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关学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 发展的内涵与路径分析
2022-05-30刘泉
张载关学文化是陕西古代文化的思想精粹,传承千年未绝,研究积淀深厚,富有人民性底蕴。张载关学文化的两创,既要还原历史真实,阐明其思想原貌,更要打造融通古今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述其理论精髓,展现其在新时代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张载关学文化的研究者应该以不断完善张载关学文化的研究模式,挖掘其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意义和理论价值,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促进张载关学文化服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建设。
张载(1020-1077年,字子厚,世称横渠先生)关学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代表着陕西古代文化的思想精粹,且异于周秦汉唐时期陕西依托于政治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文化形态。正如习近平主席所强调,“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因此,张载关学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與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两创”),是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活水源头。本文将从张载关学文化的历史、现状与特性,“两创”的内涵分析、路径分析三个方面进行阐释。
张载关学文化的历史、现状与特性
张载关学文化是宋明理学的源头与主脉,集中体现了宋元明清时期以关中为核心区域的陕西文化的思想面貌与精神特质。
1、历史的传承性
“关学”是一个理学学派,由北宋哲学家张载创立。“北宋关学”是一个独立学派,是关学宗源、理学根脉。金元时期的关学则面临着张载之学的“中绝”,关中文化以洛学、朱子学及儒学的传承等为主。明代,关学复兴,形成了域内的三原学派、长安学派等非单一独立学派。清代关学仍旧是多学派并存,并对宋明理学进行总结,以及因应时变而完成关学的近代转型,使传统关学走向了终结。
历史地看,张载关学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宋明理学文化,尤其是它在历史长河中的传承性。其实,张载关学文化的传承有三种基本类型,都源自于张载的人生境遇、生命志趣,即讲学著书、治国理政、社会实践。第一,讲学著书。从自冯从吾到张骥对关学人物的梳理来看,学者的理论传承与创造只是关学存续的三分之一。如在张载的弟子中,具有理论创新特征的唯属吕大临和李复二人。第二,治国理政,包括治国与保国。张载关学文化思想的传播与理念的实践更凸显出其学派的“实学”特质。张载的其他弟子,或为官,或为将,历代关学学者也不乏有政绩与战绩者。第三,社会实践,以《吕氏乡约》为核心。[2]张载弟子吕大钧所创制并在家乡推广,[3]从朱熹、吕柟、王阳明、梁漱溟到如今乡村振兴战略都受其影响。[4]
2、研究的深入性
一千年张载,八百年关学,百余年研究,张载关学文化研究已经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尤其是在2020年张载诞辰千年之际更是盛况空前。根据不完全统计,张载关学文化研究的中文著作有240余种,国家级与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约90余项。根据中国知网总库收录的文章,以“关学”进行主题(或篇名)检索与查验,约有文章1000余篇(370余篇);以“张载”进行主题(或篇名)检索与查验,约有文章3900余篇(1160余篇)。[5]
张载关学文化研究的主题也日益深入和细化。整体而言,主要包括三方面。
第一,关学概念与关学史的研究。研究范式和知识体系的多元性要求学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新的思考,对于关学概念、关学史的探讨正是如此。学者们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关学”概念理解和界定、宋元明清关学传承基准、关学历史纵向演变脉络、关中理学横向结构关系等都进行了探讨。[6]关学概念与关学史的讨论是关学研究的一个基本主题,从根源上决定着关学研究的未来走向。
第二,关学人物的文献整理与学术研究。长期以来,张载的文献整理与学术研究是其核心。这一研究的不平衡,既与张载的思想深刻性与历史价值有关,也与对关学史的研究和重视不足有关。关学史的研究长期对张载之后的关学学者重视不够,相关学者的成果也未能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同时,在已有成果的交流、传播缺乏足够的主动性。
第三,关学精神价值的研究。这是关学研究的重要主题与特色内容,赵馥洁长期持续关注和研究这一主题,《关学精神论》是其代表作。随着关学文献整理与人物研究的深入与细化,这一主题的研究势必会更加丰富多彩。同时,围绕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挖掘关学精神价值的当代意义与未来意义,也应成为学者关注的新视野。
3、文化的人民性
张载关学不仅是要创造精深理论,更是怀着极强的生民情怀与现实关怀,积极从事社会实践与社会服务。张载“为生民立命”的理念从根上决定了关学文化的“人民性”。[7]张载关学文化不仅仅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可或缺的文化源泉,如“横渠四句”“民胞物与”“天人合一”等观念是对中国文化根本精神、根本性质的高度凝练,这都是关学文化、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重大贡献。因此,围绕“坚持为人民做学问理念”,[8]应成为学者研究、激活张载关学文化现实性的根本原则。我们现在研究、传播张载关学,需要面向整个社会,针对不同的阶层和群体,有针对性地诠释、解读、转化运用,讲人们听得懂、能接受的张载关学文化,服务于社会需求和时代精神。
张载关学文化“两创”的内涵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对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下过明确的定义: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9]
第一,张载关学文化研究的基本目标是搞清楚关学是什么,尽可能地还原关学的历史真实,阐明关学的思想原貌,这主要是纯粹的理论研究,包括哲学研究、历史研究、文学研究等。
第二,张载关学的创造性转化,不是对关学的简单继承、传承。我们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诉求日新月异。这就要求我们要构建融入新时代的话语和叙事体系,沟通理论阐释与实践升华,打造融通古今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来讲述张载关学的理论精髓,展现其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
