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复习课中情境问题链设计的应用探究
2022-05-30徐海霞
徐海霞
初中地理中很多知识点概括性强、抽象性强、系统性强,学生在学习地理时,经常出现知识点难以理解、探究兴趣不够强烈、知识应用难以实现关联迁移等问题,进而导致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质量较低。教师作为构建高效课堂的主导者、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要综合初中地理教材的特点与学生的认知规律创新教学模式,应用新颖实用的教学模式完成地理知识的模块分解与知识拆分,运用有趣的问题点燃学生的探究兴趣,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强化学生的体验,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提高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质量。
情境问题链是情境教学法和问题导学法的有机结合,其结合了情境教学法生活性强、探究性强、体验性强的特点,也兼具了问题导向法可以有序聚焦思维、层层分解知识模块的优势,非常贴合初中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规律。该方法的应用能够起到活跃教学氛围、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感、简化教学难度的目的。初中地理中“自然特征与农业”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点,教师在引领学生复习这一知识点时,首先要对课程标准进行解读,提炼出本节课的复习目标,对复习课进行精心设计和准备;然后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活跃学生的思维;接着将教材内容进行分解,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明确划分知识模块,将系统内容进行分解,确保教学的阶段性、有序性和针对性。根据知识模块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情境问题,同时借由情境问题链将各大知识模块有机衔接起来,确保学生能够高效地掌握各知识模块且了解知识模块之间的关联性和系统性。
一、确定教学目标和方法
教学目标是教学顺序、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导向,同样也影响着情境问题链的设计与准备。“自然特征与农业”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地图上填写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了解南北方地区农业的区别,能够以列举实例的方法证明自然地理环境对南北方的农业差异产生了影响;要求学生使用图表归纳出南北方地区的农业特征,梳理出北方地区农作物的特征和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并用类比迁移思维归纳出农作物的特点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和南方农业生产的关系;培养学生因地制宜的生产思想和人地协调的发展观念。
教学方法:课堂先使用情境教学法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然后使用问题导向法聚焦學生思维,引领学生层层深入去钻研知识,解答问题。在问题解答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分组讨论法和思维导图方法,让学生交换思想、碰撞观点、总结归纳、梳理知识结构体系。为了创设出真实有趣的问题情境,教师需要提前准备两个黑色布袋子、小麦、大米、农作物卡片(甜菜、甘蔗、花生)、学案及多媒体教学短视频。
二、创设游戏情境,引出复习内容
兴趣是学生学习、思考、联想的动力,学生对知识有了探究的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去钻研知识和思考问题,因此情境问题链教学模式有效应用的第二步是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课堂教学定一个基调,将静态的知识传授过程变成动态的问题解密过程。在复习“自然特征与农业”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创设游戏情境,以达到活跃氛围,引出复习内容的目的。
教师先将大米、小麦装入两个黑色袋子内,和学生一起玩“猜一猜”游戏,要求学生通过触摸布袋子来猜测里面装的农作物。然后给予学生一定的交流时间,接着教师进行揭秘,展示出两个布袋子内的农作物及农作物卡片。最后,教师对游戏情境进行解释和延伸:“这两个袋子内放置的农作物是不同的,一个是南方的农作物大米,一个是北方的农作物小麦。因为袋子容量有限,老师用卡片来表示其他的农作物。这两个袋子一个要去往南方,一个要去往北方,但是农作物的眼睛都被黑色袋子蒙住了,所以它们找不到方向。它们非常困惑,所以向同学们求助,希望同学们复习接下来的知识后,可以为它们指明方向。”教师用这种诙谐幽默的语言调动学生的情绪,引出复习的内容,让学生可以体验到从生活中发现地理知识的乐趣。
三、设计情境问题链,聚焦学生思维
“自然特征与农业”的知识模块可以分为四大部分,即区域地理位置、南北方农业特征比较、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人地协调观等。这四个模块的内容层层深入,有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关系,因此教师围绕“农作物的困惑”设计的问题既要具备针对性,也要体现出层次性,从而帮助学生快速地突破重难点知识。
关于“区域地理位置”知识模块,教师可以设计出问题(1):两个布袋子内的农作物都想回家,各找各妈,但认错了妈会闹笑话。所以我们首先要帮助袋子内的农作物了解南方地区在哪儿,北方地区在哪儿,南北方的分界线在什么地方。同学们能在中国分区地图上写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标出南北方的分界线吗?这一问题相对简单,学生只需通过查阅资料,就能够迅速知道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是青藏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南方地区,南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为“秦岭—淮河”一线。该问题的设计是为了帮助学生强化基础认知,让学生行动起来,投身于问题的思考和解答过程中。
