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黄河夺淮与淮河的治理

2022-05-30徐晓倩

炎黄地理 2022年10期
关键词:淮河流域淮河黄河

淮河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自古以来,淮水对我国的民生、经济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淮河水系的变迁在

很大程度上受到黄河的影响,自1194年黄河夺淮始,淮水水系就遭到严重破坏,淮河流域地区成为我国洪涝灾害最为频发、最为严重的地区。黄河夺淮造成的自然灾害,对农业、漕运等重要产业都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明清两代我国就开始对淮河进行治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发布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对治淮方针、治淮措施等进行了详述。当下,国家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对淮河流域进行有利于民生的综合性治理和开发。

淮河流域位于黄河、长江两大流域之间,淮河西起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山,东至黄海,沿途流经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四省,全长约为1000千米。历史上,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并称为“四渎”,自古以来,淮水就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早在先秦时,淮水就登上了历史舞台,《左传》中,“昭公九年,楚公子弃疾迁许于夷,实城父。取州来淮北之田以益之,伍举授许男田”。“《春秋》哀公二年,蔡昭侯自新蔡迁于州来,谓之下蔡也。淮之东岸,又有一城,即下蔡新城也。”但是从南宋初年开始,黄河夺淮一直延续了700余年,给淮河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与破坏,造成淮河水系混乱不堪,至今淮河流域在我国七大流域中仍是自然灾害最为频发的一个流域。

淮河水系的变迁

淮河水系的变迁按照中国历史朝代的变迁大致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前秦到南宋初年以前;第二个阶段,从南宋初年到清代后期;第三个阶段从清代后期至今。

从先秦至南宋初年

先秦时期,黄淮已经相通。战国时,魏国在黄淮之间开凿了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于楚”,虽黄河不时侵扰淮河,但此时的淮河还是一支首尾畅通、独流入海的河流,东出邙山以后折向东北注入渤海,其干流的中上游流路与如今基本一致,只有下游发生了变化。《禹贡》中勾勒了当时淮河的大致轮廓,“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里更是从淮河的源头、流经处、北岸入海、南岸入海等各方面详细记载了淮河水系的全貌。黄河夺淮前,淮河也曾发生过淮水决堤的洪涝灾害,但是其危害程度和破坏规模远不及黄河夺淮以后。

1.南宋初年至清咸丰五年(1855)

这一时期是黄河夺淮时期,也是淮河流域自然灾害频发的时期,史称“夺淮七百年”。南宋初年,南宋王朝为阻止金兵南下,强行人为决河,虽阻挡了金兵的持续进犯,殊不知埋下了夺淮的祸根,“是冬,杜充决黄河,自泗入淮,以阻金兵”。这使得黄河不再由东北流入渤海,而是流向東南,夺淮入海,淮河下游的干道由独流入海变为黄河的支流。金明昌五年(1194),河决阳武故堤,灌封丘而东,水势趋南,由泗入淮。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全河尽出徐、邳,夺泗入淮”。

自古以来,黄河就多泥沙淤积,甚至被称为“泥河”。西汉时,就有“河水一石,其泥六斗”之说;清时,时人这样说道:“平时之水,沙居其六,一入伏秋,沙居其八。”黄河夺淮更是把大量淤泥挟至淮河,使得原本的淮河水系面目全非。曾密布于淮北平原的众多湖泊,以及若干天然河道,如泗水、沂水、沭水等都被淹没,这造成了淮河水系河道混乱、古湖泊群消亡的后果。大量泥沙淤积在淮河下游,堵塞了淮河入海的河道,河水倒流,形成一些的新的湖泊,如洪泽湖。

2.从清后期至今

1855年,黄河北徙,历经几百年的黄河夺淮之患宣告结束,之后除了1938年黄河花园口扒口,黄河再夺淮,再也没有出现过黄河夺淮的情况。尽管黄河夺淮的历史已经结束,但此时淮河的水系已经混乱不堪,泥沙淤积严重,河道遭到堵塞,出海不畅。洪、涝、盐、碱等自然灾害不断。

黄河夺淮的危害

黄河夺淮的危害显而易见。黄河挟带大量泥沙流入淮河,造成淮河河道的泥沙淤积严重,河床抬高,淮河流通不畅,被迫改道流入长江。泥沙淤积使得淮河入海的河道堵塞,淮河下游原本的入海河道变为“废黄河”,河水倒流淤积,水位逐年升高,洪涝灾害频发。据载,在黄河夺淮期间,淮河总共发生大规模洪灾128次,其中一半系黄河洪灾引发,而由淮河洪水引起的洪灾仅占不到三分之一。

