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整合视角下职业教育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逻辑和路径

2022-05-30许翔杰

教育与职业(上) 2022年8期
关键词:职业教育

[摘要]当前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受到广泛重视,具备较好的理念储备和建设条件。职业教育以“嵌入式”“供给式”“自适式”方式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但仍存在现实困境。功能整合视角下,职业教育是育人功能、适应功能、共生功能和培养功能、社会功能、生长功能的聚合体。在此基础上职业教育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是:确立“育人—生长”功能先导地位,提升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思想值”;增强“社会—培养”功能聚合效应,提升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贡献值”;加强“适应—共生”功能互利共通,建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共同体”。

[关键词]职业教育;全民终身学习;学习体系;功能整合

[作者简介]许翔杰(1982- ),男,湖北黄冈人,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讲师,博士。(上海  200433)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2)15-0032-07

全球化进程加剧,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全民终身学习变得愈加重要。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2022年3月,《2022年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要点》提出,到2022年底要实现全民终身数字学习体系初步建成,由此可见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从思想酝酿、理念培育、规划布局阶段,发展到末端实施、实践落地阶段。2022年4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该法提出建立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法律约束力的形式确定了“职业教育”与“全民终身学习”的服务辩证关系。厘清职业教育与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之间的逻辑意蕴,弄清职业教育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现实图景,从功能整合视角探索职业教育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一、发展职业教育与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逻辑意蕴

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基本公共服务、社会市场资源配置等方面。职业教育作为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紧密的类型教育,发展职业教育与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在逻辑意蕴上具有高度关联性。

(一)理论逻辑:发展职业教育与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具有本质统一性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①。社会关系具有复杂性、丰富性和全面性,而人的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②。因此,人的发展包括“人的个性、能力和知識的协调发展,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精神素质的共同提高,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其他社会权利的充分体现”③,接受教育和主动学习是其中重要事项。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在具有战略价值的同时包含启迪心智、培育人才的功能,体现社会主义教育的价值属性和目的属性,发展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终身学习是个人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发布的《富尔报告》和90年代发布的《德洛尔报告》,使得“终身学习”在全球化浪潮下“蔚然成风”。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处于社会关系的总和中,处于社会个体成员互动交换过程中,“通过学习者面对社会需求与自身发展所产生的学习动力,进而以学习主体的自觉性激发多元学习诉求,使学习者在终身的时空范围内不断追求自身的全面发展和人生价值”④。由此可见,发展职业教育与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本质都是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两者在本质上具有统一性。

(二)历史逻辑:发展职业教育与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具有时代响应性

从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指出“注重技术教育”⑤,到1990年《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强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再到2021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数十年间我国下发几十个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文件和方案,职业教育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而发展。职业教育从法规名称上看由“职业技术教育”转变为“职业教育”,从战略价值上看由“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建设”转变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从职能定位上看由“一种教育层次”转变为“一种教育类型”。

终身学习,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四个学会”理念开始,到演化为当前“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而演化为人们的一种权利与生活方式”⑥。我国终身学习开始兴起阶段,“作为一种理念来认识,对终身学习的定位聚焦于提供学历补偿和职业技能训练的成人学习和继续学习上”⑦。随着我国教育改革深入和教育治理推进,“终身学习”的权利诉求发生改变,“强调政府为主导的终身教育向强调受教育者为主体的终身学习转变与发展是学习化社会的内在诉求和人的个性社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倡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处于教育改革的嬗变浪潮中“终身学习”成为对社会民众丰富化、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学习需求的现实回应,成为对中国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时代响应。由此可见,发展职业教育与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都处于我国教育改革变化之中,都是对时代呼声的主动响应。

(三)价值逻辑:发展职业教育与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具有共生共长性

国际社会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欧盟委员会等国际或地区组织致力于保障每个人受教育的权利和强调终身学习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⑨。国内社会中,我国积极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推动建设学习大国”⑩,社会成员处于学习型社会中。“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工作方式、一种终身的行为。既是个体行为,也是集体努力”11。由此可知,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是一个集体工程、系统工程,不仅涉及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布局和谋划,也涉及终身教育的立法、法律保障和权利保证,还涉及国家社会治理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诸多方面。推进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从工具性价值角度来看,势必着力于教育体系改革和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建设,因此也会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和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

职业教育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国家层面投入逐步增大。到2022年,“我国建成世界规模最大职业教育体系,共有职业学校1.12万所,在校生超过2915万人”12,这为民众提供了更多受教育机会,也完善了社会民众享受教育、参与学习、发展自身的社会权力。同时,职业教育作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本来源,为区域性、整体性经济发展提供技能型人才,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技能型社会提倡人人学习,客观上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提供“学习氛围”和“学习条件”。由此可见,发展职业教育与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相互促进、互相影响、共同生长。

