大乱消弭于无形。这也让朝野上下对郭子仪更加敬服。
除了对皇帝和朝臣守正谦退,郭子仪对家人的教育管束也十分严格。
郭子仪第六子郭暧迎娶代宗女儿升平公主。一日小两口吵嘴,郭暧失言说道:“你不就仗着自己父亲是皇帝嘛,那皇帝位子我爹还不稀罕呢!”郭子仪听说后,当即把郭暧关起来,然后赶紧进宫向代宗请罪。唐代宗也只是宽和地说:“‘不痴不聋,不作家翁。儿女闺房之言,何足听也!”郭子仪回家之后,当场把郭暧打了一顿,这便是著名剧目《打金枝》的来源。
靠着进退有道的处事方式,郭子仪终以八十五岁高龄善终。“德宗闻之震悼,废朝五日”,还专门下诏褒奖。在郭子仪家风的影响下,他的八子七婿皆为重臣,郭氏后人也在政治舞台上持续发挥着影响力,成为中晚唐朝局中赫赫有名的核心家族之一。
摘编自《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