黄河夺淮带来的大量泥沙使淮河下游河道淤塞,淮水入海受阻,河水倒流;汛期时,上游来水与下游泄洪能力相差悬殊,因而导致了洪泽湖的产生与其的不断扩展。1938—1947年,延续九年的黄河洪灾在洪泽湖中沉积了约3.6亿m?泥沙,湖泊水位上升,蓄洪能力大大降低,这为淮河流域“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灾害埋下祸根,使得淮河流域成为我国洪涝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

明清两代,为了阻挡洪灾,保持漕运畅通,朝廷不断加高防淮洪的堤坝,使之成为洪湖的大堤,洪湖水位持续升高;加之黄河水不断倒灌,淮河水位也日益升高,但是由于高耸的堤坝,河流无法顺畅泄洪,这使得每年涨水之日,淮河都是一颗随时决堤的“定时炸弹”。据《明史》《清史稿》记载,淮河在苏北地区决堤的次数分别为明代45次、清代47次,且相隔几年就会发生惨绝人寰的大决堤。清人凌廷堪诗《河溢》云:“死者骨肉为尘泥,生者俱上长淮堤。”洪患给当时百姓带来的灾难可见一斑。

黄河夺淮也给当时的经济发展带来沉重打击。洪水泛滥使得沿海地区的潮灾更加严重,常年涝害使得大片田地盐碱化,这种现象被称为“卤灾”。淮阴作为黄、淮、运的交点,也是整个运河的重要枢纽,但却因洪涝而不堪重载。据记载,清嘉庆、道光年间,淮阴运河“底高一丈数尺,两滩积淤宽厚、中泓如线。向来河面宽三、四十丈者,今只宽十丈至五六丈不等;河底深丈五六尺者,今只存水三四尺,并有深不及五寸者。”可以说,黄河夺淮在一定程度上是造成沿淮地区商埠没落的原因之一。

淮河的治理

历史上对于淮河的治理

黄河夺淮后,黄河泛滥已造成严重的自然灾害,不仅威胁着淮河两岸的自然与民生,而且对京杭大运河的安全也造成了直接威胁。因此明清时期十分重视对淮河的治理。

明代著名治水专家潘季驯提出了“筑堤障河,束水归槽;筑堰障淮,逼淮注黄。以清刷浊,沙随水去”的治河主张,于淮河下游筑高家堰堤坝,加高水位,以淮河清水冲刷黄河泥沙。在潘季驯的治理下,明代基本建成了一道西北起今砀山、丰县交界处的邵家口大坝,经过徐州、淮阴等地,东南达于涟水、阜宁东边的堤防。潘季驯认为:“夫治水之道,未有不先下游者。”他的治河理念沿袭至清代,如陈潢认为“治河者必以堤防为先务”,主张在淮河下游修筑堤防、堵塞决口等。靳辅治河也是遵循“浚淤、筑堤、塞决、束水攻沙”的思想,认为“治水者必先由下游治起,下游疏通,则上游自不饱涨。”他在修筑堤坝的同时,还根据地形修建了滚水坝和涵洞,以溢洪及灌溉。尽管该思想在淮河的治理上卓有成效,却有着一定的局限性,这是因为未放眼于整个淮河流域,只着眼于下游的防洪,无法根治淮河水患。此外,淮河作为水运工具具有重大经济价值,从这个角度作为出发点来治理淮河,而没有考虑淮河的综合治理,这对于淮河治理是“治标不治本”的。

至清代后期,著名科学家吴其濬在对淮河流域进行深入的实地考察后,撰写了《治淮上游论》,他在文中指出:“治河必先治淮,而治淮必先治淮之上游。此其枢要,不在江南,而在安徽之境。”吴其濬主张治淮要放眼全河,放眼上游,重点在于对安徽境内中游河段的治理,提出在中上游修建大坝以滞洪蓄水,将防洪与兴利结合在一起。但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吴其濬的治淮思想在当时并未得到实施。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淮河的治理

黄河夺淮留下的“后遗症”到了20世纪依然存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中央政务院发布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并成立了治淮委员会。文件明确指出治理淮河的方针是“蓄泄兼筹”,上游筹建水库,推行水土保持,以拦蓄洪水,发展水利。中游蓄泄并重,一方面利用湖泊洼地,拦蓄干支流洪水,一方面治理河道,承泄拦蓄以外的全部洪水。下游开辟入海河道,以利宣泄,巩固运河堤防,以策安全。新中国的治淮方针与吴其濬的治淮思想不谋而合。

实现淮河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我国治理淮河的重点。实现淮河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治理淮河的基础上进行有利于民生的综合性开发,包括基础性工程和开发性工程。

