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对晚明社会的讽刺与批判
2022-05-30张进科
张进科
关键词:《牡丹亭》 明代社会 讽刺 批判
《牡丹亭》的主题是标举为情而死、为情复生的至情。它奇幻的故事情节、凄婉缠绵的意境、典雅优美的曲辞,往往令读者和观众为之击节叹赏,甚至明代沈德符评论道:“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汤显祖除在《牡丹亭》中表现至情主旨之外,还以插科打诨和幽默的方式融入了对晚明社会的讽刺与批判。
一、讽刺晚明的科场与官场
《牡丹亭》第六出《怅跳》,汤显祖借柳梦梅与韩子才自述身世遭遇批评了晚明科场。柳梦梅与韩子才分别是柳宗元、韩愈的后裔,二人相遇交谈时,柳梦梅因读书多年但没机会参加科考,言谈间有不平无聊之色。韩子才便用韩愈《进学解》中“不患有司之不明,只患文章之不精;不患有司之不公,只患经书之不通”的话安慰柳梦梅。柳梦梅也用韩愈因《谏佛骨表》一事遭贬潮州、柳宗元与王叔文下棋惊动圣驾被贬柳州之事回应。汤显祖写柳梦梅高中状元的过程充满了戏剧性。柳梦梅因境遇蹭蹬,通过打秋风结识了钦差识宝使苗舜宾,苗舜宾资助银两让柳梦梅赴京赶考。柳梦梅耽误了科考时间,主考官恰是苗舜宾,才得以“姑备收考,一视同仁”,后来高中状元(《耽试》)。汤显祖所写的剧情背景虽是南宋时期,剧中人物的遭遇也是南宋时期的事,但汤显祖实则借剧中人物之口,讽刺批判了晚明科场的腐败,有借剧中人物之口浇自己胸中块垒之意。
汤显祖生于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1550),他人生的主要经历在晚明神宗当皇帝的万历年间。明神宗在位四十八年,其间,首辅大臣张居正、申时行、张四维先后主持朝政。汤显祖在明穆宗隆庆四年(1570)的秋试中以第八名中举,名闻乡里,但在后来隔三年一次的春试中,连续两次都不第。万历五年(1577),二十八岁的汤显祖第三次参加春试。首相张居正欲其次子张嗣修及第,便招罗海内名士以张之。张居正让其子结交汤显祖、沈懋学。汤显祖辞谢不往,春试不第。沈懋学前往结交,高中状元,张居正次子张嗣修高中第二名。万历八年(1580),汤显祖第四次参加春试,因不与张居正三子张懋修交游,春试又不第,张懋修高中状元,张居正长子敬修以第十三名进士及第。万历十一年(1583),做了十年首相的张居正退位,三十四岁的汤显祖第五次参加春试,才以第三甲第二百十一名赐同进士出身。汤显祖虽早有文名,因不愿受权贵拉拢,在科考中多次名落孙山,权贵之子却借势在科场扬名。在张居正死后,首相张四维、申时行的儿子也先后凭借权势高中进士,引起人们的怀疑和议论。汤显祖的友人丁此吕、魏允中等人上书揭发科场舞弊,受到打压,遭贬。汤显祖是科场舞弊的受害者,也目睹了友人丁此吕、魏允中因揭发科场舞弊案遭贬的现实,这给他以很大的心理冲击。他对权贵在科场中借势舞弊极为憎恨。所以,在《牡丹亭》中,汤显祖借柳梦梅、韩子才述自身遭遇讽刺了晚明的科场弊端,表达了对科场舞弊的不平。
汤显祖在《牡丹亭》中除了讽刺批判晚明的科场之外,还讽刺批判了晚明官场的尔虞我诈及官吏的暴烈。汤显祖中进士后,权臣张四维、申时行先后当了宰相,他们许诺汤显祖以翰林之位,拉拢汤显祖入幕效力。汤显祖不为所动,依然拒绝,他说:“余方木强,故无柔曼之骨。”由于不肯阿附权贵,汤显祖很长时间都是做一些微不足道的闲职。汤显祖虽然官职微小,但他关心国事、经世济民的思想并没有减弱。1591年,汤显祖上《论辅臣科臣书》,指摘时弊,触怒权贵,被贬到广东徐闻做典史。徐闻任典史一年后,汤显祖被调任到浙江遂昌任知县,任职五年后挂官而去。
