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土美术资源在高校美术鉴赏课中的应用

2022-05-30管艳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美术鉴赏高校

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创新,高校美术教育发展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本土美术资源作为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艺术文化载体,能够充分展现出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及精神内涵。高校美术鉴赏课教师在教学中合理引进丰富的本土美术资源,不仅能够科学有效地完善美术鉴赏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还可以实现对当地优秀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促使学生树立起民族文化自信,提升他们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关键词:本土美术资源;高校;美术鉴赏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审美素养视域下的高校公共美术鉴赏课程之着力点研究”(202102413007)研究成果。

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在此基础上,高校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提升,还必须培养他们良好的综合素质,促使他们树立起先进的审美观念,能够主动发现生活中的美。高校美术鉴赏课是一门旨在培养、提升大学生美术鉴赏能力与素质的课程,教师需要通过完善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式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保障课堂教学质量。高校美术鉴赏课教师可以深入挖掘、利用本土美术资源,将其与课堂教学结合在一起,这样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推动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朝着多元化、丰富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同时还可以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促使他们实现全面发展。

一、本土美术资源应用于高校美术鉴赏课中的

重要性

(一)有利于完善高校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资源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高校美术鉴赏课教师要想有效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确保各个实践教学环节顺利进行,就必须注重结合当代学生的美术鉴赏学习需求和学习情况,合理应用具有特色的本土美术资源。高校美术鉴赏课教师深入有效地开发、利用具有本土特色的美术资源,能够进一步完善美术鉴赏课程教学资源,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在传统高校美术鉴赏课教学中,教师往往将自身当作课堂主体,单方面依托课程教材向学生灌输基础理论知识与技巧,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社会教育资源的引进,导致部分学生容易对该课程产生抵触、厌倦等学习情绪。对此,高校美术鉴赏课教师需要高度关注本土社会与生活发展形态,立足于高校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性质,积极主动挖掘本土美术教学资源,将这些资源融入课堂教学环节。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鉴赏与感知能力,还可以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最大限度提升本土美术资源的利用率,让更多人了解、学习并传播本土优秀传统文化。

(二)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与认同感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区有着各具特色的美术资源,它们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美术鉴赏课教师将本土美术资源融入课堂教学,能够实现我国地方特色民族文化与现代美术教育工作融合发展的目标,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加深对当地特色民族文化的了解,提升他们的文化自信与认同感;另一方面,则可以有效提升课堂上学生的视觉体验感,使其接触到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促进其在美术鉴赏學习中实现个性化发展。高校美术鉴赏课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直观清晰地呈现本土美术的发展历程,让学生切身感受不同地区美术资源的魅力,从而促使他们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并在往后的艺术创作中注重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高校美术鉴赏课教师需要紧密结合当代美术教育的发展要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新美术鉴赏教学内容与形式,充分发挥本土美术资源的价值与作用,实现优秀传统民族艺术文化的创新发展,赋予高校美术鉴赏课更多的活力与生命力。

(三)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高校美术鉴赏课教师在教学中应用本土美术资源,能够有效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综合素养,全面提升他们的审美意识与能力。比如,教师可以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合理融入当地具有特色的美术资源,并组织学生参与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这样不仅能够发挥学生在教学课堂中的主体性作用,提升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与创新创造能力,还可以有效提升他们的美术核心素养,使其在接触本土美术资源的过程中真正爱上优秀传统文化,热衷于向身边的人传播本土美术资源,从而推动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稳定持续发展。除此之外,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了解本土美术资源时,还可以让他们切身体悟本土美术资源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内涵与艺术文化特色,有效拓宽他们的美术学习视野,使其能够从不同角度鉴赏作品,形成先进、完善的审美观念。

(四)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在社会发展新形势下,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不仅仅关注其专业能力,还会综合考量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与艺术审美能力。因此,高校教师要注重培养综合型人才,不能只关注学生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必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将本土美术资源融入美术鉴赏课教学,不仅能够让广大学生接触到更为多样化的美术知识,更好地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能力,使其将所学的美术鉴赏知识创新应用在对本土艺术作品的鉴赏中,发散思维,全面提升艺术修养。与此同时,在本土美术资源教育作用下,学生会对本土艺术文化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会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收集整理相关学习资料,补充完善自我学习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身的美术鉴赏能力与文化修养水平。

二、本土美术资源在高校美术鉴赏课中的应用现状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不断改革,越来越多的高校美术教师意识到挖掘、利用本土美术资源的重要性。然而,他们在应用本土美术资源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创新开发利用本土美术资源的意识与能力不足

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高校教师在美术鉴赏课教学中更多只是关心学生对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缺乏积极主动挖掘、利用本土美术资源开展教学的意识。即便部分教师会通过网络渠道收集一些本土美术资源,也可能由于自身教学理念较为保守,不愿意去主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使大量本土美术资源被浪费和闲置,难以真正发挥出本土美术资源在美术鉴赏课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二)缺乏本土美术资源共享传递意识

在一些高校的美术鉴赏课教学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即部分教师虽然会利用本土美术资源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但由于缺乏本土美术资源共享传递意识,不愿意主动走出课堂与其他学校的教师、社会专家学者展开密切交流,共同探讨本土美术资源的研究应用。这会影响到本土美术资源开发利用的实效性,无法有效彰显高校教育资源的共享性。

