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问心梗
2022-05-30陈小玲
陈小玲
在如今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的生活压力与工作压力都变得越来越大,使得很多中青年过早地开始出现动脉硬化、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从近些年来的统计数据结果来看,因心脏病、心肌梗死而触发的死亡人群越来越年轻化。这些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坚持锻炼与定期体检;对于已经确诊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来说,需要根据医嘱服用相关药物来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
下面,笔者将通过5个问题,带你了解心肌梗死,以做到知己知彼,有效预防。
1.什么是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以下简称“心梗”)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的分支堵塞,使一部分心肌失去血液供应而坏死的病症,具有发病急、猝死率高的显著特征。通俗点说,心梗的根本原因是供应心脏的血管堵了,这个堵塞是在从年轻到年老这个生理过程中造成的,就像水管用时间长了会生锈似的,越老越容易得这种病。“堵塞”通常是由脂肪、胆固醇和其他物质的堆积引起的。
2.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发生心梗?
年轻人发生心梗多是生活方式不健康造成的,大量抽烟饮酒、饮食过于油腻、久坐不动等都是极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大吃大喝、熬夜、压力大等情况下,血管持续痉挛收缩、血液黏度增加,形成局部血栓,最终导致心梗的发生。
3.心梗的症状有哪些?
心梗的症状表现十分复杂,常见的有胸痛,伴有压迫感、饱胀感等,大多会持续几分钟以上,并很有可能反复出现。此外,手臂、背部、颈部等部位也有可能伴有不适,患者常常感到气短、惡心、头晕以及出冷汗等。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心梗患者都有相同的症状,有的症状较轻或不典型,可能表现为嗓子痛(在心梗发病早期,会突然性地出现嗓子痛的情况,并且还会伴随着出汗、心慌等表现,尤其是对于高血压患者以及冠心病患者来说,这些信号会表现得极为明显)、上腹痛(除了胸部会出现不适,心梗发病早期还有可能会存在上腹剧烈疼痛的情况,尤其是对于过去存在心脏病史的患者来说,还会伴随着口唇青紫、胸闷憋气等症状)、牙齿疼(表现为不知道具体是那颗牙齿疼,并且牙齿也不会出现任何红肿的情况,伴随有胸闷憋气、心前区不适感、多汗等)。
总之,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抽烟、饮酒,尤其是40岁以上人群,当出现胸部不适,伴有出汗、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做心电图和抽血检查就能排查心梗。
4.心梗与冠心病是什么关系?
冠心病的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意思就是由于冠状动脉堵塞和硬化引起的心脏病,分为慢性和急性两类。慢性冠脉综合征多指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则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梗。心绞痛和心梗的区别在于严重程度不同,心绞痛如果持续发生超过20分钟就是心梗。
5.如何预防心梗?
预防心梗,请从现在起牢记“三多三少三控”。“三多”指的是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多运动;“三少”指的是少油盐、少脂肪、少熬夜;“三控”即控烟酒,控体重,控制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这“三高”。
当然,对于已经确诊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来说,应针对不同危险因素遵医嘱对症用药,比如抗血管药物、调脂药物、降压药物、扩张血管药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