汤显祖的任官经历,让他见识了晚明官场的尔虞我诈,他见缝插针地在《牡丹亭》中融入了自己对晚明官场的批判。如在《冥判》中,十殿阎罗胡判官审理案件时笔干了要润笔费,“要润笔,十锭金、十贯钞,纸陌钱财”;审案的手段是“止不过发落簿剉、烧、舂、磨一灵儿”,动用酷刑;听见隔壁九殿下拷鬼,说是“肉鼓吹,听神啼鬼哭”“毛钳刀笔汉乔才”。汤显祖把阴间的审案,“比着阳世那金州判、银府判、铜司判、铁院判,白官临官,一样价打贴刑名催伍作”。州、府、司、院,审判级别越高,对应的判案收入也越高,审案回报却越来越低,分别是金、银、铜、铁。无论哪一级审案,都要打点刑名伍作等判案人员。虽然写的是阴世间判案,却完全是晚明现实的反映。同时,《牡丹亭》也批判了官吏的暴烈。在《圆驾》中,杜丽娘被宣上金殿,面陈返魂复活一事,当值的卫士吆喝道:“甚妇人冲上御阶,拿了。”杜丽娘甚为害怕,说道:“似这般狰狞汉,叫喳喳。在阎浮殿见了些青面獠牙,也不似今番怕。”阴世间的青面獠牙都比不上阳世间的金殿卫士可怕,轻轻一语,道出了晚明官吏对百姓作威作福的现实,作者借杜丽娘之口讽刺与批判了当时酷吏对百姓的祸害。
二、批判皇帝、贪官的贪婪,对百姓的搜刮
第二十一出《谒遇》,钦差识宝使苗舜宾三年任满,将要离任,按例在多宝寺祭赛多宝菩萨。柳梦梅打秋风拜谒苗舜宾时,苗舜宾向柳梦梅介绍祭赛多宝菩萨所陈列的宝物道:“这是星汉神砂,这是煮海金丹和铁树花。少什么猫眼精光射,母绿通明差。喳,这是靺鞨柳金芽,这是温凉玉斝,这是吸月的蟾蜍,和阳隧冰盘化……径寸明珠等让他,便是几尺珊瑚碎了他。”宝物来历是:“天地精华,偏出在番回到帝子家”,“有远三万里的,至少也有一万多里”,“只因朝廷重价购求,自来贡献”,“他重价高悬下,那市舶参奸诈,浪把宝船划”(《谒遇》)。苗舜宾介绍宝物的话,点明了珍宝种类之多之难得。第四十一出《耽试》中,苗舜宾因“圣上看俺香山能辨番回宝色,钦取来京典礼”,做了主考官。苗舜宾说:“想起来看宝易,看文字难。为什么来?俺的眼睛,原是猫儿睛,和碧绿琉璃水睛无二。因此,见真宝,眼睛火出。说起文字,俺眼里从来没有。”
汤显祖实则借苗舜宾的话批判明神宗及一众贪官搜刮盘剥、聚敛财宝,从而导致海内困敝的现实。明神宗朱翊钧执政48 年(1573— 1620),年号万历,是明代诸帝中最为著名的贪财皇帝。万历“二十年,宁夏用兵,费帑金二百余万。其冬,朝鲜用兵,首尾八年,费帑金七百余万。二十七年,播州用兵,又费帑金二三百万。三大征踵接,国用大匮。二十四年,乾清、坤宁两宫灾。二十五年,皇極、建极、中极三殿灾。营建乏资,计臣束手,矿税由此大兴矣”。明神宗以筹备军饷和修建宫殿为名,大肆征税,搜刮民财。万历二十四年(1596)秋七月乙酉,“始遣中官开矿于畿内。未几,河南、山东、山西、浙江、陕西,悉令开采。中官领之。群臣屡谏,不听”;二十四年冬十月乙酉,“始命中官榷税通州。是后,各省皆设税使。群臣屡谏。不听”。明神宗要维持自己的奢华生活,为解决入不敷出的窘境,以修建宫殿为名,陆续派大批太监为矿监、税使,到各地开矿征税。明朝历史上为期近二十年的矿税使之祸由此开始。这些矿税使由皇帝直接派遣宦官担任,“中官遍天下,非领税,即领矿,驱胁官吏务朘削焉”。税使的权力不受地方制约,随心所欲,横征暴敛,“通都大邑皆有税监,两淮则有盐监,广东则有珠监,或专遣,或兼摄。大珰小监纵横绎骚,吸髓饮血,以供进奉。大率入公帑者不及十一,而天下萧然,生灵涂炭矣”。征税手段多种多样:有督民开采、坐地分成的,有重叠征税的,有强取豪夺的,“水陆行数十里,即树旗建厂,视商贾懦者肆为攮夺,没其一货,负戴行李,亦被搜索。又立土商名目,穷乡僻坞,米盐鸡豕,皆令输税”,“中涓群小,横敛侵渔。民多逐末,田卒芜莱。吏不能拊循,而复侵刻之。海内困敝”。明神宗派兵税使穷天际地,搜刮靡遗,造成了“上下交征、官民并困”的严重局面,百姓苦不堪言。万历二十八年(1600),“民饥盗起。内外群臣交章请罢矿税诸盐,皆不听”,“金银珠宝,貂皮名马,杂然进陈,帝以为能”。除征矿税外,万历皇帝还通过在福建、宁波、广州设立“市舶司”,把海外贸易严密控制在官府垄断之下。市舶司始于明初,“明初,海外诸国入贡,许附载方物与中国贸易,因设市舶司,置提举官以领之,所以通夷情、抑奸商,俾法禁有所施,因以消其衅隙也”。海外贡使带来的物品,分进贡方物、使臣自进物。对进贡方物,出于政治原因,朝廷给以重赏,亏损较大;对使臣自进物,官吏给价收买,然后再卖出。掌管市舶司的官员就利用赏赐使臣和收买自进物,从中渔利。万历“二十七年春二月壬子,分遣中官领浙江、福建、广东市舶司”,委以征收舶税的权力。这些太监恣意敛财,引起商民极大不满,“鼓噪为变,声言欲杀之,缚其参随,至海中沉之”。
