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希望的田野上绽放光华

2022-05-30张瑜孙宏波

共产党员·下 2022年10期
关键词:昌图县黑土地保护性

张瑜 孙宏波

我是来自基层的农民代表,始终关注农村,想的是怎么让乡亲们的“泥饭碗”变成“金饭碗”,让黑土地“生银”又“生金”。

——李忠华

初秋的辽沈大地,天高气爽,一派生机。站在铁岭市昌图县老城镇胜利村村头放眼望去,玉米大田里仍是一片翠绿。一棵棵粗壮的玉米秸秆从黑土地里吸足了养分,正奋力向上生长。

“这黑土地里有秸秆、蚯蚓,还有好多腐殖质,保护性耕作加上科技助力,咱合作社这2.26万亩土地今年又丰收啦!”站在田间,李忠华满脸喜悦。

说起李忠华,在昌图县,甚至在铁岭市都远近闻名。9年前,原本在外经商的李忠华,带着多年攒下的全部积蓄回乡创业。乡亲们不理解,好不容易“逃离”农村,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咋还往回跑?李忠华用实际行动做出了回答:“我生在农民家、长在黑土地,要为乡亲们办实事。”

回乡种田

领着乡亲越干越有劲儿

9月6日清晨,天刚放亮,李忠华就赶着出门,领着几名农机手到田间进行植保作业。

中午11点多,李忠华和农机手们席地而坐,一盒米饭、一盒土豆片,配上榨菜和小辣椒,大家吃上了刚刚送来的午饭。“以前在外经商,每次回来,都感觉家乡变化不大,乡亲们辛苦一年,也只能勉强维持生活。”李忠华一边吃饭,一边谈起了回乡的初衷,“昌图县地处黄金玉米带,是全国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这田咋能种不好?我要自己试一试,一定干出个名堂来。”

回乡前,李忠华就做足了功课:以往各家各户分散经营,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不能再走以前的老路,必须搞集中连片规模经营,同时走出去、请进来,学习最新种植技术。”李忠华说。

李忠华回乡的第一件事就是成立合作社,购置农机,流转土地,采取“农资+农机+科技+服务”的模式,为入社社员提供农资采购、土地托管、机耕机收、统防统治、烘干仓储等全程托管服务,带着乡亲们一起科学种田。

从最初流转土地1000多亩,到如今土地经营面积超过2万亩,越来越多的农民愿意把自家的土地交给李忠华打理。今年,合作社预计可实现助农增收200多万元。

合作社每年可吸纳周边务工人员100多人,发放务工费150多万元,为周边农户提供了稳定就业岗位的同时,也实现了合作社盈利的目标。

胜利村村民李忠福家中共有13亩地,以前靠天吃饭,辛辛苦苦干一年,也只有1万多元的收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合作社成立后,李忠福率先加入,将13亩地全部流转,自己在合作社打工,每年至少收入5万元。“守家在地、旱涝保收,跟着忠华一起干,我们放心。”说到李忠华,李忠福竖起了大拇指。

乡亲们的“钱袋子”越来越鼓,生活也更有盼头,李忠华打心眼里高兴,感觉越干越有劲儿。

创新探索

培肥地力让黑土“生金”

随着玉米生长进入到最后阶段,合作社的田里绿意更浓。穿梭于田间,一个奇怪的现象特别引人注意。本应密密麻麻种植的玉米,在这里却很有规律地间隔开,每两垄玉米间,留出了一垄空地。

“这是我们创新开发的‘二比空种植技术。”李忠华来到两排玉米间,捡起一片枯黄的秸秆说,“我们将两垄玉米密植到一垄上种植,收获后秸秆留在原地,来年便成了旁边两垄的肥料来源,每年轮休耕作,土壤有机质含量连年增长。”

切实保护黑土地的肥力、潜力,是农民“米袋子”“钱袋子”装得满、装得实的重要保障,更关系到“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这一时代命题。

2015年,李忠华开始着力在推广实施保护性耕作上下功夫。经过几年的摸索和总结,目前合作社耕地全部采用秸秆覆盖,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效果真好,去年秋天刮大风,周边普通地块的玉米倒伏严重,我们这儿却没受任何影响。”李忠华自豪地说,“2021年,我们亩产达到1860斤干粮,比传统耕种模式提高了20%左右,每亩能挣2000多元。”

如今,在李忠华的推广和带动下,2022年,昌图县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达160万亩,合作社也成为昌图县乃至铁岭市的农业科普示范基地。

藏粮于地,更要藏粮于技。在胜利村一片玉米田上空,3架植保无人机正按照预定路线进行作业。無人机操控手李新华站在田埂旁,仔细观察无人机的作业轨迹。“种地还得靠高科技,无人机植保,省时省力又不会踩踏秸秆,一天的作业量够人工干20多天。”李新华感慨道,“如今咱农民种田不再是‘老把式,也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几年来,合作社在数字农业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目前已经实现无人机在“耕、种、防、治”生产环节上的无人作业。今年,合作社又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创新探索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通过滴灌技术实现有机物还田,给土地加上“营养餐”,有望超越“吨粮田”目标,实现亩产超2500斤干粮。

“今年,合作社还有件大事,那就是成立了党支部。党员带头干、积极为群众做示范,合作社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致富路一定会越走越宽。”谈及此处,李忠华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喜事一桩接一桩。今年6月,李忠华光荣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从玉米地到人民大会堂,从新农民到党代表,李忠华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在肩。“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带领合作社进一步创新和探索农业耕种新模式,不仅要多种粮、种好粮,更要扛起使命和担当,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李忠华的话语坚定而有力。

猜你喜欢

昌图县黑土地保护性
保护黑土地刻不容缓
昌图县积极探索侵蚀沟综合治理
棉花姑娘(课件)
宁夏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及技术模式探讨
保护性开发利用高铝煤炭资源的必要性及相关建议
阿荣旗保护黑土地的做法
昌图县太平镇玉米高产创建栽培技术
保护性耕作机具选型中注意事项
昌图县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摘取黑土地上黄金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