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小学语文略读课教学效率
2022-05-30顾颖颖
顾颖颖
思维导图是利用图文、符号、线段等对知识系统进行建构的一种方式。运用思维导图能将所学内容有条理地归纳整合,更巧妙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达到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梳理脉络,促进课前导学
教学中,教师一般会强调预习的重要作用,学习新课前总要布置预习任务,比如熟读课文。自觉的学生会认真按要求熟读,但是往往收效不高,已知和未知间缺少一个有效衔接,无法实现对新知的顺利接纳。
思维导图的出现解决了无效预习的困境。相较于抽象密集的文字组成,思维导图以图形、文字、符号、线段等多种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对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尤为适用。它能将抽象的知识通过绘图形象化,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1.激发阅读兴趣
部编版语文教材是以单元为整体的系统学习,每个单元的学习在单元语文要素的指引下有序展开。除了习作单元,每个单元一般在前面安排精读课文,后面安排略读课文。在完成精读课文的学习后,学生容易对略读课文产生心理疲惫和轻视感,这时,采用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眼前一亮,激发学习兴趣,重新积极参与到知识的搜集、整理中来,自觉完成对课文的初步梳理。
2.提升学习能力
预习的主体是学生,预习的过程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预习时的思维导图绘制有助于学生把握文章整体脉络,寻找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例如,笔者在执教五年级下册略读课文《清贫》时,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时以“清贫”为主干,向外辐射四个分支,分别是概述“清贫”美德、分述搜身遭遇、交代“传世宝”、强调“清贫”主旨(见图1)。这是在布置预习作业时对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提示。学生根据四个分支预习课文,使四个分支再衍生出更多的小分支,根据阅读小分支可以呈现属于学生自己理解的内容。
二、立足文本,深入课堂学习
课堂学习离不开文本,思维导图的运用建立在对文本内容的全方位把握中,它要求学生立足文本,迁移运用精读课文所学,深入学习略读课文。
1.聚焦主题学习
部编版语文教材体现了在单元主题引领下的编排方式。每个单元主题可以分为“人文主題”与“要素主题”。人文主题是对单元课文内容上的分类,比如爱国主题、风俗主题、大自然主题等;要素主题则体现单元课文阅读写作方面的学习要点,比如学习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人物的品质、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等。以《清贫》为例,我们可以聚焦两个主题:革命英雄、如何体会人物心理。根据这两个主题,我们借助一张思维导图进行整合学习。(见图2)
学生可根据思维导图提示从文中找出关键词句来感受方志敏的品质、内心世界,从而升华对革命英雄主题的理解。
2. 创新教学方式
思维导图是通过图形文字将所学知识在大脑中进行整合处理信息后的形象再现,使抽象的文字和潜在的知识联系点展现在一张图上,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其探求新知的欲望。
思维导图可以是学生独立思考后的知识重组,也可以是小组合作探究后的自主建构,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就是引路人,指导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放手让学生大胆发现、合作探究,从而促进思维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意识。借助思维导图来展开课堂教学,是对教学方式的一种创新,大大提高了略读课文的教学有效性。
3.突破教学重难点
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可将本单元重难点语文要素展现在一张图上,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归纳,学生可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自我突破重难点。例如《清贫》所在的单元重难点是“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以及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体会人物内心是重点,运用所学来表现人物内心是难点,如图2思维导图所示,学生要根据方志敏和国方兵士不同的语言、动作、神态去把握双方不同的内心世界。在课堂交流时,学生如能准确抓住这些关键语句去归纳、体会人物内心,课堂的重难点就可以轻松解决。
三、发展思维,优化课后评价
完整的学习闭环离不开一个适当的评价支撑,它能有效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绘制思维导图、回忆思维导图的过程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也有效检测了其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1.提高复习效率
按照艾宾浩斯遗忘规律,知识新授时习得的内容巩固得会扎实一些,学生不易遗忘。刚开始复习时,各个零碎的知识点会有时间多加关注,但到期末复习时,复习资源比较多,时间又有限,这时候学生需要一份提纲挈领的复习材料,大到知识系统的框架,小到每个知识体系下的小知识点都能在最短时间内去查阅、识记,调动记忆中的相关链接。思维导图的运用能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唤醒相关知识的记忆,让学会的知识记忆更牢固,易遗忘的知识重新巩固确认,从而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提升复习的有效性,促进所学知识在短时间内的巩固、吸收,对于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建立知识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培养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渐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处于学业起步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培养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思维导图的运用本质上是对思维能力的培养,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是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必经路径。思维导图的构建正是在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基础上的再整合,也是搜集、处理、内化信息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阅读思维导图,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思维的活跃性,提升积极思考的主动性,在自我意识的驱动下达到学习知识的最大潜能,培养终生有益的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略读课文中思维导图的运用能给课前导学、课堂学习、课后评价带来更具系统性的知识建构与评价,启动学生发展思维的内驱力,真正改变课堂的教学方式,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太湖校区)
责任编辑:刘卫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