在“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知识模块,教师将两个黑色袋子内的农作物倒出来,然后将袋子内的农作物卡片混淆到一起,设计出问题(2):老师不小心混淆了南北方的农作物,但是南方的农作物适应不了北方的气候,为了确保农作物的安全,我们需要知道南北方的典型农作物、耕地类型和作物熟制,从而正确地将农作物重新放回袋子内,同学们能帮老师回忆出这些知识点吗?然后请同学们将农作物卡片粘贴到黑板上对应的南北方地区。接着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邀请学生代表上台解答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粘贴的顺序和答案将农作物卡片重新装回各自的袋子内,询问学生分类的依据,和学生一起总结出南北方农作物生产的显著差异,包括农作物差异、耕地类型差异、作物熟制差异等。如北方农作物一年一熟或者两年三熟,北方小麦一年种植一次;南方地区作物熟制则是一年两熟至三熟,如南方水稻有早稻、中稻、晚稻之分。最后,教师在黑板上设计出表格,条理分明地归纳出南北方地区的农作物特征,让学生可以直观地对比南北方的农作物特点。确定表格以后,教师再跟学生一起学习,逐一解答表格问题,帮助学生归纳知识点,进一步巩固知识基础,促进学生类比能力的提升。
在“自然环境与农业关系”知识模块,教师设计出问题情境(3):两个袋子内的农作物刚刚不小心混淆到了一起,甜菜跟甘蔗突然就争论了起来,甜菜说北方比南方好,甘蔗说南方比北方舒服很多,它们谁也不服谁,就决定去彼此的家乡一探究竟。但甜菜是第一次去陌生的地方,它有些害怕,所以特地来咨询同学们,自己到底要不要去南方?自己去南方可能会出现怎样的结果?提出问题以后,教师首先引入诗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通过解读诗中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气候因素会对农作物的结构、外形与内在产生很大的影响,环境会影响农作物。由此帮助学生抓住解决“甜菜的困惑”的关键线索,即从农作物特征和南北气候环境等方面去寻找答案和依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共同梳理出甜菜的特征,如耐旱性比较强、喜欢温凉的气候,然后归纳出南方的气候特点,如降水量多、气候相对潮湿、温度普遍高于北方。因此甜菜属于旱作农业区的农作物,并不适合在南方种植。
最后,教师再对问题进行拓展延伸,设计出问题(4):环境和农作物之间存在很强的关联性,物竞天择、因地制宜都证明了这一点。甜菜适合种植在北方地区,那么北方地区的地理气候环境在农作物生产种植方面有什么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呢?针对这一问题,教师从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地形面貌、土壤结构等方面切入,提炼出北方地区的农作物种植形式、农作物种植特点及农作物面临的不利因素,如春旱等。然后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总结出北方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与农业发展的关系图(如图1),最后要求学生用同样的方式画出其他地区自然环境与农业发展的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建构出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达到深化理解、强化认知的教学目的。
在“人地协调观”知识模块,教师设计出问题(5):我们帮助农作物、甜菜解决了困惑,也在此过程中知晓了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我国南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发展理念,也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因为人地協调问题引起的自然灾害依旧很多,请同学们观看下面的视频,尝试总结出人地协调观的内涵和实质。
教师首先通过播放多媒体短视频介绍一些自然灾难,如2020年的澳大利亚山火、非洲持续几个月的蝗灾、南极冰川融化速度加快等。通过画面让学生了解社会生产要尊重自然规律,理解因地制宜理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厘清生产和生态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接着教师设计出课后作业,如要求学生以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的方式,根据家乡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点制订出改善家乡农业生产结构的方案,指导学生利用人地协调观思考现实生活中的现象问题,归纳总结出家乡农业生产未遵循人地协调观的现实案例,并积极探索问题的解决对策。
四、结语
本节课依据新课标要求,在复习“自然特征与农业”这一地理知识点时,创设了新颖有趣的“农作物困惑”教学情境,通过拟人的方式将农作物变成了可爱鲜活的生命个体,以此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引发学生的情绪共鸣,让学生变成为农作物指点迷津的重要“导师”,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本节课还通过设置问题链情境的方式让课堂教学变得紧凑有序、层层深入,通过由浅入深的趣味问题帮助学生掌握了重难点知识,厘清了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和逻辑性,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全面发展。在结束的时候,再引入多媒体教学情境升华学生的情感,开阔学生的视野,打开学生的格局,让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深入思考一些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生态观念和人地协调观,最终达到拓展课堂教学广度和深度的目的,同时彰显出地理课程的人文性。
(作者单位:山东省邹平市孙镇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王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