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移动网络成瘾心理动因调查
2022-05-30张玥张国立
张玥 张国立
通过对西安外事学院大学生移动网络成瘾的现状进行调查,从认知心理学、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等方面分析大学生移动网络成瘾的心理动因,进而探索出针对这种网络成瘾的解决路径。从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等层面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以期减少移动网络成瘾对大学生和整个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2021年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网民规模达到9.89亿,较同年3月增长了8540万,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9.86亿,较2020年3月增长8885万,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7%,较2020年3月提升0.4个百分点,其中学生占比约30%,位列第一,大学生当中超过80%的学生常常使用智能手机。[1]
随着无线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遍兴起,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面对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大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好奇和热情。然而,大学生在使用移动网络终端设备时,由于使用不当或缺乏正确引导,导致部分学生出现了移动网络成瘾现象,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
本研究针对这一新形势下出现的新现象,在对西安外事学院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访谈、抽样调查和分析后,通过探究大学生移动网络成瘾的现状和与成瘾现状相关的心理因素,探究引起大学生移动网络成瘾的内在心理动因,进而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寻找一个行之有效的路径去解决成瘾问题并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文献综述
2011年以来,随着移动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兴起,大学生网络成瘾有了新的变化,许多有网瘾的同学开始高度依赖智能手机、iPad等移动网络工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随时上网,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呈现移动化特征,我们将此现象定义为移动网络成瘾。
Goldberg(1996)最早从心理学角度提出了“网瘾”这一概念,指出网瘾是一种应对机制的行为成瘾。周倩(1999)将网络成瘾定义为对上网有一种心理上和生理上的依赖,重复地使用网络形成了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痴迷状态,并希望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来满足这种欲望。周春莲(2004)等人认为网络成瘾是指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网上冲浪、聊天或者进行网络游戏,并且这种对网络的过度使用影响生活质量、降低学习兴趣、影响工作效率、损害身体健康,导致各种行为异常、心理障碍、人格障碍和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消极后果。[2]由于移动网络是从2011年才兴起的,只有十年时间,因此对于移动网络成瘾的研究并不多。肖扬(2015)将移动网络成瘾定义为重复地使用移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欲望,同时产生想要增加使用时间的张力与耐受性、克制、退隐等现象,并对于上网所带来的快感会一直有心理或生理上的依赖。通过对2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98.5%的大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移动网络成瘾,并对学生的心理、行为、人际关系、身体健康、学业方面产生影响。[3]国外也有一些研究者把手机依赖定义为一种技术依赖,是一种包含人机互动和非生化的行为成瘾。陈烨琪(2019)等人的研究中心表明高职学生出现移动网络成瘾的心理动因来源于较强的自我意识、通过移动网络获得人际关系的满足、归属感等。[4]
心理动因分析
本研究以西安外事学院为例,通过问卷星随机抽取了西安外事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学历层次的在校大学生885名进行移动网络成瘾的现状调查。本研究根据大学生移动网络使用现状,在不改变问卷可靠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修订《中文网络成瘾量表的修订版》(CIAS-R),得出结论:大学生移动网络成瘾在性别、专业、年级、学历层次、留守经历方面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与父母的关系、人际关系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与父母关系越差,移动网络成瘾分数越高,反之,移动网络成瘾分数越低。对个人人际关系满意度越低,移动网络成瘾分数越高,反之,移动网络成瘾总分越低。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其内在动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认知与行为脱节
认知学派认为,个体的认知会决定其行为。很多大学生都能认识到移动网络成瘾的危害,但是由于缺乏自控力,导致认知和行为出现脱节,产生不好的行为。尤其是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或者缺乏正确引导的大学生,更容易出现沉溺于手机游戏和虚拟网络世界的现象。
(二)情感归属的需求
通过对西安外事学院885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移动网络成瘾现象与人际关系方面存在极大的相关性。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里,在生理的需要和安全的需要满足后就是归属和爱的需要。现在的大学生在物质上基本都是不差的,并且社会大环境安全,在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后,他们开始追求归属和爱的需要。这种需求是情感方面的。包括对于交友的需要、情感依赖的需要和调节自我情绪的需要。大学生对于人际交往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如果他们从现实社会中得不到满足,就会转而走向虚拟的网络世界。由于移动网络终端设备的兴起,他们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进行交友,获得信息。这一方面给大学生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也滋生了移动网络成瘾的出现。
