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华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融入
2022-05-30
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发展历史的智慧凝结,是极富教育意义的优质资源,是提升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化滋养心灵,可以收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由陈文忠著的《中华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一书,系统阐述了中华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科学路径。该书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从“为何讲”到“怎么讲”,循序渐进探讨语文教学中的文化传承。该书第一章即对“国学”进行定义,回顾20 世纪的三次“国学热”,探讨现代语文教育的文化背景,并提出语文教育本身就蕴含着民族文化的历史与根基,有了文化形成的凝聚性结构,才能进一步实现教育的效果。第二章探讨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现,该书认为国学经典在当代仍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而文学经典则具有永恒的魅力。民族智慧的累积,精细感受的呈现,赋予了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抵挡的魅力。
第二,从教材教法到教学传统解读,有的放矢提供教育教学的思路方法。该书不仅梳理了国学经典的教材与教法,探讨了古代诗文的教学艺术,为古代诗文点评解读提供了思路,还在此基础上挖掘传统蒙学的育人智慧,从多重视角提出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具体方法,回应了教学实践的需求。语文教学中如何讲解传统文化,历来是困扰教师的难题。该书从常见的传统文化类型展开,对教学思路的形成、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创新等进行分析,既是对教学实践的有益探讨,也是传承文化的有效方式。有的放矢,结合中华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与学,有助于更深入地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教育价值,更符合当代学生的学习特点与需求。
第三,从理论分析到个案实例详解,深入透彻汇总语文教育的实践经验。该书既有理论层面的深刻剖析,也不乏个案实例的详细讲解;既有对经典文本的解读阐释,也有对教学经验的总结分享。例如,《论语》的三种读法,呈现了经典国学教材赏鉴的方法;《如梦令》的词句剖析,提供了古代诗文解读的新思路;《醉翁亭记》的四个时代,汇总成不同情境下的學习重点;《三字经》的四重意蕴,挖掘出蒙学经典的教育智慧;《幽梦影》的艺术特点,阐释出经典文本的教学价值……该书选取多个个案实例进行细致解读,从语文教学层面提出了科学的建议,贴近教学实际,既解答了教学困惑,也增强了实用性与可读性。
总体而言,中华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入,契合语文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该书思路清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透彻深刻,对语文教学的把握客观准确,对传统育人智慧的梳理切实可行,值得教育工作者学习借鉴,也适合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感兴趣的读者品读鉴赏。
(山东省东营市实验中学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