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组块思想的语文要素结构化教学实践与思考

2022-05-30李辉均郭宁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组块结构化关联

李辉均 郭宁

摘要 基于组块思想进行语文要素结构化教学对课堂成效至关重要。可以从结构化内容、结构化思维及结构化评价三个方面建构语文教学层次,进而整体切入教学。应进行系统关联,使学习自然发生;实施基于学习的有序重组,让思维深度生长;落实突出语言建构的融合共生,让教学高效灵动。

关  键  词 组块思想 语文要素 结构化内容 结构化思维 结构化评价

引用格式 李辉均,郭宁.基于组块思想的语文要素结构化教学实践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22(26):41-43.

“组块”是有意识地将许多零散的信息单元整合成具有更大意义的信息记忆单位。基于组块思想的语文要素结构化,是以联系、系统的视角,借语文要素的“瞻前顾后”与“整组创生”,让教学板块之间建立某种联系,内有秩序、外为结构,聚焦文本核心价值,引向深度的综合学习。基于组块思想的语文要素结构化教学,摒弃传统的线性教学思路,将统编教材单元或文本的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点”有序重组,可以帮助教师在有效时间内高效施教。基于组块思想的语文要素结构化教学聚焦语文目标与任务,重视教学目标的精准定位与有效达成,强调目标性;整合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要求教学基于学生心理认知水平,强调生本性;联结相关知识点,形成小任务群及相关学习体系,强调系统性。

一、基于组块思想的语文要素结构化教学层次建构

语文要素结构化教学注重在内容、思维、评价上寻点组块,落实结构化,强调从单元文本的结构化解读到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建构,从课堂教学的结构化展开到教学活动的结构化评价[1]。

1.结构化内容指向文本

首先,教师要熟悉文本单元,明确相应任务,将语文要素置于教学中整体考量,明确其所处位置及前后层次。其次,教师要从教材文本中发现学生学习语文最基本、最常用、最具摄取性的内容,将值得教又值得学的精华筛选出来,作为教学内容的内核。然后,基于单元主题、教学内容、语言要素、学习建构等内容的联系,在组块教学视角下进行资源的“整”与“合”。内容聚焦文本核心价值,方法贴近学生认知规律,从而将学习活动从单一的平面学习引向深度的综合学习。

2.结构化思维指向学生

以“表达能力”要求层级图为例,结构化思维的课堂注重知识的前移和后续,教师在落实语文要素时,应通过对前后所学内容的分析,进行层次性划分,即便是单独的一堂课,也应该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顺序设计,促使学生形成语文能力的过程结构、方法结构和思想结构[2]。

另一方面,要素结构化教学还要善于设计有梯级、有关联的板块,深耕、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要有课程任务群的视野,既关注当前教学的重难点,又要跳出单元知识点的局限,借助系统的语言实践活动,培养思维的广度[3]。

3.结构化评价指向教学

学习评价的结构化,一要注意方式的多样,合理搭配教学前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尤其要凸显过程性评价和增值评价;二要注意主体的多元,要凸显自我评价和学习反思,助力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提高。

教的评价应有一定的学科逻辑,指向性明确,评价指向教学设计的结构化与层次性,关注教与学中块与块的联系。学的评价应对标教学,坚持教学评一致,关注板块所指向的教学目标及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达成情况。

二、基于组块思想的语文要素结构化教学策略

1.整体切入的系统关联

语文要素结构化教学中既要“勾连上下”,又要“环顾左右”,找到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生长点,让学习自然而然地发生。

(1)跨年段、单元的逻辑关联。教师需要寻找到整个统编教材中不同年段的具体要求,找准起点,拾级而上,前后联系。即使单元内部也应具有整体教学思想,关联导读页、课后习题、交流平台等助学系统,精准把握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重点。例如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学生三、四年级已经学过详细复述与简要复述,所以要唤起他们的元认知首先要关联旧知,重点关注学生复述中的创造性,同时发挥《猎人海力布》首篇课文的导读功能,从不同的课文中引导学生找到“创造”的生发点,促进目标达成。

(2)指向文本内部的要素关联。还以《猎人海力布》为例,课后第1题“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与学生生字词的学习关联,让学生运用关键信息进行简要复述和详细复述,字词检查、课后习题与语文要素关联组块,为进一步学习做铺垫。所以,教师要找到要素之间的关联,让知识点、训练点立体化、结构化,让学习变成相互关联的任务群。

