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写作插上想象的翅膀

2022-05-30陈丽娟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2年11期
关键词:荔枝小女孩想象力

陈丽娟

如果具有丰富的想象力,那么在写作时就能把场景描绘得更加生动,把情感渲染得更加具有感染力,把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展现得更加严密。所以,在写作时,需要进行想象力的专项训练。

一、从丰富写作素材入手想象细节

在写作练习中,可以运用想象力对写作素材进行补充,完善写作素材的细节,把写作素材变得更加生动、具体。

1.运用想象丰富细节

有些写作素材已经呈现了事物的形状、大小、颜色、质感等特征,如果这些特征不具有鲜明的画面感,就可以把这一事物与其他相似的事物进行类比,以便呈现出其独有的特征。

例如,在描写桂味荔枝时,可以这样写:“桂味荔枝呈圆球形或近圆球形,中等大,纵径2.9~3.7厘米,横径3.2~3.4厘米,平均单果重约17克,成熟的时候,颜色是红色的,接近蒂的部分略微有一点绿色。”这一段确实把桂味荔枝的外形描述出来了,但是不生动,也不具体。如果把它与相似的事物做个类比,可以这样描述:“有人说,桂味荔枝的外形就像中间塞满了白色棉花的心形小荷包。”由荔枝的外形展开联想,把它和人们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做对比,就能对荔枝的外形进行细节描写,让画面变得更加生动、形象。

2.运用想象升华情感

在描写某一事物时,如果能够根据事物的主要特征,把它与某种传统文化或民风民俗联系起来,表现事物背后的内涵,那么就可以把事物描写得更加立体,让读者进一步感受到事物本身的价值和意义,以及事物背后的文化属性。

例如,“当一颗一颗桂味荔枝像小小的灯笼一样挂上枝头时,你就知道这是荔枝丰收的季节了。”这是一种客观描写。为了说明这一事物背后的内涵,可以展开想象:“你可以到我们家乡的荔枝园来,当荔枝大丰收时,你到果园来,果农会把最甜、最美味的荔枝送到你的嘴里。”这一描写把荔枝丰收与民风民俗联系了起来。因为丰收的荔枝能让果农享受到生活的甘甜,他们就会把荔枝这份甜分享给你,让你和他们一起感受生活的甜蜜。这一想象就赋予了荔枝丰收的价值和意义,具有升华情感的作用。

二、从补充余白入手想象情境

在开展写作练习时,有时学生会描写静态画面,这时就可以把想象力训练融入画面写作练习中。一幅静态的画面中有人物(或动物)、场景和事件,可以通过想象补充人物(或动物)的神态和动作等,让画面动起来;还可以利用想象补充人物(或动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事件的前因后果等,丰富画面的内容。

以学习《祖父的园子》为例。观看静态图片,可以进行如下想象:首先,想象环境。图片上的季节是夏季,因为园子里有一大片绿油油的菜地,青菜已经长好了。但是画面是静态的,并且具有一定的限制,不可能呈现出菜园中的所有事物,而且也无法呈现出声音、触感等方面的信息。这就需要发挥想象去弥补,补充画面内容:夏季,太阳升得老高,连草地里的蝈蝈都叫得累了,园子的空气显得闷热且潮湿……这就是结合生活实践,对夏季园子的信息进行了补充。其次,想象人物。静态的图片中两个人正蹲在地上,一个是小女孩。此时可以结合生活实践推测她是谁,是什么身份。结合主题,可以推测出这个人是小作者。她约莫10多岁,身穿一件蓝色花纹衬衫和一条红色长裤,脚穿一双红色老式农村小布鞋,非常老式的农村布鞋。由此可以推测出这个作品的年代,是新中国成立前。小作者旁边有一个老人,通过人物关系可以推测出,这是她的爷爷。从画面中可以看出爷爷穿着白衬衫和蓝裤子,头戴一顶草帽——一看就是乡下农民的形象。再次,想象事件。小作者挽着袖子、衣衫单薄在干活,旁边的祖父戴着草帽,怕被太阳直射,此时天气应该很热。还可以通过两人的动作和他们使用的工具联想出他们正在种菜,或者爷爷正在教小作者怎么种菜。

