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我同行
2022-05-30陶琦
陶琦
罗翔曾在一档谈话节目中聊到少年时有一个好友,两人关系很亲密。有一天好友突然失踪了,罗翔去他家探问才知道,好友跟几个人去偷东西,为贼望风,被捕入狱了。
罗翔说起这件事,既叹惋,又后怕,假如那一天好友来叫他一起去,估计他也很难拒绝——像他这种成长于小城镇,又正值懵懂年纪、涉世未深的少年,在当时的环境氛围下,很难做出其他的选择。好莱坞电影《更好的生活》中,一个从墨西哥偷渡到美国的非法移民者,他的行为不被儿子理解,說起自己的人生,他就很精妙地道出了其中的无奈:“在小城镇,人们都在做别人做过的事,找个女人结婚,然后往北走。我也是这样做的,因为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其他的选择。”
每个人的成长道路上,都有几个陪伴自己走过一段路,最后又因为不同的选择分道扬镳的人,由此留下的记忆,成为不同人生阶段的一部分。这些记忆或温馨、或阴暗,或让人感觉不适、或让人依恋。但就像进化理论诠释的那样,生命的历史就像一根分杈的树枝,正是因为分路而行,才使一些人真正的受益。毕竟人类史上重大的进步,从不是以延续前势为亮点。
美国诗人爱伦·坡少年时,希腊爆发独立战争,年轻热血的爱伦·坡想去欧洲参加义勇军,帮助希腊人摆脱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他把想法告诉了玩伴艾本奈兹,邀请他一同前往希腊参战,艾本奈兹满口答应。爱伦·坡自幼父母双亡,是被人收养长大的,这种独特经历令他内敛冷漠,想象力活跃又讷于言辞,艾本奈兹是他最亲近信任的朋友,两人经常在一起阅读冒险小说,聊各种心事,有着相濡以沫的友情。
到了约定时间,艾本奈兹经过审慎考虑,意识到参加战争的危险,食言退出了,没有如约出现。两人之前做的计划也沦为了空谈。爱伦·坡其后为了缅怀这段未遂的英雄梦,开启了自己的写作生涯。很难假设,如果不是因为艾本奈兹的背叛,爱伦·坡如愿前往希腊参战,人生会变成怎样。
我幼时的邻居,也是我的邻班同学。他父亲离婚后再娶,后母生了一个弟弟,常被忽视的他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那段时间,正好电影《少林寺》掀起习武热潮,他邀我结伴一起爬火车穿越近半个中国,到少林寺做和尚。这一计划既刺激又具诱惑力,但我也像艾本奈兹一样选择了退缩。没过多久,他在放学路上跟人发生争执,厮打起来,学校旁边就是菜市,他顺手抄起肉摊上一把用来剔肉的尖刀,一刀刺在了对方的肋部。对方当即仆倒在地,经紧急送医抢救才保住了性命,但他也因此被学校开除了。
我有时会思考一个与罗翔一样的问题:假如我当初选择了与邻居离家出走相伴同行,现在会怎样?美国社会学家阿莉·拉塞尔·霍克希尔德曾对一家大型企业的高管做过采访,询问成功之道。该高管对公司的员工有过很细致的观察。他发现那些野心勃勃、工作能力也非常突出,同时又具有奉献精神的员工,彼此的人生看似是在相伴同行——大家有着同一个老板,每天做着相同的事——实际上各自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做出选择,最终形成终极淘汰。
其中一些人为了成功,心态会变得扭曲,把自己当成蜡烛一样燃烧,不论是在家庭生活还是工作中,与他人都相互抵触、难以投合。那些从潜在竞争中胜出的人则会表现得相对理性,工作上既有所表现,同时又能保持良好的精神与心态,去维系不同的生活。大多数人今天之所以走在正确的路上,就是得益于理性化,方能从一场场不同的“终极淘汰”中胜出。但是对于那些曾经在人生路上陪伴我们走过的人,也应当说一句感谢有你同行,因为正是他们,让人知道一切都有代价。
【原载《联谊报》】
插图 / 同行的人 / 佚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