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东:提升观众数据深层转化能力利于展览内容优化
2022-05-30
在互联网 3.0 时代的到来与冲击下,博物馆也在向自己的 3.0 时代跨越。参与性、交互性、跨媒介、沉浸式、情感联结等关键词已经在展览中得以实践。面对信息爆炸、 科技快速更迭,博物馆展览作为更开放、包容、多元的空间,正朝着 “无边界”发展。博物馆“以观众为中心”理念的实现,不仅仅依靠策划团队强大的策划能力和技术支持,观众对于每一场展览即時反馈也有着巨大的、可发掘转化的信息价值。
2013年, 国内提出并开始建立“智慧博物馆”。现今,走进多数博物馆都可看到展厅内放置的“客流监测预警显示屏”,每日馆内实时客流量信息得以发布。大多博物馆根据这些数据做出年度观众调查报告。报告一般为观众的性别、年龄、居住地等反映观众特征的内容,以及对于博物馆的满意度调查等信息。量化的研究结果能为博物馆服务改善提供参考依据,也存在形式僵化的问题。一些博物馆将观众意见墙作为展厅完整性的一部分,调查停留在表层大“数据”,缺乏数据深层次转化与研究能力,如缺乏对未来展览受众、选题等做出预测分析。若多是对于博物馆服务及体系等满意度的调查与观众特征分析,缺乏对于临展、常设展内容本身的观众反馈收集,展览内容就无法得到优化。
根据统计,自2020年8月至2021年8 月,全国共有展览项目 2.9 万个。其中,上海全年展览多达 4730 个,居全国首位,平均每天13场展览。2018 年,策展人贾布在《2017 年文创特展业态发展数据》 中发现,“看展社交模式”正在逐步形成。根据当时统计,相约三五好友一起看展的比例已占 75%,在城际观众中,专程到上海看展览的人数约占五分之一。
博物馆 3.0 时代是以观众为中心的时代。提高公众参与度、关注并深层次分析观众需求,是博物馆提高展览品质和口碑的必经之路,也是“自我造血”的实现途径之一。
与此同时,展览形式层出不穷,在数量井喷、内容却相对乏力的情况下,观众出现审美疲劳。观众的真实、即时反馈是展览内容优化、更新迭代的最强支撑。策展人与其挖空心思,费力寻找方向,思考什么适合观众,不如在每一次特展的反馈中寻找突破口。尤其是跨媒介学科渗入当下展览,观众参与性获得极大提高,相应地,观众感受也更加多元。
博物馆可以建立观众大数据平台,将以往的观众调查数据(如观众年龄、性别、国籍、地区、文化偏好、展览受欢迎程度、参观峰值等)作为一手资料来实现共享,不同策划团队根据自身需求整理相应数据,再进行针对性转化。观众也可在平台查看自己的“展览记忆”,为这些生命有限的“展览”建造一个“记忆花园”。未来也许有更多更好的方式来保留观众对于一场场展览的感受与反馈,甚至将其变成展览的一部分。这对于策展人、观众、展览本身都有不同维度的价值。尽可能聆听每一个参与“个体”的反馈,策划人与观众、观众与策划人、观众与展览、观众与自己的直接对话都值得被保留。
作者系上海风语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策划师
文章节选自:《中国贸易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