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澳門可在大灣區現代金融業中擔當什麼角色

2022-05-30長江

澳门月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產業經濟市場

長江

2022年9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宣佈在澳門發行30億元人民幣國債,這是《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公佈一週年之際,中央政府持續支持澳門發展現代金融,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又一實質性舉措。

本次國債發行是繼2019年中央政府首次在澳門發行20億國債後,進一步加強內地與澳門的金融合作,引導優質發行人和國際投資者參與澳門債券業務,豐富澳門債券市場產品種類的實質性支持行動。同時,有助於活躍澳門離岸人民幣市場,助力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為投資者提供安全穩健的投資選擇,有利於進一步拓展投資者範圍,提升澳門債券市場吸引力,推動澳門債券市場建設,支持澳門人民幣市場發展。

《總體方案》為支持澳門多元發展,明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四大產業發展方向,其中“發展現代金融產業”和“創新跨境金融管理”,涉及基金投資、跨境人民幣業務、機構互設、跨境保險、跨境貿易結算、跨境融資及跨境證券投融資等多方面的政策,蘊藏的資訊量十分豐富。為澳門發展現代金融業,推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提供了重大機遇。

隨著金融基建及境內外市場進一步互聯互通,澳門有望發揮好投融資平台的作用。深合區的建設需要大量的資本投入,在當前複雜的國際政治經濟形勢下,澳門可發揮自由港、高度開放金融體系的優勢,逐步發展成為引入國際資本的跨境投融資服務平台。

《總體方案》賦予了深合區多項創新政策,給予深合區“先行先試”的優勢。金融業作為澳門經濟的一個重要產業,要抓住發展機遇,積極作為,既要為產業的長足發展開拓新的增長點,亦要為特區的經濟適度多元、為國家雙循環戰略的順利實施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粵澳現代金融業深度合作當前面臨的問題,一是金融法律基礎薄弱。法律是金融業穩健運行的基石。澳門由於發展原因,金融業以傳統商業銀行為主,現行的金融法律構成單一,且年代久遠,不足以支持總體方案提出的現代金融產業發展,與鄰近地區以銀行、保險、信託和證券四大支柱行業為基礎不斷完善的現代金融法律體系相比有較大差距,未來要進一步加快現代金融領域的立法;二是人才引進機制問題。人才是產業發展的重要內生動力,人才興則產業興。澳門經過多年的發展,培養了一批金融業方面人才,主要集中在商業銀行和保險領域,在投行、證券、數字金融等現代金融領域的高端人才短缺,未來可進一步思考,如何利用深合區稅收等優惠政策,健全“高精尖缺”人才的引進機制。

《總體方案》提出,要推動合作區金融市場率先高度開放。其中,針對跨境金融管理,《總體方案》明確,橫琴要加強合作區金融市場與澳門、香港離岸金融市場的聯動,穩步擴大跨境資產轉讓範圍,探索構建電子圍網系統,探索跨境資本自由流入流出和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等。作為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點舉措,業界對此表示歡迎並充滿期待。從澳門自身來講,要儘快克服和解決在兩地機制體制、營商環境、人才類型和信息共享的配套方面的欠缺。

金融是經濟發展的血脈,在發展現代金融方面,澳門具備獨立立法權、獨立貨幣制度、自由開放經濟體制、單獨關稅區、資金自由港等獨特優勢。同時,澳門地區資金充裕、稅負低平、金融市場對接國際、金融服務體系日趨成熟,為產業發展提供了較好的制度環境。但是澳門地理空間狹小、經濟體量小、產業結構單一、外部依賴性強、人才法律和基建不完善等,尤其是博彩業長期一業獨大,新興產業發展亟需尋找新的承載空間。澳門金融業以傳統商業銀行和保險為主,結構單一,經過多年的發展,已趨於飽和,增長空間有限。現代金融恰好是當前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重要突破口,《總體方案》對支持現代金融的發展、跨境金融的發展作了重點部署,而且琴澳間跨境資本自由流動和資本項目可兌換的新政策,是金融業的重大創新,這將為澳門金融業未來的發展提供廣闊的市場、強有力的政策支持,有利於金融業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更好地服務澳門“一個中心、一個平臺、一個基地”的建設。

粵港澳大灣區和橫琴深度合作區為澳門拓寬發展新空間,豐富和優化跨境金融服務平台功能,打造新時期、新形勢下國家吸引全球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資源聚集,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具重要意義。

歷經一年的摸索和思考,澳門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現代金融發展過程中如何找准自身位置,扮演合適角色,發揮特色作用,值得深入探討和實踐。我刊本期“焦點直擊”欄目將以“澳門可在深合區現代金融業中擔當什麼角色”為題,邀請本澳及國內相關專家、學者展開探討,以增進讀者對澳門現代金融業發展及融入深合區的認識和瞭解。

猜你喜欢

產業經濟市場
經典是怎樣煉成的——重讀《中國5—10世紀的寺院經濟》
絲綢之路與唐西州經濟研究述略
絲綢之路與唐西州經濟研究述略
市场观察(1)
市场观察(2)
市场观察(1)
市场观察(2)
時寒冰 第五次產業大轉移將為中國未來30年帶來巨變
樊綱 要用創新的精神來看待健康產業
余永定 中國經濟正向通縮區間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