淮河流域内降雨量分配极其不均衡,因此常常交替发生洪涝与干旱两种相反性质的自然灾害。基础性工程之一就是针对洪涝问题设计的,首先要做的就是开辟下游的入海河道,否则中上游的水位居高不下,洪涝灾害发生的潜在危险就不能消除。而中游和上游的主要问题分别是“中滞”和“上泄”,针对“中滞”,可以采取分洪的措施,比如中游已完成的怀洪新河,使得淮河中游河水在蚌埠闸分泄洪水。针对“上泄”问题,修建水库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法,它起到了“以蓄缓洪”的作用。另外一种基础性工程则针对干旱问题,目前比较理想且一部分已经在实施的措施有以下四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中线工程、引江济淮工程、江水北调东引工程。此外用以针对洪涝问题的在淮河上游修建水库的措施,起到的调节淮水水量的作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干旱问题。建国40多年来,我国在淮河上游山丘区建成了30多座大型水库和5200多座中小型水库,在中游地区的多处湖泊洼地修筑加固了围堤,建闸控制。“滞蓄”与“疏通”两相结合,使上游洪水得到有效控制,大大减轻了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

开发性工程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保护淮河的前提下,通过对淮河流域有限度的开发大大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首先,就是有利于人们的水产业的开发,随着淮河的水利建设和生态环境的进步,进行水产业发展的条件逐步改善,因此,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使老百姓可以因地制宜发展水产业,甚至在周边建立水产品加工工厂等;其次,大力发展航运业,淮河在历史上就是各朝各代漕运的重要河道,水运发达。如今在治理淮河的同时,也应注重开发淮河的航运价值,这便于将我国内陆的货物运送到沿海,载货量大、成本低,将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最后,重视水电资源的开发,淮河流域建设的发电站主要集中在上游,开发电力资源一方面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一方面促进了上游地区经济的发展。上游地区属于偏远山区,电力难以供给,但此地却蕴含着丰富的电力资源,因此水力资源的开发不仅可以弥补当地电力不足的缺陷,还可以促进偏远山区的经济发展。

在重视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淮河流域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淮河流域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不外乎洪涝盐碱,因此要有针对性有计划地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洪涝灾害频发反映出淮河流域的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直接取决于植被的覆盖率,而植被破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类活动。因此,要制定相关政策保护植被、加强保护环境意识。与此同时,要加强植树造林工程的建设,在治理的过程中要注意因地制宜。针对盐碱化问题,要推进淮河流域土壤的改良,一方面要注意培育土壤,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排水工程的建设。农业方面,在灌溉农田时可以采取滴灌式取代浇灌式,这样不仅可以使地下水位下降,还可以节约用水。此外,还要注重保护生物多样性,这也是实现淮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保持生物多样性的重点在于改良淮河流域的土壤、净化环境、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如果生物的多样性遭到了破坏,流域的生态环境将会进一步恶化,自然灾害也会更加严重和频发。

淮河作为我国七大河之一和南北方的分界线,淮河流域又处于我国东部平原的中心地带,哺育着无数农田和人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诸多人为因素,淮河流域的水文水系和生态环境已经受到严重破坏,但我们不能就这么坐以待毙,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们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无论是政府还是人民必须努力为恢复淮河流域昔日的美好环境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宋豫秦.淮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初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张义丰.淮河的地位与治理[J].中国科学院院刊,1998(01):29-33.

[3]彭安玉.黄河夺淮后江苏淮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变迁[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3(04):56-63.

[4]查一民.陈定斋论黄河夺淮之害[J].农业考古,1986(02):185-189.

[5]袁建平.也談黄河夺淮[J].江苏水利,1998(12):47-48.

[6]王星光,杜心从.略论吴其濬的治淮方略[J].许昌师专学报,1996(04):73-76.

[7]房晓军.黄河夺淮及其对淮阴的影响[J].淮阴师专学报,1996(03):49-52.

[8]赵筱侠.淮河水患与新中国治淮方针及规划的制定[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30(02):34-40.

[9]孙寿成.黄河夺淮与江苏沿海潮灾[J].灾害学, 1991(04):88-90.

[10]张瑞虎.洪泽湖的成因及其水灾治理[J].农业灾害研究,2012,2(03):72-75.

[11]徐迎春.淮河中游洪涝灾情及致灾原因分析[J].江淮水利科技,2009(06):18-20.

[12]彭安玉.试论黄河夺淮及其对苏北的负面影响[J].江苏社会科学,1997(01):121-126.

[13]彭安玉.黄河夺淮后江苏淮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变迁[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3(04):56-63.

[14]陈珺,于明田,邓丽华,等.黄河夺淮对淮河中下游影响及防洪治理措施总数[J].人民长江,2021,52(11):9-15.

【作者简介】徐晓倩(1995—),女,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拉丁美洲史。

猜你喜欢

淮河流域淮河黄河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淮河
淮河防总召开2021年工作会议
第二届淮河文化论坛在阜阳举行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黄河』
魏山忠副部长率队赴淮河流域安徽、山东开展汛前检查
淮委研究部署淮河流域推进河长制工作
我生命中的淮河——为纪念治淮60周年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