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单元主题性作业设计与评价新取向

2022-05-30禹海燕

教育·综合视线 2022年10期
关键词:主题性郭沫若故居

禹海燕

苏联著名教育家凯洛夫曾指出:“家庭作业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作业用独立作业的方法来巩固学生的知识,使学生的技能和技巧完善化。”凯洛夫强调了作业的重要性,认为作业是对教学内容的巩固和提升。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作业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是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实践能力、促进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上听讲只能解决一个“懂”的问题,要真正达到“会用”,使学习到的知识形成技能,让学习成为一种能力,提升认识水平,还必须通过复习、完成作业才能实现。

由此可见,我们要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精心设计作业,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那么,怎样设计出既能巩固课堂知识,又能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还能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的语文作业呢?对此,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我尝试了单元主题性作业的设计。

所谓单元主题性作业设计,是指按照教材上的每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统整起来考虑设计整个单元的作业。它围绕一个单元主题设计系列性作业,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凭借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形式,让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主题开展学习,在广阔的空间里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从单元主题性作业完成的时间上看,可能是三五天,也可能是两三周,甚至更长时间;作业的内容一般来自课本与实际生活,可以是对一个问题的多角度深入思考,可以是一个活动的实践调查,也可以是一类问题的专题总结……它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补充,一般要求学生通过调查研究、交流探索、提炼总结等方式来完成。

单元主题性作业设计让学生“作”而有所得。“作”而有所得的具体做法是:

一、根据单元主题,落实主题性作业设计的着眼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全面深入地分析教材,针对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规律,找到能与单元主题性作业设计相结合的点来确定作业设计的单元主题。这一过程重视教材重组和知识建构,在主题性作业设计中延伸单元主题,使之与学科课程相得益彰。

部編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四篇课文依次是:《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列夫·托尔斯泰》《美丽的颜色》,这四篇课文既有回忆性叙事散文,又有人物传记。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第二单元的教学要求,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可以确定为:了解回忆性叙事散文、人物传记的特点,学习作品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抓住回忆性叙事散文和人物传记的人真、事真、言真、情真特点,学习相应的写作方法;感悟作品中人物的高贵品质,从作品人物生平事迹中了解别样人生,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依据教学目标,在学习本单元的四篇课文时,学生对回忆性叙事散文和人物传记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因此根据本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文本特点及单元写作要求,设计单元主题性作业——给名人写传记。

要想写好人物传记,就要记录人物生平,做到传记内容真实、事件典型,能表现人物品质,描写细节能凸显人物个性。有时还需要引用一些可靠的资料,进一步佐证叙述事实的可信度。为此,我请学生思考:“本单元的四篇文章中,你比较熟悉哪位作者?”学生异口同声地说:“鲁迅。”“那么如何才能更深入地了解鲁迅?”学生回答说:“可以多读鲁迅的作品,去网上查阅介绍鲁迅的文章,或者去参观鲁迅在北京的故居。”其实这也是我预设得到的答案。看到学生情绪高涨,我顺势给每位学生发了提前准备好的“对名人故居的认知度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写出你知道的文学大家的故居,这些故居有哪些是在首都北京的?你参观过吗?参观过几处?如果让你和同学一起去参观,你最想去哪处?”结合学生所答结果,我梳理出了学生最感兴趣的三处文化名人故居,分别是鲁迅、老舍和郭沫若的。按照大家所选的最感兴趣的文化名人故居,可以把学生分为三个组。单元主题性作业最后定为“文学名家传记之鲁迅(老舍、郭沫若)”。

二、找准主题性作业的设计路径,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

社会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学生的语文学习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把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应最大可能使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学习、应用语文,努力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开阔他们的知识视野,使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丰富有效的主题性作业巩固提升课堂所学知识,获得情感体验,提升自我潜能。

确定好作业题目“文学名家传记之鲁迅(老舍、郭沫若)”后,我引导学生一起讨论了完成作业的两个具体阶段:第一阶段,两周时间内各组根据自己所选内容,利用周六或周日时间,由各组组长带队一起去参观本组选定的文学名家的故居。第二阶段,利用三周时间阅读这些文学大家的作品以及利用网络查找介绍他们生平事迹的资料。之后,各组把自己所选的资料整合制作成幻灯片投影,内容包括:介绍名人(三个小组分别搜集鲁迅、老舍、郭沫若的生平事迹);介绍作品(三个小组分别搜集鲁迅、老舍、郭沫若的作品);写一段推荐词(推介你们组选定的文化名人,字数300字左右)。由各组推荐代表在语文课上向大家进行展示介绍。最后完成“文学名家传记之鲁迅(老舍、郭沫若)”传记作业以及优秀作业的评选。

(一)具体阶段实施——关于参观鲁迅、老舍、郭沫若故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前言部分“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里强调了培养学生实践性能力的重要性。作为课堂教学活动必要补充的语文作业,应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实践参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名人故居,承载的是一段时期内的城市记忆,融合了历史长河中的建筑与文化。同时,名人故居是一枚枚钉在城市文化地图上的符号,承载的不仅是文化,传承的还有精神。北京这座千年古都,更是文人荟萃之地。名人故居,不仅是学生进行语文活动的好素材,更是学生品味大师的伟大人格,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是提高人文素养的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途径。

