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镌刻在岁月深处的崖州骑楼老街

2022-05-30黄道娟

现代青年·精英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崖城崖州五金店

黄道娟

提起我的家乡,崖州骑楼老街,上了年纪的崖州人(今三亚市),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历经百年风霜,骑楼老街至今仍屹立在岁月的风尘中,砖墙斑驳,苔藓爬满墙体,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精美的微雕花式,魅力犹存。灰暗的楼墙廊柱,几经悲喜。依稀可见曾经的风韵、繁华,和岁月的沧桑。

尽管骑楼已经成为了历史古建筑,受到保护,但依然是崖城人民最重要、最繁华、最热闹的交通要道,是崖城出城的必经之路。

骑楼建筑大多建于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是当时崖县(今三亚市)最早的老商号建筑群。百年前,闯海的崖州人为谋生漂洋过海,下南洋,谋出路。待他们事业有成,打拼归来后,带回的来不只是金钱,还有南洋风格的骑楼建筑。

骑楼沿街市两旁拼墙而建,建筑风格独特,繁缛流畅,端庄典雅,不仅是南洋建筑和中国南方骑楼建筑的完美结合,还融合了地方特色,用海南格木做横梁,用石灰做建筑材料,用矿物原料做彩绘,青砖青瓦,风格独特。前部为柱廊,廊道家家连通,走廊不仅增加了活动空间,还可以为行人遮风挡雨。门槛修得很高,这样做是为了防止下大雨时水流倒灌。由于沿街地段土地金贵,骑楼皆呈纵向延伸。楼间一般面阔3.5-4米,纵深15-25米,通高约13-15米。第一间为店铺,堂屋一明两暗,三间连体。

骑楼因何而得名?据说是楼房向外伸出在人行道上的部分,仿佛骑跨在马路上一样,此种风格建筑因此得名骑楼。骑楼街主要有两条,一条叫打铁街(当地人称之为打铁铺),另一条叫臭油街。打铁街在东边,是主街,约200多米长。臭油街在西边,是一条巷子,约长100多米。

1936年,一位名叫林时利的匠人在街上开张了自己的打铁铺。从此以后,陆续有打铁铺在这里聚集起来,最繁盛的时候,200余米长的街道上有十多家铁匠铺。久而久之,人们就把这条街称作打铁街。西边的巷子,当时由于以贩卖有特殊气味的海棠籽油为主,被形象地称为“臭油街”。

说是叫打铁街,其实不仅是打铁,在骑楼的商铺里,还有各种粮油药材铺,涵盖了所有的日常生活用品。此街建成后,商业十分繁荣,熙来攘往,生意兴隆,是整个崖县最繁荣最热闹的地方。

我的爷爷奶奶居住的老屋就在骑楼街附近,我爸爸从小就是在街边玩耍长大的。那里有小孩子们喜欢吃的各种零食,听爸爸说,如果谁家的小孩子手上有了零花钱,必然是第一时间冲到打铁街上。在那个年代,如果孩子们能被父母带到骑楼上一次街,那就是生活中最高的奖赏了。因为平时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有机会跟着父母到骑楼街购买年货,也只有那时候,才能得一点点吃的,解一解馋。

如今的打铁街上,仅存一家铁匠铺,开店的老匠人是林时利的小儿子林呈健。当年林时利打铁到80多岁,如今林呈健也年近古稀,他子承父业,依然维持着父亲留下来的铺子,成为整条打铁街相传最久的铁匠铺,也是整个崖州古城留下来的最后一家铁匠铺。

解放前后,整个崖州城和周边农村居民,都是打铁街的顾客。周围还居住着不少黎族苗族农民,常常要上山砍树、打猎,他们的生产工具每年都要拿来打铁街翻新一次。当年打铁街生意繁盛的时候,整条街上一天到晚都是乒乒乓乓的敲击声,热浪滚滚,师徒二人相对,汗流浃背的身影,也成了街头巷尾的风景。

如今,也只有普通五金店买不到的用具,如瓜柱洞钎、铁撬棍之类的农业工具,才会找到打铁街,来老林家请他开工。

“手工打铁收费是要比外面高一些,但是打出来的东西很结实,不容易变形,用很多年都不会坏。”林呈健说,“群众的心中有杆秤,普通的工具就去五金店买,想要好的,就来我这里打。”说起自己吃饭的本事,老先生十分自信。

林呈健从高中毕业后就跟着父亲打铁。改革开放后,打铁街上的其他匠人纷纷转行,改做其他生意,而五金店的流行,让各式生活、生产用具更加便宜,也更易获得,打铁的手艺几乎无用武之地。“以前就连修房子要用的那种铁钉都来铺里打,打出来的四方钉很好用,现在的钉子质量没有以前的好了。”老林说。古法打铁的手艺在工业化时代下正在逐步消失,打铁街上,唯有林呈健家的打铁铺还保留着手工制造痕迹,打铁街最后一位铁匠,在自己风烛残年的时光里,还在勉励维持着这门古老而传统的手艺。街上偶尔传来的铁锤声,仿佛在诉说着近百年岁月中铁匠之家的情怀和荣耀。

崖州骑楼建筑群是三亚最早的老商号建筑群。骑楼为研究中国南方建筑的延伸及民国时期琼南地区商业贸易的经济地位,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文化、学术研究价值。2015年,崖州騎楼建筑群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三批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每年春节,我们一家人都要回崖城爸爸的老宅屋团聚。春节时分,正是农民一年一度的瓜菜季,农民抢种抢收,骑楼老街是重要的交通要道,是出城必经之路,骑楼老街上,每天各种农用三轮车、小轿车、电单车、人力板车川流不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充满了人间烟火气。

骑楼老街历经百年风雨洗礼,因年久失修,不少房屋已经瓦残檐破,甚至坍塌了一角。居民们大多搬进了自己新盖的楼房。如今居住在骑楼老街的大多数是老人,他们仍然固守着一间小小的铺面,不愿离去,那是他们出生的地方,是灵魂的归宿。

而今,随着骑楼被列为文物保护建筑,由政府出资,现存的一些骑楼得到修缮和改造,免于拆除与破坏。骑楼旧貌换新颜,其深?的人文风貌在岁月的轮回中得以延续,重新焕发出蓬勃生机和经济活力。

猜你喜欢

崖城崖州五金店
崖州民歌的演唱特色分析
——以《送别歌》《梁生歌》《审情》的研究为例
崖州民歌的音乐形态分析
忙碌的五金店
小五金店为什么生命力强
五金店:藏在小区门口的秘密
琼东南盆地崖城凸起三亚组一段油气成藏特征与勘探方向
基于边疆视角的崖州文化演变进程
崖城的旧时光
崖城13-4气田湿气贸易计量系统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