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黎鳴山:深耕澳門 放眼世界

2022-05-30謝瑜

澳门月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建築大灣區經濟

謝瑜

黎鳴山:廣東省政協委員、澳門大灣區青年發展協會會長。分別在加拿大和澳門取得建築工程學位及工商管理碩士。2001至2006年任澳門黎氏建築工程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參與多個大型建設項目;2016年至今為黎氏企業控股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及執行董事,領導黎氏建築工程有限公司的上市工作,2017年2月以“黎氏企業(HKG:2266)”之名成功於香港聯交所上市;同年榮獲澳門商務大獎——青年企業家金獎、領導楷模大獎。黎鳴山先生熱心社會工作及社會公益事務,其他社會職務如下:廣州市青年聯合會副主席、澳門建造商會青年委員會主任、澳門青年企業家協會副會長等。

在粵港澳大灣區不乏海外歸來,學有所成,愛國愛澳的澳門青年。本期人物訪談,請來的是澳門青年企業家黎鳴山,與大家分享他的人生經歷和故事。

海外歸來帶領公司香港上市

黎鳴山在澳門讀書成長,年輕有為,2001年於加拿大留學回來澳門,就進入了由其父親黎英萬先生於1980年創立的企業——黎氏建築。他不是人們常說的“守二代”,而是“創二代”,利用自己在外國所學的知識和經驗,帶領公司一步一個腳印,穩步成長,並且勇於突破。談及當年公司的境況,他笑言:“當時公司規模較小,職員就只有父親和我以及一名會計員,大多是老顧客生意。2002年澳門賭權開放對於我們是一個重大的機遇,那時我帶領黎氏建築參與了澳門眾多酒店的興建,諸如威尼斯人、金沙等,公司因此逐步壯大起來,公司的知名度及美譽度不斷提升”。

2017年黎鳴山帶領黎氏建築於香港聯交所成功上市,使黎氏成為澳門首家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的建築公司,成功走向國際市場,提升了公司在國際市場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回憶起當年上市的艱難過程,他記憶猶新,亦十分感激父親和公司眾同事對他的信任和支持。他坦言:“在香港上市對於中小企業來說,可以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當年我們公司在稅務上、合規的條件上都沒有與國際接軌,因此要在工作程序上進行大改革。此外還要在上市的時間期限裏,完成上市所要求的事項。當時公司員工上下一心日夜趕工,就是為完成這一目標,整個過程真的是非常艱辛,亦使我非常難忘。成功上市後可以說是踏入了一個新的台階,同時我也深深體會到上市後公司所要面對的挑戰和機遇。”黎氏建築作為澳門具有相當規模的建築裝修綜合企業,用專業精神耕植澳門發展,同時亦於香港開展工程項目;并積極拓展亞洲區業務,為區內的城市發展作出貢獻,如承接了泰國海底撈普吉島分店、新加坡的太二酸菜魚的裝修工程等。

致力澳門文物修復工作

公司上市後,黎氏除發展業務,亦考慮社會、環境等因素,積極擔負企業的社會責任,其中一項就是參與了澳門特區政府的文物修復工作。他說:“在我眼裡,澳門大街小巷都是具有歷史價值的傳統建築,我們運用自己在文物修復上的經驗和優勢,盡力保護建築物原有的外觀和結構。因為歷史建築代表了一個城市獨有的風氣和文化底蘊,對於澳門這座佈滿世界文化遺產的小城,文物保育是一件重要且有意義的工作。”

他繼續補充說:“在文物修復上,澳門政府對文物的外牆保留是有要求的。我們在進行文物修復時會遇上這樣的情況,大多數物業的業主都期望在遵守政府要求的前提下,能增加物業的面積空間,從而使其物業增值。因此,進行文物修復時,在為業主爭取最大的利益和遵守澳門政府的要求之間取得平衡,需要做很多的協調工作。因此建議在文化保育的工作上,發展商或業主能配合政府的同時,政府亦能適當放寬建築條例,讓業主更願意投放資源進行保育,這樣或許可以達致雙贏,有利澳門的文物保育工作。”

國家惠澳政策提振人心

談及澳門目前的經濟環境,黎鳴山說:“現在澳門的企業確實遇到不少困難,自己的公司亦不例外。對於所有澳門人來說,都是期望新冠疫情盡快過去,在新冠疫情下,澳門的博彩及旅遊業都因封關後遊客下降而導致重創,以建築業為例,雖然現時還有政府的工程項目支撐着本地的建築行業,但大部份的政府工程如新城區項目,是由中資企業負責的,期望澳門經濟能盡快復甦,藉此帶動本地企業的業務上升;當澳門發展空間縮窄,生意難有增長,只能設法向外發展,尤其是上市公司。但如果選擇北上發展,澳門公司限於資質問題只能局限在橫琴參與工程項目。”

