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舍之间
2022-05-30李赞
李赞
孙端街道有棵“歪脖子”香樟树,树下是一个车位。因为香樟树“脖子”太歪,不时有车主“中招”撞树,由此引发了一波热议:树和车位如何取舍?留树,需舍车位;留车位,则需舍树。不少人觉得城市车多地少,车位得留下。如何处理树呢?扶正已不可能,移栽费时费力,砍了,最经济便捷。若仅从经济利益考量,砍树确为上选。然而,我们的取舍,真的如此简单吗?
“让他三尺又何妨?”安徽桐城著名的“六尺巷”彰显着中华民族传统的谦让美德。推人及树,我们就不能给一棵相处了20多年的香樟树让出一个车位吗?一个车位,只方便了一辆车;一棵香樟树,却是无数人的生活记忆,是街道20多年变迁的见证,更是大自然顽强与神奇的象征。我们可以撤掉树下的车位,就近再规划一个合理的车位。退一万步講,就算留车位舍树,也可以为香樟树另觅安身之所,让它继续张扬生命的绿意。让出一部分经济利益,彰显“尊重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取舍之间,我们该寻找人类发展与自然保护的平衡点。
位于重庆云阳县的张飞庙,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原位于国家项目三峡工程的建设区域中。政府耗资4000多万元,将张飞庙整体搬迁32公里。这是三峡库区最大、最贵的“移民”。为了社会发展,张飞庙选择给三峡工程让路;为了保护文物、保护人文精神,国家选择耗费巨资、耗费时间、耗费人力保留它。这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两难的取舍:一边是历史、文化的根,一边是工业、社会的发展。幸甚至哉,取舍之间,我们舍弃了便捷的方式、舍弃了眼前的经济利益,选择了寻找人类发展与文化保护的平衡点。
人类社会面临着很多取舍的难题:一条奔腾了几十万年的河流,因为要造路,是不是要被改道或填埋呢?即使辛苦耕种也产不了多少粮食的几亩良田,但若造别墅则价值千万,是不是要舍了良田造房子呢?一些非遗技艺,面临传承困境,为了传承这些技艺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是不是选择现代工艺任传统技艺自然消亡呢?一些工作艰苦无名,于己少利于国有功,是不是选择那些于社会少功却可以一夜暴富的工作呢?面对利益与道义的矛盾,舍义取利还是舍利取义?……
人有别于其他生灵的智慧思考,就是文明。人类会用文明去考量取舍,用智慧去平衡取舍。取舍之间,我们会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尊重道义。我们会给一棵歪脖子树、一只鸟、一窝蚂蚁……留取一个生活空间;我们会给一座老宅、一种技艺、一个习俗……留取一条延续之路;面对大义,我们会舍利而取那些美好的精神品质。
点评
小作者由新闻材料生发了一个核心议题:如何取舍?由“车位与树的取舍”“树的生命与经济利益的取舍”联想到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传统文化、道德情操矛盾时的取舍,得出“用文明去考量取舍,用智慧去平衡取舍”的结论。审题准确,立意深刻。习作紧扣“如何取舍”这一议题,联系现实生活,由树及人,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引人思索。选材涉及自然、历史、文化,内容恰当而丰富;行文观点鲜明,结构合理;分析精辟,逻辑严密,论述简明有力。
(黄亚平 绍兴市上虞区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