第三,张载关学的创新性发展,并不是简单地创造一个“新关学”。基于关学的理论精髓,吸收古今中外尤其是同时代的先进文化,面向未来,放眼世界,赋予其具有当代价值的新内涵和新形式,在广阔的社会实践中对其进行淬炼和发展。从张载关学的角度,“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
张载关学文化“两创”的路径分析
推动张载关学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应该重视以下三个方面。
1、不断完善张载关学文化的研究模式
第一,深化张载关学文化的基础理论研究。基础理论研究是梳理张载关学文化的历史脉络、挖掘其思想内涵、阐发其精神价值的核心。深化基础理论研究,要健全学科体系建设,以哲学学科为核心,建设强势特色学科(方向),培育优势学科(方向),补足劣势学科(方向),鼓励哲学学科内部的交叉研究,推动哲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支持创新交叉学科,持续、稳定、有序地培育张载关学文化的研究梯队;[10]完善学术体系建设,鼓励学术体系、科研实力雄厚的高校,在已有研究平台基础上,抓紧扶持、积极申报教育厅、教育部的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完善相关学科的学术体系,反哺学科的整体建设;[11]要强化话语体系建设,使张载关学文化中深厚、深刻、精妙且具有解释力、吸引力、影响力、生命力的主体性、原创性的核心概念、逻辑话语、表达系统和思想体系,参与到相关热点领域的学术研究与学术表达,回应时代话题,探索、解释、解决人类所共同面临的根本性问题。
第二,拓展张载关学文化的应用对策研究。应用对策研究是激活张载关学文化的理论魅力、文化活性和时代价值的必要途径。张载关学文化长期缺乏应用对策研究,与时代问题和社会生活常常脱节。拓展应用对策研究,要重视学科交流与交叉,立足文史哲学科,开张社会、政治、经济、艺术以及传播等专业领域的张载关学文化研究;要创新平台建设,应该搭建“张载关学协同创新工作机构”,促进张载关学研究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有序化、系统化,联络并协调省内外相关组织与机构展开合作,联合省内外的各类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传播平台,开展活动,鼓励创作体现张载关学主题和精神的文艺作品等;要大众传播与文化实践,鼓励专业学者面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必要的专业知识普及推广,开展系列专题的培训与讲座,促进大众对张载关学文化认知的规范化与专业化,保证张载关学文化传播与实践的专业性与科学性。
2、张载关学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天人合一”理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应用与转化。“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生态智慧和文化传承的鲜明特色与独特标识,伴随并贯穿于中化文化的生成与始终,至今仍代表着中华文化的最高追求。中华文化的演变与发展进程中,“天人合一”存在不同的内涵与“合一”的进路,是中华文化中“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张载“天人合一”思想将客观世界(天)的自然变化落实到人的社会实践中,是对宇宙自然秩序与人类社会秩序统一,彰显了人对自我、社会和自然的能动改造特性,使“天人合一”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已经成为“天人合一”理论的代表形态。张载所谓“天”,“一方面是指大自然的生生不息或生化流变现象,另一方面则指大自然所具有的生生之根与生化之源。”[12]张载“天人合一”思想能够帮助我们正确建构对待自然的基本态度和实践原则,人只有提升道德水准,以健全的心态参与自然的变化过程,遵守自然秩序,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二,“民胞物与”理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应用与转化。张载提出著名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简称“民胞物与”)的口号是其“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理论之一,“强调人与自然之间应当成为互相依赖、和谐共生的伙伴关系。这个口号不仅体现了人对自然万物的亲近态度,也可以将其视为人如何与自然万物保持和谐关系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13]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包括了人与自然环境、动植物等自然物的关系。张载“民胞物与”思想为我们推进人与人、人与物和谐相处、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启迪。
3、张载关学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张载关学文化的思想资源有助于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第一,“知礼成性,变化气质”理论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应用与转化。“知礼成性,变化气质”是张载关于人的自我修养的核心理论,一方面强调礼仪制度、法律法规对人的社会行为与道德认知的良性引导与规范作用,一方面强调自觉反思、自我省察对人的气质境界与性格类型的改善培育和提升作用。这一理论是我们开展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党员干部党性教育与廉政教育、家庭教育、学校道德教育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等的重要思想源泉。
第二,“学贵心悟,守旧无功”理论在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中的应用与转化。张载关学文化的历史传承体现了关学对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的品格,其教育实践与理论创造中充满了理性传统与创新精神。张载“学贵心悟,守旧无功”理论是关学文化传承不绝的核心方法,强调做学问(学术)最珍贵的是要领悟出自己的心得,一味保守陈旧,学术不会有进步和成功。这充分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原创、创新的追求。这一理论应该成为我们在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中积极传承并充分运用的活水源头。
结 语