一幅画面能够直观呈现出来的信息十分有限,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合理补充环境信息,推测人物的身份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还可以观察画面上的人物正在干什么,猜测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等等。

三、从事件过程想象社会背景

一幅画面、一段文字,都能反映一个时期的社会现实。有时由于画面的限制,有时由于文字篇幅的限制,作者无法完整地把所有的背景信息都传递出来,同学们可以根据画面和文本中的已知信息,通过联想和想象把这些内容补全,了解作者没有直接呈现出来的思想和情感。

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其中有一段这样写道:“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拿它当摇篮。”此时可以把课文中的环境信息与当前的环境进行对比,然后展开想象:如果小女孩被车辆撞了、鞋子丢了,在当代、在我们国家,会有怎样的结果?可能是这样:调取监控记录,看看究竟是什么车、谁开的车在马路上横冲直撞,就算没有出人命,也要追究这种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肇事还逃逸,更加要重罚。当街欺负小女孩,小女孩会被路人同情,抢鞋子的小男孩会受到人们的道德谴责。然而在那个时代,小女孩就这样被欺负了,没有人为她主持公道,没有人同情她。此时可以结合时代的差异合情想象: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丹麦,正处于资本主义发展时期,那时资本家和劳动人民之间的差距很大。资本家有了钱,就能够得到法律的庇护,这些制定法律、执行法律的官员都是资本家,他们不关心普通民众的死活。那时候,法律不完善、信息不发达,没有法律给予小女孩支持,没有信息技术给予小女孩支持。那时丹麦的人口比较少,街上的人不多,小女孩被欺负的事可能根本没有人关注。作者描写具体情境中的人、事、物,是为了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读者可以通过发挥想象力,和作者产生共情和共鸣。还原那个时代背景下才会发生的特殊事件,可以帮助大家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同时这种想象力训练也能激发大家的写作灵感,结合画面、文本中描述的事件始末,想象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可能会出现的事件结果差异,然后把想象结果写下来。长期开展事件过程与社会背景的想象训练,不仅有利于同学们想象力的发展,而且能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为写作训练提供重要的情感驱动力。

四、从串联逻辑着手想象过程

一幅图片、一篇文本,不可能把一个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全部描绘出来,一般作者只会着重描写画面或事件的重点。然而同学们可以结合事件发生的背景、人物性格、事件要传递的思想,把这个情境画面变得更为生动具体。合理且丰富的想象可以把一件简单的事变得更加完整和更具有故事性。

《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有一段这样的叙述:“哧!火柴燃烧起来了,冒着火光……她就坐在那里,手中只有烧过的火柴。”这段文字没有描写小女孩的表情、语言和想法,所以,可以从这三个方面补充画面:当火柴燃烧起来时,小女孩脸上露出了不易察觉的微笑——刚才她的脸还像冻僵了一样,现在这一丝火光,似乎把她僵硬的脸也稍稍融化了。她开始惊呼:“哇,好温暖啊,冬天里有火光,原来是这样温暖啊!”刚开始小女孩还想着这根火柴不要熄灭,它最好能够燃烧得长久一些,但是渐渐地,她好像忘了这件事。

长期开展补全画面或事件的训练,一方面,能够强化逻辑思维,因为作者在描写画面时,是应用科学的逻辑推动事件的发展的。我们在补充事件细节时,首先需要了解作者的行文逻辑,然后有逻辑地进行补充;另一方面,通过想象把画面补充得更加生動,把故事补充得更加完整,能够加深大家对画面或故事的理解,也有利于培养写作构思能力。

总之,发挥想象力,可以把文本内容补充得更加完整,可以把情境描绘得更加生动,可以把思想和情感表现得更加透彻和丰满。

猜你喜欢

荔枝小女孩想象力
日啖荔枝三百颗,会上火吗
看见你的想象力
爱掐人的小女孩
卖火柴的小女孩
打开新的想象力
ЛИЧИ: ЭКЗОТИЧЕСКИЙ ТРОПИЧЕСКИЙ ФРУКТ
千里采荔枝的鹤
可爱的小女孩
爱哭的小女孩
荔枝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