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音乐聆听生活的美好

2022-05-30冯艳飞

早期教育(美术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理念价值技能

冯艳飞

周末的午后,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一个人漫步到咖啡店,享受片刻的宁静。闻着咖啡的香气,欣赏着轻柔的音乐,品味生活的美好,美妙的音乐让我逐渐放松下来,渐渐进入无限的遐想。

前一段时间,我一直在读北京市特级教师卢珊珊主编的《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思考与实践》这本书。书中结合幼儿园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实际困惑,列举了“在音乐中陶冶、在生活中浸润、在游戏中启趣、在情动中育美、在开放中创造、在呼应中发展、在研究中修炼”等七项内容,来帮助幼儿园教师掌握音乐教学活动的方法和策略,以及提高自身音乐教学能力的有效研修方法。书中既有教学实践层面关于方法论的探索,又有教学理念层面关于认识论的引领,倡导教师做向下扎根有深度、向上生长有高度的音乐教育。

在日常工作中,一些教师常常会陷入“怎样组织好一節音乐活动”“使用什么样的教具”“运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需要幼儿掌握的某个音乐技能可不可以教”的困境。当谈起艺术领域追求的核心价值时,教师们能够流利地说出《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所倡导的要让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理念。但仅仅把音乐教育的关注点放在如何组织好一节音乐活动,让幼儿获得某项知识技能的提升上,是否就是实现艺术领域核心价值的唯一途径呢?教师的说法和做法之间显然没有对接上,他们对于幼儿园音乐教育追求的意义和价值仍然不够清晰。“如何帮助教师解决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一致性的问题,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恰好《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思考与实践》一书中 “在音乐中陶冶”这部分内容对一线教师困惑的“教不教”“怎么教”等关于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意义和价值的根本性问题做出了回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像咖啡的香气一样在我的脑海中久久回味。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出发点及最终目的和意义就是“让美走进幼儿的心灵,从而成为完整、健康、高尚的人。教师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进行幼儿音乐教育,引导幼儿在对音乐艺术美的感受与表达过程中,领悟内涵,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增强生活乐趣,而不能一味地追求技能,忽略了音乐的美育价值。”这一段论述抓住了一线教师的真问题,真可谓是“一语点醒梦中人”。教学目标的制订和具体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应该立足于幼儿的长远发展,只为了当前幼儿获得某项音乐技能而过于注重“教”或“示范”,往往就会忽略幼儿在活动中的审美情感和审美体验,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站得更高一点儿,看得更远一点儿,想得更深一点儿,从培养幼儿核心素养的角度去思考实践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道”与“术”的问题,进而使自己的音乐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都得到不断的提高。

教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应该多读一些好书,给自己的教育行为照照镜子,找找差距,就能够找准行动的方向,使自己始终保持对教育的清醒。当然,教师们也要有机会放松心态,真正静下心来,好好享受生活,亲身感受音乐为生活带来的美好,实际体验音乐的魅力所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教师被某个问题所困时,也可以尝试跳出教育看教育,在日常生活中重新审视音乐教育的价值,也许就会豁然开朗,有新的收获和启发。对于我自己来说不也是这样吗?午后咖啡店的小憩,让我对音乐教育有了进一步的思考,也收获了想要的答案。

让音乐之美浸润心灵,改变生活方式,提升生命质量,这就是音乐的神奇力量。让我们一起用音乐聆听生活的美好。

猜你喜欢

理念价值技能
高级技能
秣马厉兵强技能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拼技能,享丰收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画唇技能轻松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