二、职业教育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现实图景

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在我国已经从多个维度展开,取得了一定成绩。职业教育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为全民终身学习建设提供了嵌入式、供给式和自适式的服务,但仍然存在一些现实困境。

(一)我国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现状

我国以“渐进式”“改革式”的政府行为推进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将成人教育界定为向终生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终身学习”理念首次在纲要类文件中出现,“终身学习”逐步进入民众视野。后来,“终身教育与学习研究中心”跨区域形成,以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与地方学校合作方式来研究“终身学习”的开展与实施。“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全民学习”“全民阅读”成为建设学习型城市中的高频词汇,逐渐被民众所接受和接纳,终身学习理念得到广泛普及。近10年来,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大,智慧校园、智慧学习平台等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条件储备量增加,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各级教育毛入学率在增长,全民正规化学习规模也随之“水涨船高”,非正规学习培训数量增长迅猛,成人线上学习时间延长、学习内容更加多元。同时,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1.6%,形成了全球最为庞大、生机勃勃的数字社会”13,基于移动网络、移动终端的各类非正式学习的规模也呈现出“几何式”增长态势。

国家层面在宣传理念、典型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围绕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教育体系”建设。“十三五”期间在国家倡导下,“已建成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各120多个,750多个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全国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学校、学习点)8万多所(个),注册学员1400多万人”14,以加强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来促进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同时,各级政府积极推进终身学习相关立法工作。2005年福建省、2011年上海市、2012年太原市、2014年河北省和宁波市先后制定该省份、城市的《终身教育促进条例》,2014年成都市、2019年西安市制定《社区教育促进條例》,旨在满足终身学习需求,促进终身教育事业发展,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此外,教育部开展了终身学习立法的前期研究工作。由此可见,当前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被广泛重视和关注,具备较好理念储备和建设条件。

(二)当前职业教育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方式特征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主要有三大类方式:“嵌入式”服务、“供给式”服务、“自适式”服务。第一,“嵌入式”服务。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方式,嵌入参与我国组织专项活动中。例如,2014年以冀州职教中心为主体的“冀州职校送教下乡项目”,2019年以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培训学院为主体的“吉林省‘工匠精神星火传承—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工程”,2021年以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校为主体的“巾帼课堂”,都是职业教育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经验积累和品牌项目。第二,“供给式”服务。“供给式”服务体现在职业教育“硬条件”供给和“软实力”供给两个方面。“硬条件”供给主要为全民终身学习提供设施设备、场所条件、信息平台等教学条件;“软实力”供给主要包含教育理念、教育文化、师承传续等文化传承,为全民终身学习提供精神动力。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建成了世界最完整的工业门类、建成了世界最大区域面积的职业院校布局、培养了世界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提供了数以千万计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15,这些都是职业教育“供给式”服务的条件和基础。第三,“自适式”服务。“自适式”服务是职业教育自适应发展而向内的调整,是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的现实需要。职业教育本体的“职业教育终身化”,表现为“伴随社会分工对不同职业岗位提出的多样化的新需求,要求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有机结合,使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劳动者和技能人才”16。

(三)职业教育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现实困境

职业教育是一种面向人人的终身教育,为全民终身学习提供教育场地、学习机会和灵活的学习方式。作为一种类型教育,职业教育在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中还存在现实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研究视野存在局限。“在我国关注和研究终身学习体系或学习型社会的主要是成人教育或社会教育研究领域的学者,推进和完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或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主要举措也聚焦在继续教育、远程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方面”17,职业教育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研究需要拓展。第二,社会认知存在偏差。“重普轻职”“重学历轻技能”的观念在民众中存在时间较长,“家长和学生却对其缺乏足够的热情,家长仍普遍充满忧虑,不愿自己的孩子进入职业院校,这其实反映了社会对职教的不认可”18,职业教育作为民众终身学习的“选择项”吸引力不够强劲。第三,教育培养存在不足。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承担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为社会成员终身学习提供技术技能学习与培训的上升通道。“全民学习并非全部是学历教育,还包含了相当一部分临时性、自发性的兴趣性学习和自我提升的‘充电式学习 ”19。但是目前职业教育教学和培养中,“人才培养的形式较为单一,针对非正式学习的师资建设、课程开发、教育内容打造、教学渠道建设等各项工作还比较滞后”20,终身学习效果打了折扣,因此职业教育提供终身学习产品的拓展空间还比较大。第四,衔接贯通存在瓶颈。2019年4月,“双高计划”开始实施,目的就是解决职业教育衔接贯通问题,以适应终身学习强调的学习的延续性和持续性。但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普职贯通滞后,高职院校本科数量比例有限,硕士博士学历建设有待起步,教育培训体系延展性不足,民众依托职业教育延续终身学习途径受限。