总之,张载关学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陕西智慧,我们应该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贡献出更高质量的陕西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张载关学文化的理论精深凝练,又富有“为生民立命”的“人民性”,具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潜质。还原张载关学文化的历史真实,阐明其理论精髓,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赋予其具有当代价值的新内涵和新形式,构建融入新时代的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沟通理论阐释与实践升华,打造融通古今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展现其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推动张载关学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激活张载关学文化的生命力,服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与精神建设,应该成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努力的方向。
注释
[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談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郭占锋,王懿凡,张森.群己关系与乡村社会治理——基于《吕氏乡约》的文本阐释[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57-69.
[3]王美华.《吕氏乡约》:北宋乡村社会礼教推行的理想与实践[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41-46.
[4]王伟进,李兰.我国基层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其启示[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6):73-82.
[5]详细数据与分析,请参阅:刘泉《关学研究与传播的现状、问题、对策与建议》,载司晓宏、白宽犁、王长寿主编《陕西蓝皮书:陕西文化发展报告(202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第113-140页。
[6]魏冬.关学界说基本观点平议(1959-2019)[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1):88-92.
[7]魏冬.张载及其关学:“横渠四为句”视域下的现代阐释[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20.
[8]习近平.习近平致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40周年的贺信[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7(4):5.
[9]高长武.关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几个问题[N].中国文化报,2018-02-28(03).
[10]陕西省开设哲学学科的院校共有10所,基本情况如下:第一,开设哲学学科本科专业,具有硕博士学位授权点、哲学博士后流动站的院校有2所,即: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第二,开设哲学学科本科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权点的院校有4所,即: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宝鸡文理学院。第三,仅具有硕士学位授权点的院校有4所,即: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长安大学、延安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1]1999年以来,教育部在全国66所高校相继设立了151所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其中“哲学·宗教学”共14所,陕西只有2所经济类基地。2004年至2021年,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共90多个,其中属于哲学一级学科的只有“陕西师范大学宗教研究中心”(宗教学),研究方向、成果与哲学学科、张载关学文化相关的有: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宝鸡文理学院周秦伦理文化与现代道德价值研究中心、西安文理学院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等。
[12]丁为祥.张载“天人合一”思想的特殊进路及意义[J].河北学刊,2020,40(03):56-65.
[13]林乐昌.张载“天人合一”思想及其特色[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03):38-40.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郭占锋,王懿凡,张森.群己关系与乡村社会治理——基于《吕氏乡约》的文本阐释[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57-69.
[3]王美华.《吕氏乡约》:北宋乡村社会礼教推行的理想与实践[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41-46.
[4]王伟进,李兰.我国基层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其启示[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6):73-82.
[5]魏冬.关学界说基本观点平议(1959—2019)[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1):88-92.
[6]魏冬.张载及其关学:“横渠四为句”视域下的现代阐释[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20.
[7]习近平.习近平致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40周年的贺信[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7(4):5.
[8]高长武.关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几个问题[N].中国文化报,2018-02-28(03).
[9]丁为祥.张载“天人合一”思想的特殊进路及意义[J].河北学刊,2020,40(03):56-65.
[10]林乐昌.张载“天人合一”思想及其特色[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03):38-40.
作者简介
刘 泉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与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