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生活,贴近生活,联系生活
2022-05-30朱倩
朱倩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生活化教学模式已被广泛运用到各科教学中。教师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素材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養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应积极运用生活化的方式,使学生了解生活、了解世界,从而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一切事物的动力。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创设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引导性,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良好习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索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取生活化教学方式缩短学生与地理之间的距离,通过一些地理现象、地理原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例如,在教学世界地理时,教师要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各个国家的名字、人口、经济发展以及自然条件。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死记硬背,不仅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还会使学生在背诵的过程中丧失学习兴趣。因此,为了能够让学生掌握世界地理的相关知识,教师可以将201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作为教学素材,按照各个国家运动员登场顺序制作相关课件。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记忆,还可以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将地理与生活相结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初中地理学科知识比较抽象,但其内容大多都来自学生的生活及学生所能接触到的世界。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生活化内容创设问题情境,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升学生的地理知识应用能力。
例如,在关于西双版纳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向学生讲述云南的自然风光及人文情况来吸引学生注意力,然后再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教材内容设计探究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如:西双版纳的经纬度各是多少?最近几年的平均降雨量是多少?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搜索资料或阅读地理书籍获得答案。接着,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在其能力水平之上的问题,提升学生的能力水平。如:西双版纳临近北回归线,为什么没有像世界其他地方一样出现热带沙漠景观?吸引众多游客去云南旅游的原因是什么?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强化学生的生活实践,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个性普遍突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思维比较活泼且跳跃。在心理上,初中生渴望探究和表现,对感兴趣的东西表现出超高的热情。初中地理学科的特点,不仅在于其生活性强,其实践性也强。初中地理学科的教学目标不只在于学生记住了多少地理知识,而是在基于理解、掌握的基础上能够有效运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初中学生的性格特点与学科特点相结合,不仅注重知识的教学,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知识运用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介绍了地图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以“绘制学校平面图”为主题设计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出示提前准备好的学校鸟瞰图与平面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如何绘制学校平面图。接着,让学生根据实际数据和图幅的大小确定恰当的比例尺,并进行计算。最后,让学生进行平面图绘制。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更新自身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生活化学习氛围,在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促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