职业教育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现实困境,既有历史因素,也有功能结构因素。第一,历史因素。因为教育体制原因,导致职业教育发展不充分和发展不平衡。第二,功能结构因素。职业教育功能定位不清,即扩大某个固有功能而忽略功能之间的关联性,强调功能的作用性而忽略功能的适应性,突出个别功能的价值性而忽略功能的整合性。

三、职业教育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

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职业教育应当整合职业教育功能,形成聚合效益,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思想度、贡献度和共同度。

(一)现代职业教育功能聚合体及表征

“教育功能指教育对社会系统产生的作用,包括维持社会系统的平衡,促进社会系统的发展”21。在新发展格局下,职业教育被赋予更多功能和寄予更多希望,职业教育“现代属性”“时代属性”“社会属性”“价值属性”“功能属性”更加突出。章君在《新发展格局下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重要意义与具体策略——基于职业教育功能的视角》一文中将职业教育功能归类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姚树伟等在《职业教育的功能分析与目标实现》一文中将职业教育功能归结为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将职业教育置于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条件下考量,职业教育是一个功能聚合整体(见图1)。教育功能聚合体包含育人功能、社会功能、共生功能和生长功能、适应功能、培养功能。六个功能向职业教育本体逐步聚合,最后形成一个功能聚合圈。职业教育功能既是单个功能的具体表现,也是多个或整体功能的聚合呈现。

育人功能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功能。职业教育对象主体是学生,学生首先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人”。“马克思指出,未来教育(此处是指职业教育)能够使人全面发展,改变人的本性”22。育人功能最直接体现在职业学校人才培养上。2021年,《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工作要求”中明确提出,“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營造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社会功能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功能,反映出职业教育为社会提供服务、提供人力资源,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共生功能是现代职业教育的理性功能,“如人道性、民主性、理性等,是现代职业教育区别于传统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职业教育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融合”23,助力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共生共长。生长功能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历史性功能。职业教育既要创新,更要传承,有传承才有生长,一方面是在历史积淀上传承工艺技术,另一方面是传承文化价值和赓续工匠精神。适应功能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内隐性功能,包含对内自适应和对外向适应的“双重互向适应”。培养功能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工具性功能。职业教育承载着技术革新、技术升级和技术转化的任务,为全民终身学习提供各类人才的技能技术培训。

(二)基于功能整合职业教育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

1.确立“育人—生长”功能先导地位,提升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思想值”。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的职责。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既服务于民众知识能力的提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提升民众的精神世界,因此思想政治建设应当放在首位。

确立“育人—生长”功能先导地位:第一,坚持“党管教育”方针。育人的实质是回答“为谁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人才”“怎样培养人才”的问题,实践证明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在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中,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去认识职业教育的政治属性,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第二,坚持“技德兼备”原则。《意见》强调,职业教育培养人才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坚持技德兼修方针”。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离不开高尚道德情操培育,离不开全民精神文明素质提高,因此要把立德树人贯彻到职业教育育人各环节中。第三,坚持“薪火相传”承续。我国职业教育与欧美国家职业教育的重要区别在于中国特色学徒制。中国特色学徒制是“一种既借鉴国外优秀学徒制成果又不照搬现成模式的充满自信的学徒制,一种既继承我国传统学徒制的经验又不囿于成功做法的充满创新的学徒制”24,因此,职业教育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价值不仅在于技术传授,更在于思想精神传承和文化价值传承。

2.增强“社会—培养”功能聚合效应,提升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贡献值”。增强“社会—培养”功能聚合效应,三个层面工作都要加强。第一,各级政府层面。国家部委、职业教育主管部门要在教育规划、培训制度、帮扶政策、财力物力、支持保障等方面加强设计,为各类职业学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社会条件,提升各类职业学校服务社会的潜力;加强学分银行建设,加强各类证书的认证力度,特别是技能微证书的认证,增强职业教育“学历证书”“非学历证书”“微证书”的含金量。第二,社会层面。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配置社会各方面的资源,职业教育作为社会资源中的一分子,需要成为可利用的优质资源。因此,职业教育在社会层面可建立多维度办学联盟,以联盟合作形式解决职业教育中的诸多问题,加强区域内行业、企业、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协同合作,让职业教育作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助力器”,让每个层次、每个类别的职业学校都能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中获得“双赢”。第三,个人层面。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落脚点还是个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也是为了人民,因此,广大人民如何在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中获得提升和发展,获得支持和支撑是关键。

