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木头机器人大变形

2022-05-30叶晓佳

早期教育(美术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木工木块木头

叶晓佳

木工坊的教学价值是培养专注耐心、精益求精、勇敢探究的工匠精神。在“木头机器人大变形”这个活动中,孩子们利用木料、纸箱、树枝等简单易得的材料进行拼搭,提升了幼儿动手实践、创意创造能力,体验了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原木色8开卡纸、水彩笔、木头材料、报纸、麻布、麻绳、钢丝球、手套、管子、木棒等。

活动建议

1. 出示材料,引出主题。

欣赏各种各样的机器人,说说他们的特征。幼儿在欣赏照片的同时将其中的一些特征內化到自己的作品中去,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铺垫。

2. 分组商讨,设计图纸。

幼儿自由组合,2~3人一组,商量做一个怎样的机器人。孩子们将自己心中的“梦”,用画笔小心翼翼地画在了纸上:有的想做一个非常夸张的机器人,有的想做一个会动的机器人,还有的想做一个在跳舞的机器人……

3. 按图制作,创意成真。

要完成一件木工作品需要哪几道工序呢?量、画、锯、磨、钻、钉、装饰。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图纸,把平面的“梦想”立体化。他们选择大小合适的木块、构想如何左右对称、怎样组合才能呈现图纸上的样子。孩子们敲敲打打、粘粘贴贴,完成的作品还真有模有样的呢!

在制作的时候也会遇到一些问题,问题1:怎样可以更牢固?尧尧选择的是用各种各样的木块做机器人,头部比较厚实,在第一次固定耳朵的时候没有完全敲进去,导致拿起来后耳朵就掉下来了。于是她开始研究,用木胶粘的方法没有成功,后来在木胶和钉子的共同作用下,耳朵总算固定住了。问题2:怎样变得更美观?小朵用了一些小零件来制作机器人,但是在制作后发现并不美观。于是她找来了一些包装纸和纸条,在跳舞的机器小人上加上了舞蹈裙和高跟鞋,并画上了腮红。就这样,跳舞的机器人变得更加动人了。

活动思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是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是在“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是在积累经验中逐步地建构自己的经验与认识的。我们希望幼儿在敲敲打打的过程中,运用各种木工工具,培养制作的兴趣和能力,锻炼思维能力,最终使心智得以全面发展。在制作木头机器人的过程中,势必会出现一些幼儿无法解决的问题。在设计、制作、调整、再设计、再完善的过程中,幼儿一边实验,一边探究,提升了自身的实践经验,将自己的作品慢慢地呈现出来,让自己变得更加自信。有了此次活动的体验,相信孩子们将在敲敲打打中呈现更多的精彩。

来看看孩子们最后的作品吧!

猜你喜欢

木工木块木头
砍根木头去打仗
一二三,变木头
基于特征参数化的木工CAD/CAM系统
木工课——《野孩子乐队》
搬来搬去的木头
怎样数出小木块的个数
纪宇:木工让我寻找到自己
小鸭数正方体木块
给予木头身一颗灵动的心
数控木工轮廓铣床数据处理系统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