(3)联合生活本位的实践关联。薛法根提出,要用语文“做事”,这是素养导向的任务设计要义。因此,语文要素结构化还可以在关联文本之外,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取学生面临的各类语文生活问题,并以问题解决为内核,设计适合学生实践运用的内容板块,以形成生本化的语文内容[4]。

2.基于学习的有序重组

(1)要素结构化的教学行为在于精选。教师应根据不同文体及相应的阅读策略研选适宜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语言智能发展需要精选合理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精选需要教师从文本及单元导读页、课后作业、语文园地寻找语文要素,筛选出课文中体现语文要素的内容[5]。精选强调去伪存真,摒弃与教学目标无关的内容,留存与语文要素相关的、促进学生言语智能发展的内容。同时强调去粗取精,选取最能落实语文要素的内容与程式,作为教学的主要环节。

(2)结构化的教学行为强调重组。重组是将选编的相关内容有机组合,厘清序列,合理安排各项语文实践活动,形成一个具有聚合功能的教学板块,形成教学结构。以五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精讀课文《太阳》为例,它承担着点燃学生习作思维,培养学生习作表达能力的任务。精选内容后重组,可以利用智能教学系统搭建出三个任务板块。板块一:“太阳系情境+导读页+内容填空+发表关键词了解主要内容”,慧触语文要素;板块二:“说明方法+交流作用+说明策略”,慧探表达要素;板块三:“‘天问一号视频资料+初试身手+即时互评与修改”,慧写事物特点。厘清和重组相关内容后,整体教学顺应学理而有序,教学板块设计精简而合理,使学生的言语智能得到发展。

3.突出建构的融合共生

(1)基于小任务群的融合共生。要素重组后的小任务群学习是融合共生的有效形式。小任务群学习是基于组块思想,将零散的信息单元重新整合,结合语文要素,形成一个个教学板块,以问题推动的方式,按照任务发布的形式推进教学。小任务群学习摒弃了以课时为单位的备课、上课模式,避免点状式教学行为。在结构化教学思维的指导下,教师立足学生知识整体,进行纵向思考,结合学生认知层次设计教学[6]。

例如在《巨人的花园》教学中,围绕着“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这一语文要素,将想象与文字融合,紧扣“变化”一词,设计6个小任务,层层发布、步步推进,教学板块相互融合,创生出多元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图2)。

(2)融合共生的高效与灵动。高效课堂强调文本的大容量、快节奏、多互动。基于组块思想的语文要素结构化重在关联、重组、共生,更能够帮助教师形成简约、高效、灵动的课堂。以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单元为例,我们将本单元的各个板块进行统整、重组,形成六节课的学习单元(见表1)。

在一系列的要素结构化学习活动中,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迁移,新知识在原有的图式结构基础上填补,进一步丰富了知识结构,这样的学习单元前后勾联,互为补充,目标明确,任务完成度高。

同时,在结构化的语文学习活动中,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學得更充分、更自主,特别是思维的碰撞多,有深度、有广度,学生的言语智能得以充分发展,课堂更加鲜活灵动。

参考文献

[1] 陈先云.课程观引领下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能力体系的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03):78-87.

[2] 施纯. 结构化教学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19.

[3] 皮亚杰.结构主义[M].倪连生,王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30.

[4] 薛法根.小学语文组块教学的实践研究[J].人民教育,2019(Z1):67-69.

[5] 杨军.语文“要素结构化”的教学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20(30):55-58.

[6] 朱玲芹.结构化: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策略旨归[J].人民教育,2020(10):68-70.

*该文为重庆市教育学会基础教育科研课题“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语文要素结构化教学实践研究”(XH2021B086)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组块结构化关联
横浪作用下大型上部组块双船浮托安装动力响应特性试验研究
促进知识结构化的主题式复习初探
结构化面试方法在研究生复试中的应用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奇趣搭配
智趣
陆丰7-2油田导管架平台上部组块低位浮托安装关键技术
基于图模型的通用半结构化数据检索
基于软信息的结构化转换
英语词汇组块学习路径研究——组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