参观鲁迅、老舍、郭沫若这些文学名人故居,学生首先利用课上时间热情高涨地讨论并确定了参观名人故居活动方案(见表1),同时确定了三个小组组长的人选;然后大家利用课余时间按照自己感兴趣的作家完成了参观小组人员分配,进一步确定了名人的故居地址,明确了乘车到达的路线图以及“我最想了解的内容”的讨论和填写;最后,根据各小组制定的参观时间,由小组长统一带领组员一起去参观。值得一提的是,每组可以由一名家长陪同,这样既可以解决学生的安全问题,又可以请陪同家长帮助拍一些小组活动的照片,方便学生后期制作投影展示,一举两得。学生在参观后及时填写、完善参观方案。

(二)具体阶段实施——学生阅读鲁迅、老舍、郭沫若文学大家的作品以及生平事迹,完成传记作业

参观完鲁迅、老舍、郭沫若这些文学名家故居后,我发现学生阅读这些文学大家作品的兴趣明显提高了。为了进一步了解鲁迅先生,一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他的《朝花夕拾》《阿Q正传》《社戏》《狂人日记》《呐喊》等作品以及萧红写的《回忆鲁迅先生》,此外学生还搜集了一些鲁迅的风趣幽默的生活小事,进而更全面地了解了鲁迅先生。正如学生所说,大家以前所知道的鲁迅也许只有严肃的一面,提到他的第一瞬间想到的就是“横眉冷对千夫指”的严厉尖锐。的确,在对待敌人时,他是严厉的,令敌人战栗的,但是在朋友、学生面前,他是幽默风趣、和蔼可亲的。二组学生为了进一步了解老舍先生,在阅读了他的《骆驼祥子》的基础上,又阅读了他的《龙须沟》《茶馆》以及他的《著者略历》的小传。二组学生对老舍先生的评价是“老舍先生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是历史的,也是未来的。生为中国人,文化人,不可不知老舍,不可不读《骆驼祥子》,不可不看《茶馆》。先生的品格文章,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三组学生为了进一步了解郭沫若先生,除了上网搜集了他的生平简介外,有的重新阅读了他的《天上的街市》,对诗集感兴趣的学生还阅读了他的《女神》《星空》,对历史剧感兴趣的学生还阅读了他的历史剧《屈原》等。三组学生对郭沫若先生的评价是“郭沫若先生是一个奇才,他学医出身,但写得一手好诗,是诗坛的一颗巨星;他潜心学术研究,是著名的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他是一个有着丰厚知识又十分平和的人”。

(三)具体阶段实施——评价,展示

师生一起讨论制定作业评价标准,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评价标准讨论、推选、评判,获奖作业进行展示。

对于作业评价标准的制定,个人认为并非是静态呈现,并不只是移用教师经验或已有的研究成果,而是动态生成,是引导学生研究自我学习与实践的经验,不断提炼、运用与完善,形成评价标准。为此,我通过投影给学生展示了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作文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讨论,抓住了课标中作文目标要求的一些关键词句“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等内容,结合本次人物传记作业特点,最后确立了以下四个方面的传记人物评价标准(见表2)。

人物传记作业评价标准制定完成后,学生又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评价标准讨论推选,每组推选出三篇优秀人物传记作文进行班级评选,分别设立了一等奖3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3人。利用班级展板展示获奖作业,还制作成投影和视频,并利用学校LED显示屏在每天中午和晚上放学时间进行播放展示。

三、单元主题性作业形式,赋予作业生命活力

语文作业无论形式怎样,最终都要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体验”“调查”“实践性”的作业,目的都是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真正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本次单元主题性作业“文学名家传记之鲁迅(老舍、郭沫若)”设计过程中,学生通过讨论完成了名人故居参观方案任务单的设计与填写,小组实践完成了名人故居的参观,阅读了鲁迅(老舍、郭沫若)的一些作品,进行了小组交流,展示了鲁迅(老舍、郭沫若)的推荐词,最后完成了“文学名家传记之鲁迅(老舍、郭沫若)”传记作业。既聚焦了学生知识,注重了实践参与,使学生在“动”中求知,又讲究了趣味性,使学生在“乐”中求知。之后,大家又进行了过程性作业内容的评比环节。通过活动的汇报展示,学生体味到了参与、合作、实践、探究的乐趣。每每看到学生驻足在LED显示屏前静静地观看,我都感到由衷的欣慰。

兴趣能使人注意力高度集中,对于感兴趣的事物,总是能愉快地去探究它。学生看到作业内容就跃跃欲试,这样才能把消极、被动的“要我学”变成积极、主动的“我要学”。这次“文学名家传记之鲁迅(老舍、郭沫若)”作业用时五周时间,虽然历时较长,但是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积极参与,始终保持着高涨的热情,作业没有一位学生拖拉,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语文作业不仅是一个载体,还是一个极好的平台,它给学生一个起点、一个支点。本次单元主题性作业的设计以单元目标知识为重点,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依托,学生在享受学习乐趣的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积极参与的实践意识,提高了他们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在语文单元主题性作业设计与实践活动中,积极挖掘、开发、利用课外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让语文学习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使得学生在生活中践行语文学习,最终学生的潜能、语文素养都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这正是語文作业设计的效果和目标。

猜你喜欢

主题性郭沫若故居
小学语文主题性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卫立煌故居
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意义生产与传播效应——以山东“腰斩黄河写生活动”为例
郭沫若书法作品分享(二)
郭沫若书法作品分享(一)
郭沫若佚诗一首
魂兮归来返故居
图案之于空间:概念性图案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反七步诗
瞻仰胡适故居 见其未知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