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春岁月寻找生命出口
2022-05-30程应峰
歌德说:“哪个青年男子不善钟情,哪个妙龄少女不善怀春,这是人性中的至洁至纯。”是的,青春是亮丽的,是带着眩目的人性光辉的,但青春岁月的美好,却是因人而异。
就我而言,属于我的青春岁月,更多的,是无助、无奈、卑微、迷蒙、失落。15岁,我参加高考,考上了一所大学,但那所大学并不是我预期中心仪的大学。
在踏入大学校门前的那些日子,有件事一直啃啮着我:临近高考的前两个月,我课桌上的复习资料,在一夜之间,被盗洗一空。
于我而言,在即将高考的关键时刻,这无疑是一记重创。那些时日,我独自承受着这份打击,不置可否地沉入了迷离恍惚的状态之中。直到走进考场,在考场中如梦趔趄。再然后,迫于家庭生活的不堪,我并没有考虑复读,而是怀着一腔无奈、几分失落,进入了一所不起眼的高校。人生头一回,我尝到了无以言说的创痛滋味。
而后,告别十八年华,在还算繁华热闹的白霓小镇,我顺理成章地站上了高中课堂的讲台,用极易磨损的粉笔,悉心铺排力、热、光、电、磁以及原子的内在结构,尽我所能,将物质运动变化的规律,倾心演绎。
在我没有半点设防的时候,命运的手指又玩笑般,在我的生命行程中,抛出了一些砺石,硌痛了我的双脚,也硌痛了我的心。于是,又是一个趔趄,我坐在一辆手扶拖拉机的车厢里,带着简陋的行李,来到了一所寂寥的乡村高中,在那里传道、授业、解惑。
木叶萧萧的氛围中,我有了新的同伴。那是一位执教三十多年,已然满头白发的长者。每一个晴和的黄昏,我都会同他相伴,走出校园,走在平平仄仄的山间小道上,边走边谈,既长见识,又长精神。他以自己的人生经历,给了我许多不可多得的人生启悟。他告诫我:“人生就是不断地同困难作斗争的过程。”并且说:“并不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伟人,但谁都可以成为有作为的人。”
于黄昏斜照,日复一日的闲谈中,我理解了什么叫生活,也似乎找到了可以排解忧伤的生命出口。这以后,我想方设法让自己从单调、无聊、枯燥、乏味、层层的寂寞、重重的孤独中走出来。我拿出不多的积蓄,订购了几种美术书刊,翻出了久违的画谱,拾起了丢失己久的画笔,擦亮了尘封的口琴,购置了心仪的吉他,亮开了郁结的歌喉,甚至参加了诗刊社诗歌刊授学习。我忙中求乐,乐以忘忧,将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所得所失、欢喜忧愁,以诗文形式记录下来,呈现在大大小小的日记本上。正是这些原汁原味的文字,引领我后来走上了文学之路。
就这样,在这样一座寂寥而落寞的校园里,我抛开了最初的烦恼、苦闷和忧愁,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既尽心尽力送走一批又一批学生,又在业余时间,不遗余力地为自己充着电,加着油,丰满着自己的人生羽翼。
二十五岁那年,我开始在心灵的空间,打捞梦想的碎片,将它们珍珠般串联起来,以油墨之香,悬于生命过程的每一刻。随着作品发表数量的增加,我渐渐成为他人关注和关爱的对象。文字的奇妙作用,也让我对起起落落的生活,有了十二分的感激。我端详着生命的美丽,咀嚼着生活的甘醇,在不间断的生活磕碰中,慢慢学会将自己的日子,过得安然平静。我坦然地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琐琐碎碎,让人生体验的触须,一往情深地触摸心仪的文学。
不懈不怠的笔耕,让我水到渠成地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这与我青春岁月的经历和境遇是分不开的。一直记得,在最纠结的青春时光里,我在日记本上写过的一句话:“别无选择时学会奋斗。”随着岁月的推移,这句话被我演绎成为“别无选择时,学会奋斗;拥有时,学会珍惜;平静的日子,学会爱,学会做一个幸福的人。”时至今日,这句话已被演绎成属于我的人生格言和生命风景。
我的内心,一直笃信文学艺术与物理学是息息相通的。物质之光,展现出神秘的物质世界,文学艺术的光芒折射着情感经纬、人生百态、社会万象,物质和思维构架了我们的感性和理性,使我们的生命充满了活力和灵性。茫茫宇宙,大千世界,生命个体不过是一个短暂的燃烧过程。短暂的生命感受着、思考着、创造着一切的一切,只为找到最适合的生命出口,让生命得已在苍茫宇宙中伸展、延续。
作者简介
程应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读者》《博爱》《格言》等刊签约作家,湖北省文联首批优秀中青年文艺人才。出版文学作品集《世界的苍凉,等你用手指弹开》《给生命一个弧度》《在输得起的青春,遇见美好的自己》《爱一个人,在旧时光里细数温柔》《做好人生中的每件小事》《不要在最该奋斗的时候选择了安逸》《平平仄仄桂花香》《心智是銀,行动是金》《把最擅长的事做到最好》等,作品散见于国内外1500余家报刊。获2006年度全国报纸副刊作品二等奖,2007年度时代专集优秀散文一等奖,2010年咸宁市优秀文艺人才奖、十大作家奖,2014年度中国城市党报新闻奖副刊类二等奖,2016年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香城泉都文艺奖金奖,2017年《语文周报》“最受欢迎作家”奖,《时代邮刊》“十佳作者”奖,2018年首届张之洞文学奖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