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在五丈原上是诸葛亮的宿命
2022-05-30马伯庸
马伯庸
五丈原这个地方,名气很大,可每个人提到这个名字,都会不自觉地压低声音,收起笑容,仿佛怕惊扰到什么。这里是一段传奇人生的终结,是一个史诗故事的悲壮结尾。
时光飞速倒转,回到蜀后主建兴十二年(234年)。此时距离上一次祁山大战已经过了三年,诸葛亮再一次率兵北上,开始了他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北伐。
这一次他的选择出人意料,没有继续进攻陇西,而是选择了走褒斜道。可是诸葛亮从第一次北伐开始,就一直孜孜不倦地进行着陇西攻略,为什么这次他放弃了先前的辛苦经营,决定直入关中呢?
也许,最大的原因,是他一生的宿敌司马懿。
司马懿对诸葛亮的心态十分了解,他早料到诸葛亮下一步不会去撞陇西的南墙,只能走陇东,寻求主力决战,以争取胜机。更可怕的是,司马懿甚至连时间都推算出来了,诸葛亮要积聚三年的粮草,才能出兵一次。从建兴九年(231年)到建兴十二年(234年),正好三年。
所以这次北伐出兵的路线,与其说是诸葛亮的选择,不如说是司马懿逼他做出的决定。这和个人才智无关,完全是国力之间的差距决定的。
建兴十二年(234年)春,蜀汉軍团踏过褒斜道,穿过斜谷,进入关中腹地。早有准备的魏军并没有立刻围上去,而是在观察蜀汉军的动向。司马懿在这时候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诸葛亮要是胆子够大,就沿着秦岭走武功县东进;如果他西上五丈原,咱们就可以彻底放心了。”
这句话很重要,可以说直接决定了诸葛亮第五次北伐的成败。它蕴藏的意义,只有登上五丈原俯瞰周围形势时,才能一目了然。
五丈原背靠秦岭,距离长安只有区区140里地。如果诸葛亮出斜谷后东进,贴着秦岭和渭水一路杀至武功,那么将会直指长安。司马懿将被迫放弃死守策略,与诸葛亮决战。到时候狭路相逢勇者胜,正中了诸葛亮急于主力决战的下怀——这就是为什么司马懿说如果是勇者就东进武功。
但如果诸葛亮出了斜谷向西驻扎在五丈原,那就是另外一种打法了。以五丈原为基地,只要北上攻取岐山,就等于把关中盆地拦腰截断。曹魏的西北防線会被切成陇西、陈仓和关中东部三块。届时诸葛亮可以将其切断分割,从容消化。
这个打法对于曹魏来说虽然很危险,但至少不用急着决战了——这正中司马懿的下怀。司马懿不怕对峙,就怕决战。所以当他听说诸葛亮去了五丈原后,他高兴得像个孩子一样。
打仗这种事,就是要做让敌人难受的事。现在敌人这么开心,难受的就只能是自己。
蜀汉军兵出斜谷,驻扎在五丈原。诸葛亮又占领了附近的良田兰坑,从一开始就摆出了要打持久战的阵势。而司马懿呢?没动,以不变应万变。
诸葛亮也不急,索性在五丈原附近摆下阵势,种地屯田。到了建兴十二年五月,南方传来战报:孙权、陆逊、孙韶三路大军十几万人,分攻合肥、襄阳、广陵三处要害。
这次东吴没“掉链子”,无论动员规模还是出击时间,配合得都刚刚好,确实是动真格的了。
这就解释了诸葛亮为何不急于东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算盘,司马懿以为两军对峙正中下怀,诸葛亮其实也在等曹魏无暇西顾的时机。
魏明帝也是骨头硬,咬着牙不让司马懿退,自己带人南下救援。结果,孙权不久便在合肥城下大败而归,三路伐魏大军草草收场。
诸葛亮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一口血喷了出来。这样的局面,都能被东吴的人搞砸,实在是太气人了。诸葛亮后来的意外去世,与孙权这次失利造成的刺激有很大关系。
最后的希望,就这么破灭了?
不,还没破灭。魏明帝还没回军,只要在这之前干掉司马懿,蜀汉军还有胜机。于是诸葛亮开始挑衅,堂堂一国丞相,连送女人衣服这招都使出来,他真是急了。
若换了别的将领,可能早按捺不住愤怒,而司马懿呢?任凭你怎么折腾,我就是不出战。不光我不出,麾下诸将谁也不许去。为此魏明帝还特意派了辛毗持节来坚定避战之意。
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不久之后,诸葛亮积劳成疾,在五丈原溘然去世。蜀汉军悻悻退兵,临走前还发生了一出分裂的闹剧。从此之后,关中、秦岭再也看不到蜀汉的任何一面旗帜。
轰轰烈烈的诸葛亮北伐中原,就以此悲剧落下帷幕,留下一段“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典故。
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坦率来说表现很差,至少比第四次北伐时的挥洒自如差很多。他用兵谨慎呆板,毫无灵动性,从始至终要么被司马懿牵着鼻子走,要么等着孙权来配合,将自己的命运完全交付于他人之手。
我宁愿把这种失常表现,理解为他那时已经身患重病。《魏氏春秋》记载了一件耐人寻味的事。诸葛亮的使者去见司马懿。司马懿询问诸葛亮的作息规律,使者回答:“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所啖食不至数升。”司马懿听了,只说了四个字:“亮将死矣。”
再出色的棋手,如果同时承受了病痛和繁重的工作,也很难下出好棋。
归根到底,还是诸葛亮谨慎和举轻若重的性格使然。倘若他能毅然东进,未必不能打开局面。如果他能多关心一下自己的身体,未必不能扭转大势。这些年的战事虽让他迅速成长,但终究未能改变其秉性。而性格决定命运,从递上《出师表》的那一刻开始,诸葛丞相就已经注定要倒在五丈原上。
选自《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