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保卫战,我们在行动
2022-05-30简展强
简展强
24小时,蜉蝣辉煌的一生便过去了;100天,播种好的春小麦便迎来了丰收的时节;时光飞逝,“大学生在行动”(原“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迎来了20周年纪念活动,漫长的20年,足以让一棵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润泽四方,庇荫众多生灵。“大学生在行动”聚焦环保科普,呼吁各高校大学生参与到环境保护的队伍中去,到千乡万村中播撒环保的种子。而我何其有幸,成为这一活动的见证者,从10年前的受益者,变成活动的参与者、环保精神的实践者,再是未来环保的科研工作者,内心感触良多。
10年前,我还在村里读小学,那时当地还未开始推行垃圾分类,居民的环保意识普遍不强,但外界对于环境保护的音量日渐提高、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日渐提高。记得那是一个夏日的午后,阳光正好,有一支由七八个大学生组成的环保宣讲团队来到了我的小学。在其他班同学羡慕的目光下,哥哥姐姐们来到了我的课室,给我们上了一次形象生动的环保课堂。
不知不觉,十年便过去了,对于哥哥姐姐们的面孔,虽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但是在脑海中始终挥之不去的,是课上展示的一幅幅照片。照片里,有被鲨鱼的鲜血染红的海滩,有干旱皲裂而寸草不生的土地,有排放黑烟的工厂大烟囱,有被困在牢笼里等待取胆汁的黑熊,有肚子里填满废弃垃圾的海鸥尸体……从那时起,我意识到环境保护,不仅需要看到脚下的垃圾,还要关注这个蓝色星球上的生灵、自然资源,是一种博爱的胸怀。也是从那时起,我知道了目前人类的环保事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面对不断上升的灭绝物种数量、逐年缓慢上升的平均气温,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当有所改变、有所行动,为守护这颗蓝色星球而战。因此,一颗环境保护的种子,就这样种在了我的心里。
那时的我,以为环境问题离我们还很远,只是书本上的案例和网络中的新闻,因为小时候一直生活在环境优美的水乡,很难想象到它被破坏后会是何种模样。至今,我仍时常怀念起,小时候生活在水乡是一件多么幸福美好的事情:周末可以去找小溪旁的小泥洞去钓螃蟹,只需要用一根小竹竿,用绳子牵一小块碎肉,便可以将螃蟹从洞里“勾引”出来;夏日里和小伙伴们玩得满头大汗,可以去溪边用手勺满浅绿的河水来洗一把脸,冰凉的感觉加上大自然的清香,胜过世界上的任何一种护肤品。许多大人带上自家的小孩,在河边嬉戏,在水里游泳。试问家乡里水性好的成年人,哪一个不是从这条河里练出来的。
每逢端午节,趁龙舟竞赛结束后,可以和大人一起坐上龙舟绕着家乡划一圈。沿着河道,可以看到水草顶部粉红色的卵,如同水草上一团红色的花朵。河底灵动的游鱼,透明的小虾,岸边的螃蟹,点水的蜻蜓……划龙舟的过程宛如在上一堂妙趣横生的野外生物课!