三、本土美术资源在高校美术鉴赏课中的应用措施

(一)明确美术鉴赏课的教学目标

在高校教育发展新时期,美术教师要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注重科学结合美术鉴赏课程的特点,明确美术鉴赏课的教学目标。美术教师要想最大限度发挥本土特色美术资源在美术鉴赏课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充分激发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保障课堂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就需要结合课程教学性质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明确教学目标,并围绕目标引入本土美术资源,从而实现对本土优秀美术作品价值的深入挖掘,让学生自主去深入了解其中的精神文化内涵与文化特色。高校美术教师在利用各种渠道开发利用本土美术资源时,要注重结合美术鉴赏课的理论学习目标与实践技能学习目标,依托本土美术作品中蕴含的丰富基础知识与精神文化内涵,指导学生在作品赏析的同时了解它们的历史发展演变历程。美术教师可以综合采用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翻转课堂等教学形式,组织学生对本土美术作品展现出来的工艺技巧、文化内涵进行分析,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他们的美术鉴赏能力,使其领悟本土美术作品的艺术文化价值,对本土文化形成高度认同感。

比如,当高校美术教师在讲解陶瓷鉴赏相关内容时,可以事先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制作优美的教学课件,将本土美术资源以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等形式直观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并布置相关合作学习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对本土陶瓷美术作品的鉴赏交流。此种学习模式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积极主动与他人进行互动交流,发表自身的观点与想法,总结陶瓷艺术作品的美术特征,从陶瓷工艺、质地以及色泽等方面出发了解本土特色文化。

(二)丰富美术鉴赏课的教学内容

在高校美术鉴赏课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想发挥出本土美术资源的教育价值,就必须立足于本土美术作品特色展开科学备课工作,不断丰富美术鉴赏课的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能够在课堂上吸引每个学生的注意力,以保证课堂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前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及时了解、掌握学生对于鉴赏课教学内容的需求,并针对课程教学大纲要求,收集、整理相关本土美术资源,认真做好每节课的备课工作,完成本土美术资源与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的美术作品案例要贴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确保他们在鉴赏分析过程中能够切身感受到本土艺术文化的丰富精神内涵,充分调动起他们对美术鉴赏课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文化自觉性与民族文化认同感,从而促使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主动参与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稳定持续发展。

比如,当高校美术鉴赏课教师在讲解地方服饰相关内容时,可以选取当地具有特色的民族服饰作为课堂教学案例。以台绣产品为例,其作为我国知名的女装服饰品牌,融合了当地民间刺绣特色,创新采用了雕镂和刺绣相结合的制作工艺。以雕、包、绕、抽、拉、镶、拼等技法绣制而成的产品风格独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可以借助台绣服装作品引導学生进行鉴赏、剖析,从本民族服饰的工艺技术、绘画图案等方面展开讨论交流。此种教学模式能够在课堂上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全面感受本土服饰艺术作品的文化美,深入了解服饰图案中寄托着的民族发展愿景,并主动去传承、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

(三)创新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法

在素质教育改革发展背景下,高校美术鉴赏课教师要敢于变革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不再单一向学生灌输课程基础理论知识与技巧,而忽视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因而,高校美术教师要科学有效地更新教育理论,并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合理引进各项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本土美术资源应用融合在一起。比如,当高校教师在讲解雕塑艺术作品鉴赏内容时,可以采用提问式教学法,激励学生踊跃发言,分析自己对本地城市中的雕塑艺术作品的看法,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积极完成对雕塑艺术作品的鉴赏。此时,教师可以引进温岭石雕艺术作品——石虎、石羊等,它们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蕴含了浓郁的温岭当地的人文特征和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石雕艺术中的精品之作。教师让学生围绕这些经典石雕作品进行鉴赏活动,能够让学生切身感受到雕塑艺术的文化美。除此之外,高校美术鉴赏课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范围,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以基于现场调研的教学方式展开校外学习活动,让学生亲身接触了解本土优秀艺术作品,拓宽学生的美术学习视野,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创新意识与能力,并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他们的美术鉴赏综合能力与素养。

四、结语

现代高校要想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能力、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就必须高度重视美术鉴赏课程教学创新改革工作。高校美术教师要树立先进的美术鉴赏课教学理念,立足于课程教学要求与学生学习情况,合理融入本土美术资源,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此外,教师还需要创新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深化本土美术文化内涵,促进大学生美术鉴赏分析能力与文化素养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邓富彬.本土美术课程资源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应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12):161.

[2]姚颖.常德本土美术资源在高职美术鉴赏课中的开发与应用:以诗墙公园书画石刻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2(12):108-109.

[3]唐苒晨.高校美术鉴赏课动态教学的创新思维方法[J].美与时代(中),2021(3):90-91.

[4]刘又菡.传统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应用[J].戏剧之家,2019(35):127.

[5]于晓平,李云涛.民族区域地方高校美术鉴赏课教育路径探究:以桂西北区域为例[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14):149-150,155.

[6]朱建霞.如何利用地域文化开发高校美术鉴赏课程[J].大舞台,2015(7):198-199.

作者简介:

管艳,硕士,台州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画艺术研究、美术教育。

猜你喜欢

美术鉴赏高校
基于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法研究
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师生互动的探究
中国现当代绘画鉴赏对高中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高校通识课程《美术鉴赏》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