汤显祖在广东徐闻任典史之职、在浙江任遂昌县令的为官经历,让他目睹了朝廷横征暴敛、民怨沸腾、百姓受苦的现状。汤显祖对此很是不满,在《牡丹亭》中以插科打诨的方式,借剧中人物苗舜宾之口,辛辣地嘲讽了明贪官的贪婪本性,犀利地鞭挞了万历皇帝肆意敛财、榨取民脂民膏的丑恶一面,在插科打诨、幽默风趣中传达出深入骨髓的批判力量。
三、讽刺晚明的御敌政策
《牡丹亭》在杜丽娘为情而死、为情复生的主要情节之中,插入了杜宝淮扬前线御敌的战争戏。在第三十五出《回生》后,汤显祖以八出戏写了杜宝淮扬前线御敌。从剧情上来说,虽然有些芜蔓,但插入战争戏有两个作用:一是调节戏剧节奏,在缠绵幽怨的文场戏中插入锣鼓喧天的战争打斗武场戏,可以增加热闹氛围,吸引观众兴趣,丰富戏剧情节,调节演出气氛,调剂角色劳逸;二是用杜宝以金银和官位收买叛贼李全之事,暗讽晚明抵御外来侵扰的不力。杜宝在淮扬御敌,叛贼李全作乱,他通过贿赂李全的妻子,封官许愿、重金收买,封李全为溜金王,封李全的妻子为讨金娘娘,才招降了叛贼。杜宝因此立了大功,升为同平章军国事,官居宰辅。这使人联想到晚明时期首相张居正竭力支持王崇古、吴兑、方逢时利用三娘子招降俺答的事情。明神宗万历时期,北方的俺答部落常常举兵侵犯山西、河北一带边境,侵扰不断,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御边的这些将军,借贿赂招降俺答部落,做到了兵部尚书之类的大官。《牡丹亭》中陳最良对李全的娘子说“受了封诰后,但是娘娘要金子,都来宋朝取用”,还答应做一副金头盔送去(《围释》)。汤显祖这样写并不是空穴来风,《明史·吴兑传》记载了招降东北方俺答三娘子之事:“三娘子有宠于俺答。三娘子入贡,宿兑军中,诉其事,兑赠以八宝冠、百凤云衣、红骨朵云裙,三娘子以此为兑尽力。”西北一带,火落赤部落不断骚扰青海、甘肃一带。万历十六年(1588)九月,“青海他不囊犯西宁。杀副将李魁”。十八年(1590)六月,“青海火落赤犯旧洮州。副总兵李联芳败没”,“秋七月,火落赤再犯河州临洮。总兵官刘承嗣败绩”,“八月癸西,停奢力克市赏”。十九年(1591)冬十月癸丑,“河套部敌犯榆林、延绥。总兵官杜桐败之”。副总兵李联芳败没,汤显祖写有《吊西宁帅》一诗以悼之:“峡石千兵死战场,将军不敢治金疮。筹边自有和戎使,阁道无劳问破羌。”所以,汤显祖借用戏中人物暗讽了晚明抵御外敌侵扰的不力。
第四十一出《耽试》中,柳梦梅科考对策的题目是“和战守三者孰便”。柳梦梅答以“可战可守而后能和”,苗舜宾称赞道:“似你呵,三分话点破帝王忧,万言策拣尽乾坤漏。”虽是插科打诨之语,却正是晚明主和派心满意得的画像。明神宗万历十九年(1591)起,日本平秀吉掌权,多次侵犯朝鲜,明朝出兵支援朝鲜抗倭,战事不利,“游击史儒等帅师至平壤,战死。副总兵祖承训统兵渡鸭绿江,仅以身免”。明朝先后派李如松、兵部尚书邢玠为东征提督,总督蓟、辽,抗击倭寇。万历二十二年(1594),礼部郎中何乔远上书,陈述派去朝鲜抗倭的沈惟敬“与倭交通,不去和亲,辄曰乞降”,万历帝下诏兵部商议。当时廷臣上奏,皆以“罢封贡,议战守为言”。直至万历二十五年(1597),日本掌权的平秀吉病死,战争才宣告结束。《明史》总结道:“自倭乱朝鲜七载,丧师数万,糜饷数百万。”晚明的腐败无能可见一斑。《耽试》中柳梦梅科考的情节,反映的恰是当时晚明应对外来侵扰的时局。汤显祖“对明朝政治失望而不抱幻想,这是作者思想上值得重视的演变,它为《南柯记》和《邯郸记》的创作奠定了思想基础”。
总之,汤显祖以过人的才华,在《牡丹亭》中以插科打诨、幽默和战争戏等,融入了对晚明社会现实的讽刺与批判。汤显祖不但是一个“为情作使,劬于伎剧”的理想主义者,同时又是一个关注国事和现实政治的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体现了儒家入世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