年岁渐长,我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稚气未脱的小学生,从初中到高中,学校离家也越来越远,而我的家乡,在悄然发生变化。那些亲近大自然的美好画面只留存在记忆里,只更新到了小学四五年级。之后的家乡,河水逐渐由清澈变得浅绿,继而是浑浊,发黑,发臭。河边的石缝里再也看不到螃蟹的踪影,水草上火红色的“花朵”消失了,河里似乎只剩下那种黑色的小鱼。慢慢地,临河一面的窗户被长久关紧了,水乡里的居民也因为这水而发了愁。
自此之后,河水有时候呈现一种鲜艳的绿色,就像颜料倾倒在河里一般;有时则是河底淤泥一般的黑色,如同死水一般失去了生机。看着家乡发生此般变化,心里很不是滋味,直到后来,我在填报高考志愿时看到了“环境科学与工程”,便看到了希望,心中那颗种子也因此而开始发芽。
大一阶段的寒假,新生研讨课的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作业——对身边环境中的科学与工程进行调研,而我选择的调研对象,便是家乡的河涌。
通过实地采访和观察记录的方式,我对家乡的河涌进行了一次较为粗略的调研,而这次经历也给予了我一次实地考察的锻炼机会。顺着河流一路走下去,观察着河面和河边的情况并进行记录,同时对河边的路人和居民进行采访。被访者均表示河涌并不干净,影响观感的同时還散发着一股腥臭味,谈及打分,连及格的标准都难以达到。河面上不时零星漂浮着诸如水果皮、垃圾袋等垃圾,部分干涸的河段还可以看到河床发黑的淤泥和埋藏在底部的垃圾。在观察的过程中,甚至看到路人随手往河里扔垃圾,可见该现象已为常态。有一些居民甚至仍保留着以前的习惯,在河边悬挂着一个个铁笼来饲养家禽,用吃剩的饭菜来饲养家禽,而家禽的粪便就直接排到河涌里了。
在以往的年代,河里的小鱼小虾可以将家禽的粪便作为食物清理掉,而鱼虾长大后又可以作为人们的食物,进而变成一个极好的物质循环过程,可如今的河涌环境,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沐浴露、洗发水、洗衣粉、卸妆水甚至是清洗剂,顺着以往的渠道源源不断地从各家各户排往河涌里,透明度不断下降、溶解氧浓度不断降低,而河水颜色的改变便足以证明了这一点。不仅是小鱼小虾,就连许多种类的微生物都会消失,河涌的环境承载力大大降低。无论是果皮还是牲畜粪便,都会令这个脆弱的河涌生态系统雪上加霜。
不久后,家乡开始了“截污纳管” 工程,将以往那些直接排往河涌的生活污水管道改为通往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通往河涌的只剩下阳台的雨水管。工程完工后,家乡的河涌将能远离生活污水的持续污染。
同年暑假,我参加并参与策划了绿愿服务队的“大学生在行动”。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原定的实地调研活动被迫取消。为了配合疫情防控规定,所有调研活动改为各自在家乡进行,开展形式不限。活动期间,队员们按时在线上进行分享,收获颇丰。
我仍然是对家乡的河涌进行调研,当时家乡正在进行“截污纳管”工程。河涌里不时可以看到一些木板在阻隔污泥,方便藏管工作的进行。河水早已抽干,不少河段的河床已经长出了浅浅的一层草。或许河底经过太阳的照射后能够将表面那层有害的细菌进行灭活,有利于在未来恢复河涌生态系统的活力。
虽然活动改为了线下举行,但是队员们对于环保的热情依然高涨,有队员走访调查了家附近的一家生活污水净化厂,了解到了目前各种用于处理污水的设备;有队员去附近的景区进行实地考察,对景区内的水质和生态环境进行田野式观察;有队员去附近的植物园进行参观学习,拓宽视野的同时也关注到了濒危植物……在开学前几天,我们回到学校并对学校的人工湖进行水质监测。人工湖作为景观用水,湖水水体没有臭味,含有较多藻类,水体总体呈现浅绿色,适宜鱼类生存。存在故居翻修、养鸭棚两个可能的污染源,就实验测试项目来看,三个采样点水质差别不大,说明污染源对水体影响程度较小。将理论结合实际,是对课堂最好的补充。
环保的种子在心中缓缓发芽,而这一路上似乎都离不开“大学生在行动”的陪伴。它令我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让我有勇气在志愿填报中选择了“环境科学与工程”并一路走来。作为一名大学生,学习虽为本职,但倘若无法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便成为了“死读书、读死书”,而“大学生在行动”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践平台,让我们可以从学校走向社会,从课室走进田野,将眼皮贴近地皮,才能看到更加真实的世界;将自身所学用于社会实践,才能有所作为。
二十年过去了,意味着已有二十届大学生在“大学生在行动”的号召下奔赴到千乡万村之中,将环保的种子播撒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之上,待那千万种子萌发日,便是中华绿水青山时!
祝“大学生在行动”,二十岁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