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现代远程教育中心原主任马纲:敢为人先是无锡开大精神内核
2022-05-30刘增辉
刘增辉
无锡开放大学能取得今天的成绩,是一批又一批教师满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辛勤育才的结果。因为他们,才有了无锡开大的桃李芬芳,勃勃生机。无锡市现代远程教育中心原主任马纲就是其中的一员。
1980年,无锡电大首次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全日制普通专科学生。马纲这一年进入无锡电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学习。从此,他就与学校结下了不解之缘。学校40多年来走过的每一步,都有他的参与和见证。
“记得我刚入学时,学校还没有办公场所,从无锡教育学院借来两间办公室,而学生只能在无锡二十中的教室上课。”回忆当年读书的情景,马纲很感慨。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马纲和同学们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
毕业后,留校任教的马纲是当时唯一一个有机械专业背景的专职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他,就要承担起学科建设的重任。他没有踌躇,没有逃避,而是虚心求教、潜心学习,夜以继日地工作。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他顺利完成了从教师到学科建设者身份的转变和提升。此后,他接连担任机电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等9个部门的主任,后又担任无锡开放大学直属单位无锡市现代远程教育中心主任。可以说,无锡開放大学的许多学科建设中都有他的身影。
1997年,国内普通高等教育迎来大发展,学历补偿教育遇到发展困境。学校认为,无锡经济和社会强势发展,人才培养和培训的需求更加强烈,必须抓住机遇,进军职业教育,从而确立了“以开放教育为主体,高职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重点”的发展战略。以马纲为代表的一批青年教师迅速转变教育理念,克服重重困难,开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汽车维修技术等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专业;试水校企融合、订单式人才培养、现代学徒制等职业教育改革,并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由此迎来发展新机遇。
彼时,当国内一大批电大还囿于学历补偿教育的困境艰难寻路时,无锡电大已经形成了本科、大专、中专并举,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并重,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在承担繁重的教学和行政工作之余,马纲先后在专业及核心期刊发表数十篇专业论文。2012年,他担任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特高压大功率晶闸管管壳”项目负责人,获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5项,为国家特高压输电工程解决了关键器件的研发和制造难题。
回顾学校走过的60年,无锡开放大学最宝贵的经验是什么?马纲说:“学校之所以在无锡高等教育中占有一定地位,除了几代教职员工的不懈努力外,最重要的是办学观念上能够与时俱进,及时把握时代脉搏,敢为人先,善于整合各类社会资源。这是无锡开放大学几十年来积淀下来的精神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