(三)压力缓解的需求
大学生基本上都是成年人,进入大学以后,他们的生活中会出现很多新的课题,例如生活场所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学习方式和考核方式的改变、周围环境的变化、毕业的压力和就业的困惑等。他们一边拥有着学生的身份,一边又被迫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的成年人。在内外夹击中,很多大学生都面临诸多的压力和困难,他们急需适当的娱乐活动来缓解这些压力。在五彩缤纷的网络世界中,他们可以暂时忘掉现实社会的压力和苦恼,寻找短暂的放松和愉悦。
(四)汲取信息的需要
大学生为了满足生活、情感和认知的需求,会努力寻求信息。在当今的信息爆炸时代,网络上的信息更新极快,书本和课堂上的知识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大学生的求知需要,大学生可以通过随时随地的上网获取最新社会信息。从生活方面来看,大学生通过使用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可以进行网上购物,了解社会最前沿的动态。其正面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果使用不当,给大学生造成的身心影响也是不可小觑的。
(五)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把人类成长、发展、利用潜力的心理需求称为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最高一层,当一个人的归属和爱的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产生自我实现的需要。有些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不佳,难以发挥自我潜能,感到十分受挫就會转而进入网络世界以全新的面貌毫无顾忌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模式,祈求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获得自我肯定和自我实现的满足。一旦网络世界给他带来巨大满足,就会沉溺于此,无法自拔。
解决路径
针对部分大学生存在的比较严重的移动网络成瘾现象及其给大学生本人和社会带来的恶劣影响,如何缓解大学生对移动网络的依赖,对成瘾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调适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净化网络环境,完善网络立法
从外部客观环境来看,国家和相关机构应该颁布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净化网络环境和信息资源,同时大力开发优秀信息资源,让大学生可以在一个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中获得信息和成长。
(二)培养大学生积极的自我认知
大学生处于自我认知的高度发展时期,当现实自我无法满足理想自我的时候,就会出现自我认知的偏差,产生自卑、自暴自弃的情感。在错误的自我认知下,他们就会投身虚拟的网络世界,寻求理想自我的实现。要培养大学生的积极自我认知就需要让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网络观,这需要社会、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同时,要培养大学生的积极自我认知,还需要培养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培养健康生活方式,让大学生从认知方面获得积极力量,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三)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移动网络成瘾在与父母的关系、人际关系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与父母关系越差,移动网络成瘾分数越高,反之,移动网络成瘾分数越低。对个人人际关系满意度越低,移动网络成瘾分数越高,反之,移动网络成瘾总分越低。这充分说明了良好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重要性。应该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会与人交往,获得亲密关系和社会支持,在集体里感受快乐和自我满足。现实生活中快乐的事情越多,大学生就不会借用虚拟的网络世界寻求心理满足,更不会陷入网络成瘾。
(四)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信息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是一个双刃剑,社会和学校要从正面引导大学生培养健康的品格,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以开设相关课程,组织相关活动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其抵御不良网络信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全文).
[2]周春莲,郭继志等.网络成瘾问题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医学伦理,2004.
[3]肖扬,方晨等.移动网瘾及其影响结果:基于在校大学生的实证研究[J].电子商务,2015(10).
[4]陈烨琪,朱长根. 移动网络成瘾对高职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及成因探析——以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21).
[5]沈冯娟,黄少华.青少年网络成瘾影响因素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6]王博群.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及干预研究述评[D].长春:吉林大学,2008:19-42.
[7]邓林园,方晓义,兰菁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青少年网络成瘾预防干预中的有效性初探[J]心理研究,2013(1).
[8]Tur Porcar,Ana.Parenting styles and Internet use[J].Psy-chology & Marketing,2017(34).
[9]MeNicol,Michelle L,Thorsteinsson,Einar B,Internet Ad-diction,Psychological Distress,and Coping.Responses.Among Adolescentsand Adults[J].CyberPsychology,Be-havior&SocialNetworking,2017(20):296-303.
作者简介
张 玥 西安外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心理学
张国立 西安外事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