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实施
2022-05-30王华
王华
在基础教育中,小学音乐發挥着重要的作用。音乐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音乐的喜爱与创作,利用音乐学科进行美育,还可以促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提高。为此,我们对小学音乐课进行变革,突破常规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笔者介绍在核心素养下开展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三种措施,分别是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情境导入、尊重学生个体能力差异。
多样化教学,拓宽学生视野
在小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自我意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教师要在此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让孩子在一个充满活力的环境中学习音乐知识,拓宽音乐视野。例如,在教授《多彩的乡音》这一单元时,学生可能不太熟悉一些民歌的唱法,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教师可以利用游戏式教学,让学生主动感受其中的快乐。课前,教师向学生布置一些小问题,让学生去搜集、研究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并将这些音乐中的创意和情节组织起来,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分享。在课上,教师预先将歌曲播放给学生,开展“民族歌曲分享擂台赛”,随机挑选一名学生演唱歌曲片段并分享相关故事,其他学生也可以进行表演或提出疑问。最终,教师依据学生的问题,将其逐渐带入到课堂中,进行深度教学。
情境导入,提高课堂体验
新课程明确规定了小学音乐的标准:“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学习。”教师要利用好生活实际情境,有效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感知和欣赏能力。
例如,教学非洲民间音乐《非洲鼓魂》时,教师可从非洲人的实际生活“抛砖引玉”,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非洲实际生活,以及在非洲音乐中鼓的用处。这不仅能让学生快速融入实际情境,加深对《非洲鼓魂》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学习鼓乐器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再比如,教学河北民歌《北风吹》时,教师可从河北民歌的背景入手进行课堂导入,同时给学生推荐一些与之相关的乐曲,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学生的性格、学习方式、家庭背景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产生影响,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因材施教。针对有一定音乐学习基础的孩子,教师要指导他们突破自己的局限性,从多种角度去感受音乐带来的情绪,运用想象力进行表达,运用多元化的形式去创作音乐。而针对音乐认知和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让他们在轻松、积极的氛围中投入到课堂中。在对学生进行反馈与评估时,教师要在评价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多鼓励他们,给予他们自信,带动整个班级良性发展。
总之,小学音乐教师要遵循现代教育中新课改的相关要求,深入贯彻“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挖掘与学习有关的知识,使音乐课堂更为生动、形象,促进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发展。
(责编 韩玉兵 侯心雨)