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钢琴家孙榆桐:宁被争议不愿平庸

2022-05-30朱渊黄启哲

现代青年·精英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古尔德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家

朱渊 黄启哲

喜欢古尔德独特个性又能自洽的音乐风格,坚信乐谱是演奏家走入两百多年前的伟大作曲家内心的唯一途径,坦承既然参加比赛自然就是要赢的……9月13日-14日,青年钢琴家孙榆桐做客上海大剧院“一个人的古典”系列演出,首次登上上海的舞台。而谈吐温和、言辞中却颇具锋芒的孙榆桐如同他的演奏般,让人感受到了当代青年钢琴家的个性和追求:“经典古典乐曲数百年来被演绎无数次,如果不能展现出新意难免会让人觉得无趣,一场演奏宁愿得到的是两极化的评价,也好过让人觉得乏善可陈。”

他的钢琴演奏让人既熟悉又陌生

两场演出的曲目叫人眼前一亮:舒曼《C大调幻想曲》、普罗科菲耶夫《第七钢琴奏鸣曲》、肖邦《第二钢琴奏鸣曲》、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一首首分量十足的大部头作品占据了节目单的大半壁江山,这位年轻钢琴家的自信与实力可见一斑,同时也应和了音乐会的关键词:色彩·幻想。

听完青年钢琴家孙榆桐在上海的首场音乐会,乐评人李长缨很快想到了传奇钢琴家古尔德,那种自由、忘我、极具个性的演奏,让她印象尤深。

“无论舒曼、巴赫、布索尼还是普罗科菲耶夫,孙榆桐的音乐让你感到既熟悉又陌生,有许多灵感乍现喷涌的火花、离经叛道之处……你不知道他下一秒音乐的走向,速度、音色、力度,每一刻都在变化。”

从浪漫主义的舒曼和肖邦的幻想曲、奏鸣曲,到以画作为灵感的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充满战争意味的普罗科菲耶夫《第七钢琴奏鸣曲》…… 两场音乐会涵盖了风格迥异的7首作品,其中大部分曲目是孙榆桐在今年的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去年的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中演奏的作品。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以高难度著称,其马拉松式的赛程安排與比赛规则,对于钢琴家的曲目量、选曲品味、演奏能力均有着巨大考验。

孙榆桐是入围的5位中国选手中,唯一一位闯入半决赛的华人钢琴家,也因此走入国内音乐人与爱乐者的视野。

“没有进入下一轮,失望是肯定的,事实没办法改变,只能再审视自己,看看有什么地方可以再改进。”27岁的孙榆桐坦承,孩子参赛可能是为了自我锻炼,而成年人参赛更现实:为了拿到好成绩、让更多人看见自己、为自己创造更多机会。

更多人认识孙榆桐,是因为去年的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这项比赛要求全程只演奏肖邦作品,涵盖作曲家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创作。孙榆桐极具个性的演奏,打破了肖邦作品的传统演奏风格,挖掘了肖邦创作中的即兴感与不确定性,令人眼前一亮。

“他参加肖赛时,我就关注到他那个不羁的小眼神,看似漫不经心,实则都在掌控中。”乐评人李长缨回忆。

如此年轻就已颇具个人风格,“90后”孙榆桐因此在众多青年钢琴家中脱颖而出。有趣的是,他也偏爱以个性演绎著称的加拿大钢琴家古尔德,而在年轻一代音乐家里,同样很有想法的“90后”俄罗斯钢琴家特里福诺夫也深得他欣赏。

1955年,古尔德到美国公演,因为巴赫《哥德堡变奏曲》一战成名。巴赫作品从此成了他的标签,然而他演奏的曲目其实相当广泛。“他很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他的想法很有逻辑。”巴赫之外,孙榆桐系统研究过古尔德演奏的贝多芬、肖邦、普罗科菲耶夫以及现代派作品,被其强烈的风格猛烈冲击。

至于特里福诺夫,孙榆桐最佩服他在选曲上的大胆和不羁,比如最近弹的巴赫《赋格的艺术》。“每个音乐季,他的选曲都非常大胆,没有任何忌讳,绝对不保守,任何类型都勇于尝试。”孙榆桐说,钢琴家要上台表演,往往会在选曲上有所顾虑,像他那样大胆的人并不多见。

两位钢琴家让孙榆桐感觉到了新意,“很多曲子被重复弹过很多遍了,我不想听重复的演绎,让观众厌恶也是一种不错的体验,最差的体验是听完没什么感觉,那才是真正浪费时间。”

Z世代钢琴演奏家对古典音乐的一次“祛魅”

2007年至2015年,孙榆桐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附小、附中,师从钢琴教育家常桦教授,之后赴美深造,师从钢琴大师亚历山大·克桑迪亚,先后取得新英格兰音乐学院钢琴演奏学士与硕士学位。目前,孙榆桐师从克桑迪亚教授与钢琴大师邓泰山,攻读演奏家文凭,还多次参加钢琴比赛,在奖项竞争与巡演中成长。对于这位中国弟子,邓泰山如此评价:“孙榆桐不仅是一位钢琴家,他更是一位真正的音乐家。”

“邓老师在法国作品和肖邦作品的演绎上非常权威,虽然权威,但他不会去强加、灌输他的音乐理念,会尊重学生的想法。”孙榆桐笑说,“他可能不善于用语言表达,但只要一示范,我瞬间豁然开朗。”

官方宣传照浓重的面部阴影,把孙榆桐变大了十岁。生活中的他白皙瘦削,说话轻声细语,但奔腾的雄心一直都在,“我报名时,会想比赛赢了怎么样。但从比赛开始前一个月到正式比赛时就不会去想输赢。比赛结束,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会躺几天。如果有项目,我一天练七八个小时,没有特别安排,我会每天练四五个小时。”

早在2012年,孙榆桐就受国际知名唱片厂牌naxos的邀请,录制并发行首张个人专辑。他在西班牙桑坦德国际钢琴比赛上取得亚军的佳绩,使其成为少数“空降”2022年第16届范·克莱本比赛的选手,并在这样的比赛中,展现出举重若轻、恣意洒脱的态度,让业界看到其超越年龄的从容风范。

一路走来,孙榆桐坦言自己很幸运,从小到大一路受教的,都是充分尊重学生想法,不将自身理念强加给学生的教育家。这也使得他在演奏中获得充分的自由。当然这种自由是有尺度的——唯有认真充分地研究曲谱,才能从心所欲,不逾矩。

和台下的孙榆桐交流,你或许会忘记他演奏家的身份,身着格子衬衫牛仔裤的他,不会用学院派的语言“自我包装”,更像是把弹琴当作喝水吃饭一样平常的邻家男孩。钢琴比赛拿了名次,打趣自己首先想到的是拿奖金“去还信用卡”。

可这样的“祛魅”,谁说不会是古典音乐在今天依旧充满生命力的可爱之处呢?

来源:新民晚报 文汇报 澎湃新闻

猜你喜欢

古尔德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家
一顿三餐
老钢琴家的记忆消退之际(改编)
最具有诗人气质的大钢琴家
我是小小钢琴家
跳出格局
格局
格局
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音乐表现探究
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和声技法研究
钢琴家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