對於近日國家宣佈支持澳門經濟復甦及改善民生的各項惠澳措施,他表示:“祖國一直是澳門的堅强後盾,中央在基礎設施建設、重要民生工程、深合區建設等方面全力支持澳門,尤其是恢復電子簽注赴澳和内地旅行團來澳門政策,以及支持澳門國際機場擴建工程,相信一定會大大加快澳門經濟復甦,尤其是旅游業的復甦步伐,十分提振人心,使我們澳門市民的信心倍增,相信澳門魅力將會再度綻放光彩。”

黎鳴山建議特區政府在現時基礎上,更加積極聆聽社會各界意見,準確掌握企業的經營之難點,精準施政,制訂全面而具有針對性的經濟扶持政策。新冠疫情影響已經持續約三年時間,其範圍和深度遠遠超出爆發初期的預測,可以說是自澳門回歸以來遇到的最大的經濟挑戰。他認為當前做好抗疫的同時穩定經濟是社會共同努力的目標和方向,政府應持續研判形勢,積極與社會各界溝通,及時優化相關措施,有必要時繼續推出更具有針對性的政策,發揮澳門中小企業保就業的作用,穩定社會就業。此外建議特區政府做好旅遊接待風險評估,盡快公佈未來旅遊產業接待海外旅客的相關細則。做好旅遊指引及風險追蹤機制,為接待香港、台灣以及東南亞國家的旅客儘早做好準備,助力開拓新的旅遊市場,促進澳門旅遊業復甦。

澳門青年需要積極樂觀應對當前的挑戰

黎鳴山在忙碌的工作之餘,亦積極投身青年的工作。作爲澳門大灣區青年發展協會會長,他身體力行,積極組織活動,為大灣區的青年人才爭取更多的發展空間,創建展現才華的舞台;為有志參與大灣區發展和建設,希望在大灣區就業、創業和生活的澳門青年服務。他談道:“目前澳門青年對大灣區的認識還不夠全面深入,願意到大灣區就業的青年人佔比較少,在此希望澳門青年多走出去看看,把視野放在整個灣區,或許會有不一樣的人生收穫。”

澳門大灣區青年發展協會成立時間不久,但成績斐然。2021年8月與聖若瑟大學簽訂粵港澳大灣區暨葡語系青年合作交流合作備忘錄。聖若瑟大學將發揮葡語文化企業研究優勢,透過澳門大灣區青年發展協會提供網絡平台,共同提供灣區青年企業網絡及培訓、舉辦教育活動等。雙方翼透過聯合组織學術活動,邀請知名學者進行學術講座等活動,開展國内及國際技術交流。此外成功舉辦了三屆澳門中學生大灣區徵文比賽,已成爲協會的品牌活動。黎鳴山表示:“澳門青年身為新時代的青年,必須懷著愛國愛澳的精神,發揮青年人奮發上進的精神,砥礪前行。今年的徵文比賽主題為‘以橫琴為主陣地深化粵澳合作,讓學生了解大灣區,提高中文水平,加深愛國情懷。”

去灣區發展前需

充份考量自身的實力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新時代國家改革開放下的重大發展戰略,對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和改革開放肩負重大意義。對於走出澳門進軍大灣區,黎鳴山表示,粵港澳大灣區不僅僅是給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機遇,同時澳門作為中國對葡語系國家交往的重要窗口,對外平台優勢亦能助力灣區其他城市的發展,此外澳門本地亦有不少葡語人才,他們的語言及能力可以更好地服務於雙方的交流。

他稱今後公司的發展藍圖,會繼續配合國家在大灣區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發展策略,在商業業務及文物保育方面不斷發展。同時他也指出:“以現時澳門中小企業的規模來說,有的可能未必適合到灣區發展,例如在深合區,雖然橫琴真正落地的政策已逐漸推行,但由於某些行業到國內發展會受到一定限制,因此澳門的中小企業到橫琴發展的參與度著實不高,即使出現成功於當地發展的企業,那多半也是發展到相當規模的企業,因此若要真正‘走出去,對澳門中小企來說確實是一個重大的決定,所以說到灣區發展前,必需充份考慮自身的實力,必需擁有足夠開拓發展的資本,亦必需仔細考量失敗後所承擔的後果。”

展望未來,黎鳴山充滿信心,表示未來會積極拓展粵港澳大灣區乃至東南亞的業務,將集團成功發展為區域性企業,攜手大灣區的青年企業家,共同為建設大灣區這片熱土貢獻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建築大灣區經濟
經典是怎樣煉成的——重讀《中國5—10世紀的寺院經濟》
絲綢之路與唐西州經濟研究述略
絲綢之路與唐西州經濟研究述略
港人開啓「大灣區」生活
港人開啓「大灣區」生活
消隱的建築
《跟著台達蓋出綠建築》新書發表
消隱的建築
建築的味道
余永定 中國經濟正向通縮區間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