总之,要让每种特长、每种特色的职教学生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资源,既需要资金扶持、政策倾斜、条件支持、通道支持等物理支持,也需要认知支持、动机支持、情感支持、意志支持等心理支持。可见,增强职业教育为每位学习者提供持续学习的全方位支持能力意义重大。

3.加强“适应—共生”功能互利共通,建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共同体”。职业教育适应功能和共生功能都是聚焦于职业教育本体,是职业教育向内提质增效的主要途径。因此,职业教育应聚合“适应—共生”两种功能,建立与其他教育的互利共通链条,形成服务于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共同体”。第一,畅通以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为导向的“产—教—研—训—用”融合互通链条。目前全国已有2000多家企业纳入地方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库,60余家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目前正在公示,产教融合蔚然成风。职业教育要提高产教融合质量,增强专业设置的适应性,增强核心课程的行业适应度,提高技能技术训练的时间、强度和韧度。第二,畅通以终身学习共同体为基础的“正规学习—非正规学习—非正式学习”链条。通过加强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互通,加大推进普职融通力度,让“校内—校外”“线上—线下”“教学—自学”有机结合,提升职业教育的教学灵活度和学生可选择的广泛度。第三,畅通基于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自适应—外适应—再适应—再生成”链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涉及院校、企业、行业协会、区域政府主管部门、区域政府职能部门、原生家庭、学生个体等多个环节,而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关键是增强学习者适应性。学习者进入职业教育的学习渠道,通过学习增强自我适应能力,以此提高外适应能力,实现“自适应—外适应”内外交互,然后在新环境中实现知识和技术迁移,形成“再适应”能力,最后生成新的社会认知。畅通该链条主要是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凸显专业课程特色,提高课程市场适应性,以此提升学习者在市场中的“生命值”。

四、结语

2022年5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开始实施,“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春天”25。在建设全民终身学习体系的征程中,我们需要秉承共享、共生、共长的理念,继续在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内涵式发展、提质增效上下功夫,让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动力引擎。

[注释]

①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

②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9.

③李明.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的哲学逻辑[N].光明日报,2019-02-11(15).

④孟思宇,丁学森,孙绵涛,等.我国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规模、特点与改进策略[J].中国教育科学,2021(5):29.

⑤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10.

⑥李兴洲,耿悦.从生存到可持续发展:终身学习理念嬗变研究: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1):94.

⑦史秋衡,张妍.中国终身学习话语体系的嬗变与重构[J].教育研究,2021(9):94.

⑧陈恩伦.从受教育权到学习权:终身学习社会的权利转型[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2(1):13.

⑨杨进.谈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的国际趋势[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5):2.

⑩陈菲.中共中央举行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N].光明日报,2018-11-24(1).

11石中英.从《反思教育》中的四个关键概念看教育变革新走向[J].人民教育,2017(18):62.

12丁雅诵.我国建成世界规模最大职业教育体系[N].光明日报,2022-05-29(1).

13李政葳.我国网民规模超10亿[N].光明日报,2021-08-28(3).

14教育部.教育部启动2021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EB/OL].(2021-11-23)[2022-05-20].https://caea.org.cn/newsinfo/2140303.html?templateId=387169.

15车明朝.推动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9 年学术年会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12.

16庞雅然.构建职业教育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路径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20(4):21.

17陳廷柱.建设高质量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J].教育发展研究,2021(17):3.

18李静.强调“职普同重”,能否消除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N].经济观察报,2021-06-14(4).

19朱小峰.高等院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逻辑与策略[J].中国高等教育,2020(12):60.

20洪月明,胡炜骏.终身学习视野下现代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构建的主线、问题与出路[J].教育与职业,2020(11):40.

21中国《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774.

22杨学慧,齐守泉.马克思理论的职业教育视角[J].中国成人教育,2011(19):50.

23李兴洲.论职业教育的现代属性和功能[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59.

24滕道明.中国特色学徒制“特”在何处[N].中国教育报,2021-04-13(5).

25欧媚.职业教育发展迎来又一个春天[N].中国教育报,2021-04-15(1).

[参考文献]

[1]章君.新发展格局下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重要意义与具体策略——基于职业教育功能的视角[J].教育与职业,2021(12):13-18.

[2]姚树伟,谷峪.职业教育的功能分析与目标实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86-89.

猜你喜欢

职业教育
法律视野下我国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对策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对汽车服务顾问人才的培养方式
浅谈职业学校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分层导学提高解剖生理学复习的有效性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