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愫:两极之间,中和游离

2022-05-30

睿士 2022年10期
关键词:闺阁策展内心

王愫自言,比起恒定,她更爱流变,所以在她的生命历程中,“迁移”一直以来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十八岁那年,她开启了人生的长途漫游,新加坡、英国、希腊,在穿梭往复于亚洲东部、欧洲纵横之间,她的艺术创作与精神感知也与全球化的生活轨迹相缠绕、交叠,形成一种游荡于固有文化局限性之外,追溯内心本源的空间表达方式。

我们提及王愫时,总愿在艺术家前加之“新锐”,而她正在用最古老的创作方式——油画,给世界加以“新”的色层。

不叛逆,但勇敢

她说:“绘画,当下只有勇敢者才会去做。”在后现代的艺术世界,油画这种又慢又不讨巧的艺术自然是很少有人愿意选择的。那这算是一种叛逆的选择吗?叛逆在她看来是由于不认同现有秩序而打破的一个过程,比起勇敢更需要愤怒。“我觉得我足够勇敢地去直视自己的内心与处境,我的作品大多数也在构图和色彩上传递着大胆,因为我相信自己的直觉。并确信这是一种更柔和的力量。”

自然而然

在王愫多以自然为灵感的创作中,她试图创造一个世界去找寻“本我”、追回自然界。

作为一个人,是鲜活地存在这个世界中的本体,我们应该寻找怎样的位置,其实是一个不停地发问和寻找的过程。

大小世界

或许是由于希腊这片并不广阔的土地收纳着有关人类起源的伟大神话的特质,启发了她:“当时喜欢用很广袤的大场景来表现神秘静谧的内心世界,也喜欢在小尺幅上体现大事件。”回国以后,她的心态也和所有人一样是起伏不定的。一次她沉下心来想去观察一朵花时促生出了联想:“花朵具有孕育生命的象征意义,这和我的绘画理念很相符。于是我开始去创造我内心精神世界里的一草一木。在运动和静止中,有的时候能达到一种冥想状态。”

王愫的“闺阁”与“闺阁”中的王愫

创作空间之于艺术家便是世界的形塑,于王愫而言画室则是艺术家本身。“这个空间是你所有能量场的集合。”

近些时日来,她参与的由苏芒女士策展、SOULART“頌”艺术中心主办的“闺阁”也恰恰完善了她的诉说。原本广辽的世界和奔腾的脚步戛然而止的时刻,是否要重拾自己失落已久的精神生活。這是策展人苏芒对于当下的思考,所以她以“闺阁”为这次展览概念的主体,试图让参展的艺术家将她们独有的个人经历,成长空间,从画室回归到“闺阁”中的创作。

这次展览对于王愫来说格外新奇,她不光以艺术家身份出现,还参与到策展过程中,因此也生发出了由创作空间所反向映射的思考。

不“王愫”,然后很“王愫”

在王愫早期创作的阶段,很大程度受美国现代主义女画家欧姬芙的影响,对于她的喜爱,王愫直言不讳。当谈起别人评价她们的作品“相似”时,她非但不介意,反倒表达出一种意料之外的欣喜:“作为一名画家,你的定位、风格没有艺术史作为支撑的话,我觉得是完全不成立的。艺术风格就是承上启下”。

不过从希腊回来以后,她慢慢地从欧姬芙的影响中抽离出来:“我开始找寻我自己想要的东西,也加入了很多想象空间非现实的东西”。而另一种,名为“王愫”的风格也在当代艺术的世界中日益清晰可见。

猜你喜欢

闺阁策展内心
内心有光,便无惧黑暗
做一个内心有光的人
关于策展
闺阁红粉 千秋佳人 故宫博物院藏古代仕女画
原来占据你内心的不是我
2017 艺术策展人
关于将“curator”统一翻译为“策展人”的建议
中西方博物馆策展人(curator)制度浅析
阿尔山
在森系范儿闺阁里迎接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