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有惑
2022-05-30黎峰
黎峰
“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说起《论语》,几乎每个中国人或多或少都能背出几句,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又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再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等。
《论语》的篇幅并不长,不过二十篇、一万一千余字,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孔子身上似乎具有一种神奇的吸引力。他的话语也总能发人深省。从前,我读《论语》虽有感触,但对其的理解并不深刻。最近重新读《论语》,越发觉得孔子是睿智的。接下来,笔者就谈谈自己的心得。
一、对人、对己要持同一个标准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这是孔子对“什么是仁”的回答。出门干活、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用、差遣人民如同举行重大的祭祀。自己不愿意承受的,就不要施加到别人身上。为国家办事没有怨言,处理家事也没有怨言。可以说,“仁”是孔子追求的最高道德標准。而为了“仁”所要做的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因为人常常持有“双重标准”——对他人用一个标准,对自己则用另一个标准。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在要求他人时,我们常强调集体主义;在要求自己时,我们则主张个人主义。这正印证了那句话:“人不知道自己有错,就像蛇不知道自己有毒。”所以,真正的“仁”应该是怎样的呢?读了《论语》,我们就会明白,不论是对他人还是对自己,都应该持一个统一的标准。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强加在他人身上。
二、要将自己置于集体之中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是孔子的弟子曾子所说的话。曾子在分析自己进步的原因时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情是否忠实呢?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诚、讲信用呢?对于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及时复习了呢?”在《论语》中,像这样的强调自我反思的句子特别多。
西方的哲学家常思考三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与他们不同,儒家学者更强调对自我的思考和关注,强调个体的存在及个体对整体的关怀。这也展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一个更关注独立的个体,另一个则将个体放在集体之中去看待。个体在集体中才会得到发展,只有将自己置身于集体之中,我们才能更好地反思自我,并获取积极向上的力量。
苏霍姆林斯基说:“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心灵的力量献给所爱的人,为所爱的人创造幸福。”每每走进课堂,看着那一张张原本灵动的眼睛没有期待,没有好奇,有的只是淡淡的表情。我便反思:我爱他们吗?我会爱他们吗?我应该怎样在教会知识的同时把自己心灵的力量献给这些我爱着的孩子们,让他们享受学习的幸福?且行且思,我将自己的课堂定位为“唤醒人的课堂”。“唤醒人的课堂”关注的是学生的尊严和情趣,心灵的敏锐和活泼,精神世界的构建和成长;关注的是学生高贵的内在品质的建立与完善。我希望作为教师,自己的精神能够冲出具体的身体,冲出小小的教室,冲向人类的未来,然后再将这精神凝聚,让它同早晨蓬勃明亮的阳光一道前来,照亮课桌椅以及存在于那里的一切生命。
三、要学会认识自我
如何认识人性?需要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不论是横向对比当下所处时代里人们的表现,还是纵向思考每个时代里每个人的不同行为,对人性的总结需要一个开阔的视野。如何认识自我?需要站在一个微观的角度——就好像站在一个角度里,然后仔仔细细地观察自己,将自己的行为肢解成细碎,再在这些细碎中提炼出自己的原本。
如此高难度的两件事情,在人类文明刚刚开始发展的先秦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动大脑,最终拥有了这样深刻的生命智慧。而对现代人来说,或许有的人会感慨说现在生活已经这么累,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每天都有繁多的事情要去应对,还有时间来思考人性,认识自我吗?又或者说,有必要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我们需要在不断地认识人性的过程中了解人类的普遍共性,而在了解了共性之后,通过思考自我来将自己更好地融入这个社会,又或者说在这个共性社会里更好地发挥优势、规避劣势,以期更好地成就自我。
用心读《论语》,你会发现孔子及其弟子就人性和自我反复争辩、讨论,在各抒己见的过程中思想得到沉淀和明晰,这应该就是学习和成长的过程。用心读《论语》,你还会惊喜地发现,对孔子来说,他有一种关怀非常重要。这种关怀就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奉献自己最旺盛的精力,和无条件的忠诚,为的是使我们能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
有人说:“生命如水,撞击岩石能溅出美丽的水花;跌下悬崖能形成壮观的瀑布。”我相信在这撞击与跌落之间,加之反思的修饰、探索的随行、滑翔的弧度必然更美。勤于探究,勇于反思,拥有一颗热诚的心,积极走进课堂,走进教育,我们会感受到,世界是美的,生活是美的,教育是美的,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天也是美的。带着对教育特有的温情,我们必将迈向教育的大美!
(作者单位:湖北省荆门市掇刀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