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充读书

2022-05-30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报效祖国王充春夏秋冬

王充是东汉时期的思想家、文学批评家。

王充少年时,他的父亲就去世了,王充竭尽全力奉养母亲。后来王充到了京城,进太学学习,拜当时著名的学者班彪做老师。他喜欢广泛地阅读,善于抓住关键问题,因而进步很快。

王充读书非常专心,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又很强,所以只要读上一遍,就能记住书中的主要内容,甚至能够背诵某些精彩的章节。但是,他家庭穷困,买不起很多书,为了满足如饥似渴的求知欲,王充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当时的洛阳街上有不少书铺,王充便决定把书铺当做他的“图书馆”。每天吃过早饭后,他就带上干粮,到书铺里去阅读出售的书籍。不分春夏秋冬,不论晴天雨天。他读了一册又一册书,跑遍了一家又一家书铺。就这样,他终于读遍了诸子百家的重要著作,掌握了书中的基本精神。

王充由于出身贫苦,因而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认识基本上是从劳苦人民实际生活情况出发。他在读遍了诸子百家的主要著作之后,对于某些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说教深感不满,下决心给予严厉的批判。于是便集中精力独立思考,着手写书。为了不耽误时间、不打断思路,他在住宅的门上、窗上、炉子上、柱子上甚至厕所里,都安放了笔、纸,想一点,写一点,走到哪里,写到哪里。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他终于写成了一部不朽的哲学著作《论衡》。

泡泡:

如饥似渴:这里体现了王充对读书的热爱,如同饿了渴了急需食物与水那样。

小閱告诉你:王充读书立志的故事,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他有远大的志向,他那不屈服于贫穷的精神和非凡的毅力让人佩服。现在的我们更要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以后报效祖国。

猜你喜欢

报效祖国王充春夏秋冬
春夏秋冬,美不胜收
酷爱学习的王充
中华儿女 报效祖国
张家坤
“春夏秋冬”的内存
弟子规·出则悌(七)
王充路
党校求学
浅论王充人性论非“性三品”
啊,春夏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